桂林新闻 临桂新闻 阳朔新闻 灵川新闻 全州新闻 平乐新闻 兴安新闻 灌阳新闻 荔蒲新闻 资源新闻 永福新闻 龙胜新闻 恭城新闻
地方网 > 广西 > 桂林市 > 兴安新闻 > 正文

桂林:城市更靓 企业更强 市民更雅 百姓更富

来源:广西日报 2012-09-19 18:59   https://www.yybnet.net/

十年变化看今朝

——桂林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综述

本报记者 骆展胜

生态,示范领航八桂

“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重大的发展机遇、历史责任和政治任务来把握和运作,以生态创建、农村环境连片整治为契机,桂林对广西‘生态强区\’的贡献和示范作用有目共睹。”说起近年来桂林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成就,该市有关领导言语中透出自豪感。

“生态”是桂林最靓丽的标志。为深入推进“生态桂林”建设,桂林市委、市政府将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明确写进《工作报告》中,将16项主要指标逐级分解,层层签订环境保护与生态创建目标责任状。与此同时,将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向乡镇、村屯延伸,把创建“生态乡镇”和“生态村”与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结合起来。

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桂林12县(自治县)全部通过国家生态示范区验收并获得命名;全市有20个乡镇荣获“自治区生态乡镇”称号;全市近80个乡镇的环境规划通过专家论证;82个自治区级“生态村”通过验收,其中18个已获得命名;全市296个市级“生态村”获得命名,近200个行政村的环境整治项目已全面实施。

绿色生态是桂林最大的优势、最大的品牌、最大的财富之一。长期致力于环境研究的桂林理工大学张教授认为,桂林市政府将村屯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列入“十项惠民工程”,接受群众监督,其重视生态可见一斑。据悉,仅今年桂林已完成11个广西生态建设引导资金项目验收,并上报了13个2013年生态广西建设引导资金项目,涉及种植、养殖、特色农林产品示范基地建设、有机产品基地建设认证、农业废弃物生态循环利用等领域。

实施“保护漓江,发展临桂,再造一个新桂林”战略,桂林首先得做好生态环境建设的大文章。有专家认为,近年来,桂林以保护漓江为重点,积极构建漓江流域生态安全保障体系,通过加快漓江管理改革步伐、加强漓江上游水源林和生态公益林建设、加快漓江防洪及补水枢纽工程建设等举措,切实提高了漓江的环境承载力。同时,借加快环境基础工程建设、大力推进节能减排、加快农村生态环境建设等“组合拳”,打响了“生态桂林”品牌。比如,在2011年全区首批13个“生态乡镇”命名中,桂林占据了12席;在广西实施全国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的74个示范项目中,桂林占24个,项目数和资金额约占全区的三分之一。

投资,凸显“乘数效应”

保护青山绿水与加快发展并不矛盾。10年来,桂林以“转方式、调结构”为抓手,较好地践行了“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的科学发展观。

在拉动经济发展的“三驾马车”中,桂林人高度重视投资。有统计显示,今年上半年,桂林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717.85亿元,同比增长35.7%,增幅比去年同期提升2.8个百分点,完成投资总量和增幅分别列全区第2、第3位。投资高速增长带动经济快速发展,投资的“乘数效应”亦充分显现:1-6月,桂林完成生产总值达560.74亿元,增长14.3%,增速比第一季度快0.7个百分点。

作为欠发达地区和后发展地区之一,这些年,桂林坚持把投资作为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一批重大项目加速上马,不仅改善了桂林的城市环境,也为桂林“十二五”跨越发展提供了可靠支撑。据介绍,桂林通过连续3年实施的项目储备“双千”计划,今年全市投资1000万元以上的重点项目达702项,比去年增加59项,年度计划投资比去年增加135亿元。

有专家认为,一批“国字号”重大建设项目赋予桂林的历史机遇,远不止一些经济指标的“当年增长”。贵广高铁和湘桂铁路扩能改造、漓江补水“三大水库”等重大项目,更大的“乘数效应”是为桂林腾飞“奠基”。

有人说,是“名城效应”带给桂林“后发优势”。随着桂林国家旅游综合改革试验区、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区域和“两化”融合试点城市建设的快速推进,桂林吸引了一批大项目、好项目落户。比如,在今年实施的209个投资1000万元以上的服务业项目中,旅游项目占77项,投资规模达462亿元。

近年来,桂林人服务重大项目和投资商的热情和方式,同样可圈可点。为尽快推进重点项目建设,桂林不断创新重大项目统筹协调方式,积极创建实体经济前期工作服务站,实行“一办两站”工作机制,通过定期收集、梳理重大项目建设中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召开专题协调会、“市长现场办公会”等方式,使一批久拖未决的问题迎刃而解。

交通,构筑“2小时经济圈”

