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唐广生
核心提示
受化肥用量增长的影响,曾经是全国绿肥生产大省(区)的广西,绿肥生产20年来呈下滑之势。近年来,随着现代低碳农业的兴起以及人们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关注,绿肥作物作为传统的有机肥源,再度受到重视。
2012年,广西绿肥生产出现止跌复苏势头。如何跳出过去一味追求夺高产的旧框框,把绿肥的发展与生态农业、“美丽乡村”建设、休闲旅游等结合起来,使农民自觉地种植推广,将是光大绿肥这一传统农业精华的关键所在。
回顾
广西绿肥生产曾红极一时
广西绿肥种植历史悠久,主要绿肥品种——俗称红花草的紫云英,曾两度红极一时,在全国也颇有影响。
自治区农业厅副厅长韦祖汉谈到,广西绿肥第一次发展高峰是1964—1974年,全区平均每年冬种绿肥面积达到726.5万亩,其中最高的1972年达1008万亩,这10年中粮食产量有9年连续增产,单产从每亩155公斤上升到213公斤。
第二次高峰期是1989—1996年,全区每年种植绿肥都在700万亩以上,年均760.65万亩,其中1991年达1003.8万亩,基本恢复到历史最高水平,粮食单产从每亩256公斤上升到370公斤,成为粮食增产最快的时期。
但进入上世纪90年代中期,农民大量使用化肥,广西绿肥生产不断萎缩,到2011年,跌至不足200万亩。
“大量施用化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粮食增产,但造成的耕地酸化板结,环境污染,农民种田成本过高,地力衰退,也逐渐暴露出来。” 广西土壤肥料工作站站长宾士友如是说。
据土肥部门对全区43个稻田土壤肥力长期定位监测点进行的18年监测分析,从1984年至今,广西土壤有机质含量上升的仅占39.53%,维持原来水平的占39.53%,下降的占了20.94%。
现状
广西绿肥生产现止跌复苏
针对广西绿肥作物种植面积持续萎缩的局面,自治区农业厅借势农业部等国家相关部门启动的“土壤有机质提升绿肥项目”,把绿肥生产列入三个千万亩增粮增收行动计划、高产创建和“美丽乡村”建设的主要内容,统一制定工作方案和工作部署。
土肥部门介绍,仅去年,广西就整合各种涉农资金1787.79万元,在全区建立红花草、苕子、茹菜、油菜100亩以上高产示范片370个,面积达到27.28万亩;举办绿肥栽培技术培训班633期,培训人数9.2万人次;调运绿肥种子310.8万公斤,完成种植冬绿肥294.3万亩,超额完成200万亩的年度目标任务,是近十年来广西绿肥面积较大、覆盖范围较广的一年。
至此,广西绿肥生产呈现出止跌复苏势头,已基本形成桂北、桂东北、桂西北和桂中部分县市以红花草、茹菜为主,桂西、桂西南和桂东南以苕子、红花草为主的绿肥生产格局。
绿肥生产的复苏,让种粮农户再次尝到了甜头。“一是用化肥少了,二是杂草少了,三是土质松了,四是稻谷成熟度一致了,五是水稻产量提高了。”谈到种植红花草的好处,全州县凤凰乡农民谢斌高兴地告诉记者,他家的水稻平均亩产由过去的400多公斤提高到500公斤,实现了稳产高产。
自治区土肥站多年的监测表明,种植一亩绿肥,平均节约化肥投入60元,可增产稻谷30公斤左右,亩节支增收达120元左右。该站一位农业专家介绍,红花草固氮、吸碳、节能减耗作用显著,能有效改善生态环境,改善土壤结构,培肥地力,减少病虫害,使粮食高产稳产。
难点
种子短缺成推广瓶颈
广西人均耕地仅有1.23亩,全区中低产田面积高达72%以上。利用闲置土地冬种绿肥,无疑是填闲养地、培肥土壤最经济最有效的办法。
近年来,尽管广西绿肥种植慢慢复苏,但在专家眼里,这还远远不够。
