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行三江囗
▲坚固的古城墙
▲大美三江囗
?
?生门(小南门)
?霞映三江囗
美丽画卷
□陆晓波文/摄
湘江、灌江、万乡河(古称为罗水)在全州城东南面的完山交汇,此地故名三江口,古代称合江。“合江晓涨”是全州著名的古八景之一,吟咏赞颂此景者颇多。元代的张鏔,咏诗:“湿云压山山气低,苇订蒲诸迷东西。三山水势互吞吐,森森欲与层楼齐。大艘行空帆立稳,小舟如叶惊眩转。鱼龙得意快腾骧,天地万里风霆远。”把三江口的动态之美,三江水发,奔腾飞泻描写得惟妙惟肖。明代黄辉观赏此景后,留下“鸣飙萧瑟痴云低,鹧鸪声断春日西。狂雷彻夜吼到晓,百川沸与三江齐”的诗章,描述了三水际天而来,水声如雷霆,震撼激射,吞天沃山,势极雄豪的景象。
全州三江口位于该县城中心,距桂林市120公里。三江口水面最宽处300米,最窄处40米,水深处6米,平均水深4米,整个水域面积43.6万平方米。由于地理位置不同,三江的风姿独具,仪表各异。由东向西而来的灌江,水流曲宛而急。自西向东沿城边而至的万乡河落差细微,水流曲宛而柔。而由南向北的湘江在距离三江口1.5公里的董家底便一分为二,使本来急流险滩的湘江变得曲宛和缓,在三江口上游的五百米处形成一个面积4.36平方米的鲸鱼洲,全州人称它为月亮岛。站在完山的雷公塔上俯视三江口,鲸鱼洲有如嫦娥奔月。三江口在水晶岗大坝修建后,水域更为宽广,水流也平缓了,是人们划船、游泳、垂钓的好地方。三江交汇而一洲独居,环境幽雅娴静,一日之内早晚各不相同,早晨日出东江薄雾笼罩,东江边的72峰若隐若现,宛如仙境;午时,白云挂在江面,江水湛蓝,赛过西藏的蓝天;傍晚,轻风拂过,江鸥归巢,掠过水面留下惬意的身姿。江雾、烟雨、骄阳、白云、清风、明月、归鸟、渔翁,将三江口点缀得如诗如画。
围绕着美丽三江口,还有雷公塔、镇湘塔、蓑衣渡古战场、古南门、城墙遗址等文化遗迹,二妃庙历史典故,龙舟竞渡、迎春舞龙舞狮等三江口的传统文化。它源远流长,像湘江之水,滚滚而去。
三江口西南方,通往县党校的路叫二妃路。二妃庙就坐落在三水交汇处李家山三角洲。柳宗元曾作《湘源二妃庙碑》一文,清代《嘉庆一统志》记录:“二妃庙在全州城南,祀虞帝二妃。汉初元年建。唐元和九年修,柳宗元有碑铭。本朝乾隆十二年修,嘉庆四年重修。”直到1945年被入侵全州的日军焚毁,绵延千年的香火绝灭。传说舜帝南巡多年未归,二妃思夫心切,风餐露宿,历尽艰险沿湘江北上,吃尽苦头。来到全州三江口,三条江,使二妃不知所选。思夫之泪落在江岸的竹子上,便成了流传千古的湘妃竹。寻夫没有着落,二妃在三江口投江自尽。而此刻,舜帝还在凤凰天子岭下日夜为百姓操劳,得此音信,悲痛欲绝。后人为纪念二妃寻夫,在三江口李家山建庙以纪念。泛舟三江口,西望李家山,隐约传来乐歌:“渊懿承圣,舜妻尧女。德形妫汭,神位湘浒。揆兹有初,克硕厥字。唐命秩祀,兹邑攸主……”悠扬悲伤的曲调,千年来萦绕在李家山、三江口……
小南门,坐落在三江口的西岸,正处码头旁。古城全州,旧时四面皆有城墙,西面城墙高一丈五六,东西城墙高达丈二三,城墙上每隔二三十步就有一可住十人的小房,城门用石头筑起。小南门当地老百姓称“生门”。据新编《全州县志》载,太平军北上全州县城,见全州守军早有准备,本无意攻城,行至蓑衣渡,清兵用树木横截湘山,并炮击太平军,击伤南王冯云山。太平军大怒,回师三江口,猛攻全州城。为避免伤及百姓,大战前太平军放出话,凡百姓从小南门出逃,皆不杀。由于城墙坚固,攻了数日,太平军用吕公车、云梯攻城都被击退。驻扎在江西会馆的太平军,在门前戏台的窗眼架炮,打进城,清兵不敢抬头,太平军趁机挖掘地道,用棺材装满十六担火药埋入城墙下,炸开城墙,把守城清兵千余人杀得一人不留。而从小南门逃出的百姓,太平军一个也没杀。
三江口水域宽广,是端午佳节划龙舟的好地方。三江口赛龙舟已有数百年历史,在全州民间素有划龙舟祈丰年,观龙舟保平安的说法。现在每逢端午,村民都会自发组织在三江口进行龙舟赛。每逢此时,锣鼓喧天,两岸人山人海,热闹非凡,龙舟宛如蛟龙出海,龙舟竞渡,长龙飞舞,鞭炮声、呐喊声,击起的水声,汇成一片欢乐的海洋。旧俗春节舞龙舞狮,意在庆祝新年,增添元宵欢乐气氛。每逢元宵,舞龙舞狮队来到三江口,沿岸百姓都放鞭炮,赠红包、点心迎送,有的居民还设夜宴款待。
如今,全州三江口已列为全州重点旅游开发项目,相信不久的将来,有着深厚文化底蕴的三江口,将焕发出新的生机。
新闻推荐
...
全州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全州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