湘桂铁路与贵广高铁在桂林交会,这对桂林而言无疑是千载难逢的机遇。

近年来,桂林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突飞猛进,高速铁路、高速公路、民用航空等多轮驱动,使桂林成为广西连接中原和西南的重要交通枢纽城市。

桂林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审时度势,明确提出了构筑三个“2小时经济圈”的大交通发展思路。即以桂林为中心,以桂全高速公路、桂阳高速公路等为依托,辐射所辖12县(自治县)的“公路1小时(最多2小时)经济圈”;以“两铁”建成为契机,分别辐射南宁、广州、长沙、贵阳4个省会城市的“铁路2小时经济圈”;以两江国际机场为依托,在已有桂林飞往全国各地50多条航线的基础上,构筑“航空2小时经济圈”。

路通方显财通,真理一脉相承。说起桂林交通的“十年变化”,有关领导告诉记者,“十一五”期间,桂林累计完成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投资159亿元,较“十五”增长108.8%;至2011年底,桂林境内公路总里程达11188公里。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突飞猛进体现在4个方面:一是加快连接旅游景区的公路网建设,改善和提升了桂林旅游竞争力;二是先后建成了桂林至阳朔、阳朔至平乐、兴安至全州、平乐至钟山桂林段及桂林绕城灵川至三塘段等5条高速公路,形成了桂北“一环三射”的高速公路网络;三是交通公共服务重点逐步转向农村,“十一五”新改建农村公路2942公里,完成投资近20亿元,较“十五”增长197%,全市1655个行政村100%通公路、52%行政村通油路或水泥路;四是继续加大投入,“十二五”桂林规划建设高速公路及连接线627公里,计划投资218.4亿元,以“两环六射四联”主骨架高速公路网建设为重点,建成桂林至兴安等4条高速出省市通道,开工建设资源至兴安等4条高速公路,实现与区内其它13个城市互联互通和市内“县县通高速”的目标。

创新,赶超跨越“新动力”

除了“山水”这张名片,科技创新能力亦是桂林引以为傲的资本。

以桂林国家高新区为代表,桂林聚集了广西最多高科技企业和留学归国人员,多项科技成果已登上“巅峰”——1600多项高新技术项目在这里开发实施;获得国家自主知识产权1072项,其中,151项被列入国家级科技计划;400多个高新技术产品已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

“创意引路,创新支撑,文化搭台,经济唱戏”,桂林人凭借对发展创新创意产业的深层理解,率先在八桂扬帆起航。一年一度的桂林创新创意文化节暨桂林动漫节,在这个金秋将再次拉开大幕。桂林国家高新区有关领导告诉记者,今年举办的是第四届,让“文化”与“高新”契合,将知识、创意等非物质元素作为打造“千亿元园区”的新驱动力,桂林的创新能力将更强大。

围绕“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创新型桂林建设”目标,桂林不断加强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积极推进“产学研”结合,科技进步与创新成果翘楚八桂。有数据为证:桂林每万人自主知识产权和发明专利拥有量全区第一;获得国家和自治区科技进步奖数量名列广西前茅;仅2012年上半年,立项科技项目达100个;为激励优秀创新人才多出成果,桂林今年特别设置了“十大杰出创新人才”,前不久隆重进行表彰。

“发展源于创新,创新是企业应对危机的有力武器,是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桂林三金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邹节明坦言,“今年以来,在外部经营压力增大的市场环境下,‘桂林三金\’以产品质量为中心,以技术进步为依托,公司主营业务实现了稳定增长。1-6月,完成营业总收入5.94亿元,同比增长14.24%;实现利润总额2.3亿元,同比增长14.16%。”

依靠科技创新,发展循环经济的“绿色企业”在桂林还有不少。在桂林客车工业集团苏桥生产基地,有关负责人介绍,他们生产的液电混合新能源客车,是联袂桂林电器科学研究院、桂林理工大学联合承担的“新能源汽车动力系统核心技术攻关及产品研发”项目,实现了“零排放”,已跻身世界前列。

发展为民 成果共享

——看桂林谱写的“民生答卷”

本报记者 骆展胜

为民办10件实事,是桂林市政府今年初向500万桂林人民作出的庄严承诺。8月31日,记者从该市为民办实事项目推进会上获悉:今年10项惠民工程、54个实事项目总体进展良好,部分项目已完成,大部分项目正按计划积极推进。涵盖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安居、教育、文化等诸方面,由近20个部门牵头、涉及12县(自治县)5城区的10项惠民工程,旨在解决“住、行、医、教、养”等与百姓切身利益相关的突出问题。不妨撷取一组关键词来解读,以期管中窥豹。

