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新闻 临桂新闻 阳朔新闻 灵川新闻 全州新闻 平乐新闻 兴安新闻 灌阳新闻 荔蒲新闻 资源新闻 永福新闻 龙胜新闻 恭城新闻
地方网 > 广西 > 桂林市 > 平乐新闻 > 正文

整合公共法律服务资源 健全公共法律服务网络——市政协“推进基层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专题对口协商会委员、专家发言摘要

来源:桂林日报 2015-07-18 06:30   https://www.yybnet.net/

▲秦艳

▲黄丽娟

▲王桂英

▲胡乐东

▲胡卫新

▲倪业群

▲冯舜

开展能动检察推进基层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自治区政协委员、市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秦艳

能动检察就是检察机关要切实从人民利益出发,尽力去做有益社会发展、有益减少矛盾、有益公平公正的工作,要求检察机关不能就案办案,要通过办案化解社会矛盾,努力做到案结事了。推动开展能动检察,围绕检察职能,找准自己的立足点,找到提供公共法律服务的有效途径,可以为社会公众提供更多的法律服务。

服务农村基层政权建设,维护农村社会稳定。检察机关应该强化预防农村基层组织人员职务犯罪,服务和保障“两委”换届选举,协力打造“清廉乡村”。

要加强农村矛盾化解,推动乡镇检察室建设。依托基层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充分发挥检察职能,通过执法办案建立健全检察环节社会矛盾排查化解机制,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地方党委政府有必要将检察室办公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加强乡镇检察室的检务保障,以使得乡镇检察室更好地提供公共法律服务。

探索公益诉讼,保护农民工合法权益。检察机关应抓住公益这个核心,重点对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国有资产保护、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食品药品安全等领域给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造成侵害的行为提起民事或行政公益诉讼,更好地维护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同时积极引导农民工依法维权,保护农民工合法权益。

扩大法律服务体系建设覆盖面和辐射能力□市政协常委、广西君健律师事务所主任黄丽娟

社会管理的基本任务包括协调社会秩序、规范社会行为、解决社会问题、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公正、应对社会风险、保持社会稳定等方面,都离不开法律手段的介入。因此,社会管理能否做到有序,关键是法律服务体系覆盖面和辐射能力的建设。

目前,基层公共法律服务存在农村公共法律服务薄弱、法律服务人才资源供给不足等方面的问题。建议:

公共法律服务产品供给坚持免费服务与适当收费并行;推进城乡一体化法律服务建设,以市法律援助中心为龙头,以县法律服务大厅为主体,乡镇(街道)和村(社区)法律服务站点为触角,建设法律服务综合信息平台,并以此为纽带推进城乡一体法律服务体系建设,使城乡群众共享及时便利、专业优质的法律服务。

其次,把公共法律服务纳入政府基本公共服务范畴,安排专项财政资金加强法律服务基础设施建设和向社会组织购买法律服务,加大对基层法律服务投入,全面推进村(社区)法律顾问制度。同时推行法治村长制度,加强法制宣传文化阵地建设等。

提高基层公共法律服务能力和水平□市政协委员、秀峰区人大副主任王桂英

桂林市的基层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存在发展不平衡、经费不足、人员不够等方面问题。建议:

进一步健全基层法律服务网络,加强基层乡、村的普法阵地建设,建立完善基层法制宣传教育的公共设施体系。引导基层法律服务所为乡镇(街道)、村居(社区)提供公益性法律服务。

其次,整合法律服务资源,建立健全市、县(区)公共法律服务中心、乡镇(街道)公共法律服务站、村(社区)公共法律服务点(窗口),在政府已设立的政务服务平台设立法律服务窗口等方式,加强司法所规范化建设。

第三,鼓励、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法律服务,实现公共法律服务提供主体和提供方式多元化。引导广大律师、公证员和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积极参与公益性法律服务。建立健全公共服务质量评价机制,提升公共法律服务质量和水平。通过加大投入,促进基本公共法律服务常态化、可持续。

依法加强乡镇基层法律服务所的建设□市政协委员、象山区法院行政审判庭庭长胡乐东

目前农村法律服务力量较为薄弱,建议切实采取措施增强农村法律服务队伍。

首先,切实建立政府购买的农村法律服务机制。建立并保持一支懂法律、懂政策、热爱基层法律服务工作,基本能适应基层法律服务工作需要的队伍。

其次,整合法律服务资源,形成农村法律服务的合力。推广律师事务所与基层法律服务所“结对帮扶”,鼓励有实力的律师事务所在农村乡镇设立业务联系点。

第三,司法行政机关加强对基层法律工作者的业务培训力度。完善农村司法所和乡镇基层法律服务所建设。通过担任乡镇政府、村民委员会的法律顾问,帮助农村各级政府和自治组织建立完善各种规章制度,努力帮助农民提高依法治村的法治化自治水平。同时可以将法律援助工作和基层法律服务所相结合,通过为法律工作者提供资金支持的方法开展法律援助工作,而不用增加专门的法律援助工作者。