韦祖汉坦言:“广西近年来绿肥发展不理想,既有干部群众认识上的偏差,认为绿肥没有直接产生效益,肥效也没有化肥那样快捷,种植绿肥的热情在减退,同时自留绿肥种子产量低,生产用种还大量依赖外省调入,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广西冬种绿肥的发展。”
记者了解到,长期缺乏稳定的生产用种,是造成广西绿肥生产难以推广的一大瓶颈。广西过去一些绿肥品种已退化或消失,现在的种子储备又不足,导致绿肥种子价格高、采购难。加之从外省引进的一些品种,因不适宜广西气候,开花早、产量低,一定程度影响到农民种植绿肥的积极性。
“种子定大局,广西多数地方已经长期不种绿肥,市场上很难找到种子。对多年不种绿肥的地方或新开垦的地方种植豆科绿肥,使根系接上菌种产生根瘤,才能进行固氮,从而使绿肥种植成功,获得高产,但根瘤菌剂在市面上并不是能够随便买到的,需要有专门的厂家来培育繁殖和生产,这些配套服务目前还跟不上。”宾士友的话,显出对广西当前绿肥生产现状的担忧。
对策
多措并举方能破解难题
针对绿肥生产中遇到的问题,各地也探索出一些好的办法。
灌阳县黄关镇的联德、正江、大倚等村,绿肥种植面积常年保持在连片1万亩以上,品种为该县自繁、自育、自种的“灌肥一号”,经测产,2012最高亩产达4900公斤。
据县领导介绍,灌阳县绿肥面积有20多万亩,其中一个关键就是解决了种子供应问题,能做到年年自己留种,且自给有余。为解决留种与早稻接茬的冲突,他们选择种植早熟稻,有效地保障了双季稻不误农时、不减产。记者在现场看到,不少农民采取红花草、油菜混播方式,也是破解红花草种子短缺难题的一种好办法。
这些年,广西农业专家经过研究,对解决当前绿肥生产中存在的难题,提出了不少行之有效的意见和建议。宾士友认为,应积极发展菜肥兼用、油肥兼用、饲肥兼用、粮肥兼用的作物,做到长短结合,协调发展。
针对当前红花草种子供应紧张,他建议全区10个绿肥种植示范单位要加强与土肥部门联系,签订绿肥种子委托定购合同,确保种子质量和及时到位,同时做好根瘤菌剂的组织生产供应工作。
由于广西多数地方已经多年不种绿肥,农民和部分技术干部对绿肥栽培技术相当模糊和生疏,因此,有专家建议,当前关键还要抓好宣传培训和示范推广工作。如每个县(市、区)利用冬闲田建立1-2个1000亩以上示范片,打造以绿肥为主要内容的景色旅游点50个,打造以绿肥留种高产示范片15个,以发挥辐射带动作用,实现广西绿肥种植面积常年保持在300万亩以上的目标。
一位长期和绿肥生产打交道的老专家称,广西要跳出过去只是一味追求怎样夺高产的旧框框,要把绿肥的发展与生态农业、“美丽乡村”建设、休闲旅游更紧密地结合起来,加大资金投入,使农民更得实惠,自觉地种植推广,不断回归、光大绿肥这一传统农业精华,为粮食稳产高产和农产品质量安全打下基础,也为子孙后代留下良田沃土。
新闻推荐
五项制度管住“任性”权力 ●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带头表态,绝不会插手法院任何案件●法院工作人员“办案很仔细,生怕出问题”●获自治区高院肯定并推广
今日看点本报全州讯(记者/杨子健通讯员/王滋创)“自从我们出台五项举措以来,法院判案再也没人敢来打招呼了。”4月13日,全州县法院院长莫刚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据介绍,自治区高院充分肯定了全州县...
全州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全州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