关键词:惠农 增收

解读:桂林是一个农业大市。近年来,以建设循环农业示范市、特色效益农业示范市、乡村旅游示范市、吨粮万元田工程示范市为载体,以漓江、湘江、资江、桂江四大流域和西部山区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为抓手,全面提升现代设施农业、生态循环农业、特色效益农业、休闲农业的发展水平,拓宽了农民增收渠道,多数人过上了“钱粮双增”的幸福生活。

全区农民增收现场会日前在兴安召开。自治区农业厅领导认为,桂林在抓粮食高产创建、发展特色高效种养业、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带动农民就业务工、破解粮食增产与农民增收矛盾等4个方面的经验,值得全区各地学习借鉴。

乡村旅游农业是桂林富民新优势。今年上半年,该市以产业发展、综合效益和农民收入“三提升”为目标,以拓文化、拓精品、拓品牌、拓市场、拓增收为载体,让农业“牵手”旅游,示范建设再上新台阶。

据介绍,目前桂林已创建国家级农业旅游示范点11个,自治区级农业旅游示范点25个,创建现代农业科技园、休闲农庄、农业观光采摘园、农家乐532个。“乡村旅游农业”已成为桂北新农村一道亮丽风景线。

今年上半年,桂林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达115.25亿元,同比增长5.6%;农业增加值65.17亿元,同比增长5.4%;农民人均现金收入4542元,同比增长18.5%,增幅跑赢GDP。

关键词:教育

解读:教育是为一个地区发展提供人才与智力支撑的关键。历史文化名城桂林素来以“教育为重”,近年来,教育经费“三个增长”有据可查。尤其是“十一五”期间,桂林市委、市政府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和自治区对教育工作的系列部署,坚持改革创新,各级财政的教育投入不断增加,办学条件得到了根本改善,教育事业取得了可喜成就。“十一五”规划目标任务提前完成,全市15周岁以上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超过8.3年,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超过10.5年。

关键词:新农合

解读:桂林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从2005年在兴安县试点开始,到2008年全面铺开,广大农民积极参与,取得了丰硕成果:2011年,全市应参合总人口375.7万人,参合率达97.86%,新农合基金使用率达85%以上;新农合作为政府为民办实事、惠民生的桥梁已经建立,实现了“政府得民心、农民得实惠、卫生得发展”的总体目标。

关键词:安居

解读:桂林市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去年被自治区评为“住房保障工作先进单位”,今年再获自治区“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劳动竞赛先进单位”、“全国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劳动竞赛先进单位”等殊荣。去年以来,全市共开工建设各类保障性住房项目130个,共1.81万套,建筑面积达130.65万平方米。截至8月底,12400套保障性住房主体竣工,竣工率达68.46%。

让居者有其屋,让困难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桂林在廉租房、公共租赁住房、经济适用房等领域亦不惜加大投入。据悉,桂林今年计划建设19个廉租住房项目,共3824套。截至8月31日,全市共落实公共租赁住房项目159个,计划建设6267套;落实经济适用住房项目25个,计划建设3750套。

关键词:群众文化

解读:文化是软实力,是一个城市综合竞争力的体现。2009年1月,桂林市委、市政府明确提出“文化立市”战略,仿佛一缕春风滋润桂北大地,新一轮文化建设高潮在全市迅速掀起。

“百姓满意不满意,是检验文化到底是否惠民的唯一标准。”桂林市委书记刘君说,“百姓需要什么,我们就做什么;百姓爱看什么,我们就演什么。”在桂林市中心广场,“周末大家乐”广场文艺演出每周六准时与市民相约,至今已坚持了13年;在广西省立艺术馆,“桂林百姓文化大讲坛”已举办近10年,受邀前来开办讲座的嘉宾既有来自国内外的名家名嘴,也有本土的文化名流。

如今,桂林人的幸福生活已烙上深刻的文化印记。不断健全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日益完善的文化设施建设、扎实推进的文化惠民工程、红红火火的群众文化活动、在日新月异的桂北大地上、奏响发展繁荣的精彩华章。

新闻推荐

激活农村管理“一池春水” ——兴安县实施干部绩效考核推动新农村建设纪实

本报记者黄一峰本报通讯员庄慧琼“干与不干不一样,干多干少也不一样,那些做‘甩手掌柜\’的村干再也无法‘混\’下去了……”近日,记者在兴安县农村采访时,时常听到这样的话。去年底以来,兴安县...

兴安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兴安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桂林:城市更靓 企业更强 市民更雅 百姓更富)
频道推荐
  • 硬地上铺砂子种草植树业主质疑小区绿化造假 事发柳州市颐和家园小区,林业园林部门称不符合绿化规范已叫停施工
  • 钦州港海关与钦州港同频共振10年 建设国际一流港口 打造对外开放高地
  • 万亩茶山变“金山”
  • 产业旺 乡村兴
  • 容县群众体育 风景这边独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