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6日,在信义路与丽君路交叉口,车辆整齐地等候绿灯通行。记者陈静摄
□本报记者陈静通讯员聂梦娴
道路交通标志标线完善更新,交通组织逐步优化,机动车乱停及未礼让斑马线等不文明现象集中整治……为做好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进一步优化城区道路交通秩序,自创城工作开展以来,从交警、城管等管理部门到普通市民每一个人都调动起来,一段时间以来,大家都感受到道路交通秩序悄然发生着变化。
完善市区道路标志标线让群众依规而行
11月26日上午9时,记者来到秀峰区信义路与丽君路交叉口,看见该交叉口四个路口均施划了非机动车彩色等候区。当红灯亮起时,大部分电动自行车都按照规定停在区域内等待,仅有的几名越线停车的电动车驾驶员在看见交警示意后,也立即退回线内,纠正了自己的交通违法行为。
“道路交通标志标线是引导市民文明出行的依据,现在非机动车越线停车的乱象有了明显改善。”路面交警小韦表示,在交警部门常态化管理和引导教育下,现在大部分市民的安全出行意识都有了潜移默化的提高,都知道出行时要依规而行。
据悉,为助推桂林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今年以来,桂林公安交警部门开展前期实地调研,不断完善、维护及更新了城区道路的交通基础设施。9月开始,交警部门依次对中山路、西山路、机场路等市区主次干道和重要支路的交通标线进行施划和增补,其中施划对象多数为道路分道标线、停车线以及路口的人行横道线,以提高道路通行安全。同时,为减少交通干扰,净化车辆、行人通行环境,桂林交警部门不断优化交通组织总体规划布局,科学合理设置交通安全设施,加强辖区内交通基础设施的维护工作,对于污损的及时排查、及时清理、及时报修,严格规范车辆、行人通行秩序。
截至目前,交警部门以市区主干道为主,兼顾辐射辖区其他次干道,对全市21个重点路口、39条路段,共施划道路标志标线28000平方米。
斑马线上显文明礼让成为常态
一名家长带着孩子在人行道上等待较密集的车流过去后,从斑马线上过了街,随后而来的小车也提前减速并停车,礼让行人。安全过街的家长对这些礼让的司机微笑示意。这是发生在七星区建干路某小学门前路段的一幕。
在记者随后的采访中,该家长李女士表示:“礼让斑马线是我们每一个市民都应该做到的,作为家长应该以身作则,孩子也应从小培养文明意识,学会遵守规则。”据记者观察,此后的20分钟里,在无信号灯控制且没有交警管理的情况下,该路口未经斑马线而随意横穿马路的行人为零,大部分行人都有礼让意识,机动车礼让行人率则达90%。
今年以来,桂林公安交警部门通过组织社会各界的志愿者开展义务劝导活动,并组织小学生化身“小小交警”为礼让行为点赞。同时还对市区各中小学门前施划的彩色斑马线进行增补,以此提醒司机注意礼让。
据统计,2019年1月至今,桂林交警部门共查处机动车不礼让斑马线违法行为9万余起。下一步,针对不礼让斑马线的交通违法行为,交警部门将通过“电子警察”和路面交警持续开展常态化管理。
交通违法行为明显减少交通秩序明显改善
11月26日15时30分许,七星交警大队在穿山桥开展交通违法整治行动。记者在现场观察发现,绝大部分电动自行车都自觉行驶在非机动车道内,只有极个别电动自行车行驶在机动车道上。但面对交警处罚,这些违法电动自行车驾驶人都主动承认自己的违法行为,且十分配合交警执法。
一名参与整治行动的民警告诉记者,以前许多交通违法者面对交警执法,都会找许多借口为自己辩解,或是为躲避处罚做出掉头逃跑的危险行为。“经过一段时间的整治,行人、电动自行车的遵法率明显提高,文明出行的意识也增强了。尤其是电动自行车,大多数都会自觉驶入非机动车道通行。”该民警说。
据了解,10月底开始,桂林公安交警部门集中力量开展交通违法整治和管理效果提升“关键之战”,集中力量严厉整治市区重点路段、路口突出交通违法行为。其间,交警部门联合全局警力,科学部署到市区各重点路口路段,同时对辖区重点路段开展不间断、高频次、高密度的巡逻纠违,极大地提高了路口见警率,以及交通违法管理效率和效果。据统计,2019年11月1日至今,桂林公安交警部门共出警5600余人次,查处行人各类交通违法行为1200余起,非机动车交通违法行为1.3万余起,机动车违法停车700余起。
据悉,除了开展交通违法集中整治,交警部门还组织交通义务劝导员协同治理,并集中整治组警力,统筹安排机动巡逻组,联合其他警种,组织开展多个波次集中整治统一行动。同时,采取拖、锁、学、罚等措施,对车辆违法乱停、行人和非机动车闯红灯等街面显见性交通违法动真格,市区道路交通秩序明显改善。
新闻推荐
阮家玉:用脚步丈量社区 当好“环境卫生员” 为无物业小区卫生劳心劳力
28日,阮家玉协助环卫工人清理垃圾桶旁边的垃圾。三年多来,在叠彩区观音阁社区的大街小巷和开放式小区,几乎每个工作日都会出...
桂林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桂林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