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文烨文/摄
大力发展集镇专业市场,引导农民到集镇从事商贸服务业,是引导农民成为城镇居民的重要途径。桂林市的全州绍水镇、平乐二塘镇和兴安溶江镇等集镇,就是通过大力发展专业市场,引导农民进驻集镇,或经商做生意,或推销农产品,或开办餐馆、旅馆……已形成了一批特色商业街、特色专业市场、特色商贸集镇,让众多昔日的农民通过发展第三产业在城镇里安居乐业。
繁荣商贸物流服务业打造全国小城镇建设重点镇
4月27日是全州绍水镇圩日。记者在该镇多个专业市场上看到,商贾云集,人流如织。
在小城镇建设过程中,绍水镇着力建设大市场、发展大物流、繁荣大商圈,逐步走出一条具有绍水特色的商贸物流崛起之路。目前,集镇共有农贸(集贸)市场3个,总营业面积1.1万平方米,共有摊位、门面862个,做商贸物流生意者多达3000人以上,其中绝大部分原来是农民。集镇建成区道路基本全部硬化,并建有面积为3500平方米的大型停车场1个,设有大小停车位共65个,是全州县规模最大、种类最全、配套最齐全的商贸集散地。
近年来,绍水镇以市场引导生产,以流通带动生产,逐步形成生产加工、市场销售良性互动的格局,许多农民群众来到集镇经商,从零星小本生意起家,依托产业集聚效应和市场流通优势,走出了通过做生意率先致富之路。农民子弟刘金明通过在集镇开门面收购水果转卖给外地的加工厂,掘得了第一桶金。在镇党委、政府的支持和引导下,他近年投资建起了一家集收购、加工和销售农产品于一体的公司,并安家落户绍水镇,成为当地的经济能人。出身农民的王绍龙,通过做生意慢慢走上了致富路,现在绍水经营米粉加工和销售,成为当地的民营企业家。
当地党委、政府将绍水集镇定位为中等县城规模,高起点编制集镇建设规划,是全国小城镇建设重点镇、自治区重点中心镇、全国第二批改革与发展试点镇,流动人口最高峰可达10万人。目前,绍水镇集镇区面积有3.5平方公里,城镇常住人口1.5万人,其中有近1万人是近年通过到集镇做生意致富后定居下来的农民。
2013年,该镇整合项目资金1000多万元,完成40米中心大道延伸工程、国道322线临街马路硬化工程、停车场建设、集镇街道支道硬化工程、集镇垃圾中转站建设工程等项目,使集镇城镇化档次极大提升。
绍水镇领导告诉记者,2014年,镇党委、政府将加快建设一个投资6000万元的商贸物流中心市场,让更多的农民通过经商致富和到集镇落户,有力地带动区域经济快速发展。
建设物流仓储中心 引导农民经商致富
平乐二塘镇是一个久负盛名的农产品集散地,镇区现建有平乐县最大的工贸、农贸市场,有2000多个农民开设的各类商铺,每年销往全国各地的月柿、沙田柚、柑橙、马蹄等农特优产品达50万吨以上,成为桂林市首个定位为“市级物流中心”规划建设的乡镇。
柿饼是二塘镇的传统土特产,月柿种植已有300多年历史。平乐县二塘镇柿饼交易市场目前是桂林市规模最大的柿饼交易集散地,日交易量达500吨的规模,产品远销广东、上海、北京、天津、黑龙江、吉林、内蒙古、新疆、山东、海南等地,并出口东盟、日本、韩国等国家和地区。
据了解,二塘柿饼交易市场的繁荣,带来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以二塘集镇三天一圩、每圩日交易柿饼500吨计算,每年累计交易柿饼超过15000吨;交易额以每吨4000元计,共达6000万元。另外,在柿饼上市的3个月交易期中,每天在二塘集镇参与柿饼包装、分级、装车外运的农民工超过10000人。
二塘大市场是该镇近年来城镇化建设的一个主要项目,总投资2亿元,市场内灯光、公厕、雨篷等配套设施完善。它的建成实现了“建一个市场、富一方百姓、活一片产业”的初衷,给二塘镇及周边乡镇的农产品提供了一个宽敞舒适的集中交易场地,促使众多农民通过经商或者从事物流致富,在集镇所在地购地建房或购买商品房,告别了黄土地,成为比较富有的城镇居民。
二塘镇自2005年1月被纳入广西经济综合开发示范乡镇建设项目以来,先后投入近10亿元,实施了畅通工程、亮化工程、垃圾处理中转站、污水处理厂、城乡风貌改造等工程,积极筹建城镇污水处理厂和垃圾中转站等项目,使整个城镇环境面貌显著改善,街容镇貌整洁亮丽,人居环境明显优化,为全镇经济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目前,二塘镇建成面积2.8平方公里,常住人口2.2万人。“今年,二塘镇将加快推进农贸市场、二塘大市场的改扩建工程,逐步提升集镇品位,引导农民经商致富。”二塘镇有关领导说。
重视商贸服务业建设8000多农民成居民
