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90年代,市民使用的“大哥大”。(资料图片)
上世纪90年代,一名女导游正在使用BP机。(资料图片)
昔日的桂林市中山中路邮电营业厅。(资料图片)
2019年5月7日,桂林拨通首个5G商用电话。(资料图片)
辉煌成就
从“近处靠吼、远处靠走”到“一机在手、天下我有”,从亲手执笔写信到微信即时聊天,随着科技的进步,70年来,人们的通信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回望历史,从书信、电报到电话、手机,通信方式的一次又一次发展让桂林老百姓的生活节奏变得更快、时空变得更小、距离变得更近。
百姓感怀
智能手机拉近了我们与世界的距离
生于1955年的李菲莉,从1970年进入当时的桂林市邮电局工作到退休,她在邮电系统工作了30多年,亲眼见证了桂林通信方式的变迁。
刚进入邮电局的时候,她当了接收电报的电报员。“那个时候,人们通讯的主要方式就是书信。”
每天,邮电局有同事专门负责分拣信件、报刊,并将这些信件和刊物准确无误地投送到收件人手里。有时候一天一个投递员能投递四五十封信,少的时候也有二三十封。
“如果有紧急的事情,也可以发电报,那时候邮电局报房都配了专职的电报员,但是电报费用较高。”李菲莉说,当时的电报有两种,人工和电传,人工就是人们所熟知的摩尔斯电码,电传就像现在的打字机。电报内容最多的就是人们日常生活工作中非常紧急的事情,以及气象水文部门发的天气水文数据等。
新旧世纪交汇期,电话开始进入寻常百姓家。上世纪90年代中期,李菲莉花了3000多元在家里安装了一部固定电话机,“仿佛一夜间,电话成为许多人家里的必备电器。”
进入新世纪,寻呼机、“大哥大”、小灵通等移动通信工具逐渐走进人们的生活。“‘大哥大’刚上市那会儿,个头像砖头那么大,一个上万元,往往是那些暴发户或老板的标配,对普通百姓来说,还是可望不可即的。而谁能想到,‘大哥大’没尊贵几年,就被轻巧便捷的手机所取代。”李菲莉回忆通信工具的替代速度,一脸不可思议的表情。“记得我买的第一个手机是翻盖的三星,随后二三年左右,就换一个手机,如今已换了十几个了。”
才20年不到,数字手机已被现在的年轻人称之为“老年机”,横空出世的智能手机一统通信工具的江山,固定电话、公共电话均成“昨日黄花”,人们在方寸屏幕上动动手指,即可通过看不见的无线网络,在QQ、微博、微信等平台上进行交流与沟通。“我退休后,每天都通过微信跟女儿聊生活和工作。我一个微信视频,就可以看到外孙。这在几十年前我们挨家挨户投递信件时是想都不敢想的。”李菲莉说。
“以前哪里会想到,这打电话的工具还能成为学习的工具。”说起这通信工具的改变,李菲莉感慨:他们这一代见证了从车马邮路到即时通信,从见字如面到“万物互联”的巨大改变。时空因之“穿越”,距离因之缩短,它不仅成为他们幸福生活的印记,也见证了祖国日渐强盛的过程。
“数”说巨变
李菲莉的亲身经历,正是新中国成立70年来通信方式翻天覆地变化的一个鲜活缩影。调查数据显示,2018年城镇居民平均每百户家庭拥有手机为254.13部,农村居民平均每百户家庭拥有手机为283.66部,手机几乎人手一部;城镇居民平均每百户家庭拥有接入互联网的手机为143.28部,农村居民平均每百户家庭拥有接入互联网的手机为123.78部。数字化、信息化时代,人们之间的联系更加畅通,足不出户便知天下事,轻松获取各种信息,购物、游戏方便快捷,人们的生活轻松愉快。
记者庄盈
新闻推荐
病床从160张增加到2.2万张 全市人均预期寿命提高到77岁 医疗事业不断发展 保障居民“病有所医”
目前,桂林市第二人民医院从传统的开刀手术不断向微创手术发展,医院普外科80%手术都可以采用腔镜完成。(桂林市第二人民医院...
桂林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桂林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