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袁 琳 通讯员 贺亮军
“雨水”节气过后,气温开始回升,降水逐渐增多,农业渐入春耕大忙时节。粮食生产是春耕备耕的重中之重,怎样抓好春耕良机,推动全区农业生产实现稳粮增收、提质增效呢?相关部门和专家对此提出了对策。
1
稳:1500万吨是底线
浸种、犁耙田……在桂中、桂南和桂西南地区,早稻浸播工作已全面拉开。据农情统计,截至2月23日,南宁、梧州、北海、钦州、贵港、玉林、百色、来宾8个市开始早稻种子浸播种工作,全区已犁耙田130.08万亩,秧田准备93.19万亩。
科学抓好春耕生产,对实现全年目标意义重大。今年,我区粮食生产的主要目标,就是要实现两个“稳”,即稳定粮食总产在1500万吨以上,稳步推进粮食产业转型升级。据了解,1500万吨是我区粮食生产必需坚守的底线,只有守住这条底线,才能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去年,我区粮食单产再创历史新高,粮食总产达1521.3万吨,已连续4年稳定在1500万吨以上。
自治区农业专家分析,近年来由于务农种粮比较效益低,农资价格居高不下,劳动力成本逐步提高,同时种植的农作物可选择性较大,农民种粮积极性有所降低。“谁来种粮”“谁愿种粮”问题凸显,稳粮保面积形势严峻。
为稳定全区粮食播种面积和粮食总产量,我区采取了一系列措施。首先强化落实粮食安全责任制考核办法,压实粮食安全责任,保持粮食面积的稳定。同时,强化政策引导,及时出台2017年稻谷最低收购价政策,稳定种粮收益预期。各级农业技术部门则加强分类指导,引导撂荒水田流转,依托种粮大户等新型经营主体和社会化服务主体开展代耕、代种,推广高产优质水稻品种,稳定水稻生产;有条件的地方还引导农民调整玉米种植结构,适当调减籽粒玉米,发展鲜食玉米、青贮玉米,提高玉米种植效益稳面积;杂粮传统种植区扶持发展优质特色杂粮,根据市场需求适当扩大杂粮生产,打造特色杂粮品牌。
今年由于季节提前且开年后天气晴朗,全区各地春种旱地作为的进度同比上年有所加快。据农情统计,截至2月23日,全区春种旱粮201.43万亩,同比多30.35万亩。
2
进:转型升级最关键
如今,马铃薯、红薯、红米等杂粮,已成为老百姓饭桌上的新宠。当前,我区粮食特别是口粮供给已由过去数量不足的问题向结构性问题转变,因此,大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确保有效供给,满足人们对粮食品种、品质选择的需求,迫在眉睫。
据了解,我区在评选出全区10大优质稻品种的基础上,进一步推进粮食产业区域结构、种植结构、品种结构调整,在注重超级稻和优质稻并重发展的基础上,继续发展冬种马铃薯,并引导适当发展黑米、红米、冬小麦、荞麦等多种特色优质杂粮种植。
粮食提质增效示范区是引领我区现代粮食产业发展的载体与平台。去年,我区分别在灌阳县、桂平市等7县(市)创建了国家级粮食绿色高产高效万亩示范区;在15个县(市、区)建设自治区级现代粮食产业核心示范区;在龙胜、南丹、灌阳等县创建稻田文化产业示范区;在小杂粮传统种植区分别创建西林薏谷示范区、东兰富硒墨米示范区、岑溪粟米示范区等12个特色杂粮示范区。同时,全区还创建了上林、隆安、巴马、凤山等35个富硒水稻示范区,通过示范区发挥辐射带动作用,促进粮食生产转型升级。
今年,我区将把“一区五基地一平台”建设作为推进粮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抓手。一区是指粮食生产功能区。按照国家“十三五”规划纲要和农业部部署要求,今年我区首批选定了全州县、象州县、桂平市3个粮食主产县(市)示范推进粮食生产功能区划定,为全区全面推开粮食生产功能划定积累经验。“五基地”包括现代粮食产业示范基地、绿色高产高效创建基地、特色优质杂粮示范基地、稻田综合种养示范基地、稻田文化产业示范基地。“一平台”就是粮食新型经营主体信息直通式服务平台。
3
绿:标准生产更优质
在钦州市钦北区的水稻绿色高产高效创建示范基地,通过冬种绿肥再翻耕后的水田,蓄积了满满的“健康”有机肥,等待着秧苗“立足”而长。
据了解,去年,钦北区稻草还田45.63万亩,推广绿肥种植面积8万亩,水稻测土配方施肥推广面积42.8万亩,水稻全年亩减不合理施肥(纯量)2.25公斤,亩增产节支58.15元。化肥量虽减少,产量却反增加,经测产验收,项目示范区平均亩产524.32公斤,辐射区平均亩产468.67公斤,示范区亩产比辐射区高55.65公斤,每亩增收133.56元。
今年,我区坚持把“绿色发展”贯穿粮食生产发展全过程,全面推广增产提质增效“十大主推技术”,着力在降低农药化肥使用量等方面下功夫,推动粮食绿色生产,促进粮食生产从量变到质变,努力依靠科技提单产、提品质、增效益,促进粮食供给由主要满足“量”的需求向更加注重“质”的需求转变,满足人们对粮食更高品质的期待。
据了解,我区去年完成种植绿肥500万亩,实施中低产田改良306.31万亩,农作物秸秆还田3212万亩,提升了土壤肥力,为今年全区粮食高产创建和粮食安全生产提供了有力支撑。自治区土肥站负责人介绍,广西人均耕地1.31亩,全区中低产田面积近七成。利用冬闲田地种植绿肥,无疑是填闲养地、提高土地复种指数、增加粮油最经济最低碳的办法。经多年监测,种植一亩绿肥,可增产稻谷30公斤左右。
新闻推荐
骗子花样百出必将难逃法网南国早报桂林讯(记者邓振福通讯员罗颖新)湖南男子王某等3人采取重车与轻车偷换车牌和通行卡的方式,偷逃高速公路通行费万元被全州警方抓获。月日,全州县人民法院一审判决王...
全州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全州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