溶江镇是兴安名镇之一,商贸服务业非常发达,其中最长的东风商业街自水街到盐铺,长达1.5公里,商铺林立,热闹非凡。
近年来,溶江镇重视新型城镇化建设,在增加个体工商户的同时,不断完善镇区道路、停车场、学校、市场、雨污管网、街道的规划布局,完成了镇区道路硬化、亮化以及其他市政基础设施项目,新增各种商铺1000多个。目前镇区常住居民达到1.1万人,其中有8000多居民是近年农村富余劳动力通过到集镇从事商贸服务业转化而来的。
据今年经济普查统计的数据,溶江镇现有工商户1964家,主要从事葡萄销售、牲畜转运、经营粮油、妇婴用品、电动车、家用电器、服装、餐饮、宾馆及其他商品零售等。
葡萄是溶江镇的支柱产业,是华南最大的葡萄生产基地,现有葡萄种植面积达到7.5万亩,有“南方吐鲁番”之美誉。2013年,溶江葡萄产业实现总产值5.39亿元。每当葡萄上市季节,全镇有近10000名农民在本地及外地从事葡萄购销、物流生意,从而带动了全镇二产和三产的大发展。
莲雪亮村委黄毛岭农民罗德云,是当地推销葡萄的专业大户。每当葡萄成熟季节,他便在集镇上租门面,雇请20多个农民工,专门从事收购销售葡萄的生意,年销售葡萄260多万公斤,年纯收入40万元。
溶江集镇新荣电器行店主赵新荣,是廖家村委大埠头村人,早年从事电器维修,1998年开始主营电器销售,凭借其精明的头脑,诚信的经营,店面生意越做越红火。2011年,他看准时机,一举买下了溶江镇区最繁华十字路口的一处门面,扩大电器销售生意,主营海尔品牌,现已成为溶江镇区最大的一家电器行,一家人也摇身变成了地道的城镇居民。
今年初,溶江镇党委、政府来到高标准的山东寿光蔬菜交易市场学习取经,目前正计划在溶江镇启动高档次葡萄交易市场建设,建设50亩葡萄交易铺面,50亩从业人员住宿、消费区,总投资达1000多万元。
溶江镇领导对记者说,通过高档次葡萄交易市场建设,将强劲带动溶江新型城镇化建设,强劲带动农民到溶江集镇经商做生意,从而带动全镇二产和三产的大发展。
大力发展商贸服务业为新型城镇化建设注入活力
产业是城镇发展的基础,城镇是产业发展的载体,要进一步加快产业集聚区发展,不断强化城镇化发展的产业支撑。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关键是产业经济的发展,是非农产业在城镇集聚、农村人口向城镇集中的过程,是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重要途径。
俗话说,无商不富。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桂林市以商贸、流通服务业为代表的个体私营经济得到快速发展,目前已成为桂林市经济的“半壁江山”。
今年3月31日,桂林市召开“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工作会议”,明确提出了桂林市发展新型城镇化建设的目标是:到2020年,全市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0%,超过全区平均水平(全区平均水平为54%),中心城区常住人口达到130万。其中新增6城区常住人口约25万人,促进各小城市、县城新增常住人口约25万人,引导各重点镇、大农镇落户人口约25万人。
“新型城镇化的核心是人的问题,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基础是着力提升产业的支撑力,而产业的壮大必须依赖市场主体的发展。要做好人的文章,就要做好产业的文章,让产业与人融合在一起,就解决了新型城镇化的根本问题。大力发展商贸服务业,为桂林市各乡镇集镇注入活力,促进大量农民脱离土地,聚集到集镇做生意,成为名副其实的城镇居民。”市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副研究员孟祥凤说。
生意兴隆的绍水镇干货商铺一角。
绍水镇一角。经多年的城镇化建设,绍水镇集镇现有大小街道近20条,相当于一个小县城。
新闻推荐
本报讯(通讯员蒋妮娜)“身子累了,心却暖着;脸晒黑了,与群众的距离却拉近了。”全州绍水镇党委书记王家生在教育实践活动笔记中这样写道。正当春耕备耕黄金时间,该镇党员干部...
全州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全州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