第四,整合派出所与调解委员会的调解资源。将派出所的工作人员纳入调解员的序列中,使得派出所主持的调解具有法律上的正当性和有效性,壮大农村调解的力量。

完善基层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市政协委员、市中级人民法院审判员胡卫新

发挥政府主导作用,整合社会资源,建设覆盖城乡、惠及全民的基层公共法律服务体系,成为当前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重中之重,不仅是化解基层矛盾、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手段,也是创新社会管理、维护公平正义、建设法治政府和服务型政府的需要。为此建议:

一是基层法律服务内容以贴近基层、农村需求为原则,切实解决基层的实际问题,满足基层的实际需要。服务的形式从普通的法制宣传逐渐转变为重点式专题类服务,使法律服务向深入精细的方向发展。

二是建立完善公共法律服务配合机制,加强司法行政、劳保、民政、信访等部门的统筹协调,建立司法调解、行政调解、人民调解“三大调解”联动机制,促进公共法律服务职能的有效发挥。

三是创新服务形式,聘任(派驻)“法治村长”(主任),明确工作责任和内容,变被动参与为主动参与,推进基层民主自治、加强基层法治建设的新常态。建议将聘任的“法治村长”(主任)纳入基层组织建设当中。同时将“法治村长”与大学生村官、农村第一书记的选任相结合,确保当选者的基本素质;将“法治村长”(主任)开展工作所需经费纳入财政预算。

推广平乐县“法制村长”工作机制□特邀专家、广西师大法学院教授倪业群

从2011年10月起,平乐县推行了“法治村长”工作机制,探索出一条农村公共法律服务的新模式和工作机制。“法治村长”由乡镇党委、政府统一管理,乡镇普法办协调指导,建立起一条村民、村干与政府职能部门沟通的绿色通道,将依法治村、法治宣传、矛盾纠纷调解、法律法规咨询、安置帮教、社区矫正、村情民意反映等职能整合一体,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一站式”的法律服务。平乐县“法治村长”公共法律服务模式是农村法律服务的大胆探索,并取得成效,建议推广。

推行“法治村长”工作机制,对提高农民法律意识、依法治村、维护和谐稳定、推动乡风文明建设、优化农村发展具有积极意义:一是实现农村长期普法零距离接触,且不留盲区;二是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及时;三是形成一条“政府—依法治乡(镇)办—法治村长—法制站长—信息员”普法绿色通道,可以最快速度解决群众对法律知识的疑点和难点。

其次,推行“法治村长”工作机制可筑牢基层维稳防线。建议着力构建“法律普及、村民自治、平安和谐”三位一体的农村普法新格局,突显“法治村长”在农村普法和维护社会稳定中的重要作用。

平乐“法制村长”模式具有可复制性。服务主体、服务对象、服务方式、制度设计都可以复制,关键还是要形成各方参与、齐抓共管的推行模式,建立一套切合实际、行之有效的运作机制,使之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

发挥法律援助在公共法律服务体系中的主导作用□特邀专家、桂林理工大学博文管理学院经济法教师冯舜

法律援助实际上涵盖了整个公共法律服务体系绝大部分,在法律援助案件中起到提供法律知识普及教育、宣传的作用。法律援助在公共法律体系中占有主导作用。

为发挥法律援助在公共法律体系中的主导作用,建议降低法律援助门槛,扩大受授面,重新制定经济困难标准,使法律援助惠及更多群众;扩大受授项目;加强宣传力度,使广大群众知晓法律援助机构的存在。

在发挥法律援助主导作用的过程中,应当注意几点问题:一是严格规范案件受理、审查、审批、决定、指派、承办等各个环节工作流程。二是提高案件办理专业化水平,严把法律援助人才关。三是提供经费保障。

(本报记者孙敏整理/摄)

新闻推荐

桂剧“小生行大师”曾素华

1944年在广西剧场门口与欧阳予倩校长(中间戴眼镜者)合影(前排左七为曾素华)。?曾素华在《人面桃花》中饰崔护。   ...

平乐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平乐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整合公共法律服务资源 健全公共法律服务网络——市政协“推进基层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专题对口协商会委员、专家发言摘要)
频道推荐
  • 硬地上铺砂子种草植树业主质疑小区绿化造假 事发柳州市颐和家园小区,林业园林部门称不符合绿化规范已叫停施工
  • 钦州港海关与钦州港同频共振10年 建设国际一流港口 打造对外开放高地
  • 万亩茶山变“金山”
  • 产业旺 乡村兴
  • 容县群众体育 风景这边独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