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钱币学会钱币陈列馆馆藏第一套人民币。记者林扬摄
1950年,中国人民银行广西分行第一届经理联席会议合影,前排左四为廖生东行长,左三为李凌霄副行长。(阳小军供图)
1951年,中国人民银行桂林市支行首任领导和业务骨干在银行大门前合影。(阳小军供图)
刘厚祥(左)正在用第五套人民币买东西。记者林扬摄
1955年3月1日,很多上了年纪的市民仍然记忆犹新,这一天,第二套人民币正式发行,并开始回收第一套人民币,人们由此经历了一次从“百万富翁”到“百元户”的神奇体验。而这套新币的发行,也标志着新中国一个独立、统一的货币制度的建立。
最早的第一套人民币是在全国解放之前的1948年发行的,是一套大面额钞票。在1949年12月1日,也就是桂林解放仅一个多星期,中国人民银行广西省分行在桂林成立,并于当天正式在桂林发行第一套人民币。
今天,我们已经准备开始使用第五套2019年版人民币。透过使用过的这一套套人民币,我们可以唤起70年里所有的生活记忆,并从中感受到翻天覆地的变化。
见证者
刘厚祥
回顾从“百万富翁”到“百元户”
面额巨大的第一套人民币诞生在解放战争的隆隆炮火中。1948年,经华北、山东、陕甘宁、晋绥解放区人民政府会商决定,将辖下的华北银行、北海银行、西北农民银行三行合并为中国人民银行,于当年12月1日,华北人民政府发布了“金字第四号”布告,正式宣布中国人民银行成立,人民币新币同时发行。
中国人民银行桂林市支行也在1950年初正式在桂林辖区成立,履行中央银行职能。
1949年,由于抗战时期遭受的严重摧残和国民党军队溃逃前的破坏,桂林满目疮痍,经济崩溃,当时18岁的刘厚祥是桂林城里一名靠打散工为生的工人。
“解放前,桂林市面上流通的货币太多了,除了旧法币,还有金圆券、银圆券,物价飞涨,手上拿着再多的金圆券、银圆券也买不到什么东西,不过光洋(银元)还比较稳定,大家存钱都是存光洋。”在刘厚祥的印象中,桂林解放以后,他拿到的工资则是第一套人民币了。
解放初期,刘厚祥住在翊武路,住的是自己搭的竹木房,每天他都会去十字街等人来叫他去做工。“我当时打零工,做一天拿一天工资,那时候的钱也不值钱,都是以粮食来定工资,我还记得,是按照一天多少斤米的市场价来结算工资,每天的物价都在变,拿到手的钱也不同。”
1953年,刘厚祥进入了桂林一建公司成为一名建筑工人,经过去南宁学习,还成了一名“大工”。“大工就是技术工,建房子的,小工只是扛东西、拌砂浆等。”他说,当时建筑行业工人分了八个等级,他当时是三级工。
1955年2月21日,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发行第二套人民币和回收第一套人民币的命令。命令指出:为适应国家计划经济建设的需要和广大人民的愿望,在财政收支平衡和金融物价稳定的基础上,进一步健全和巩固我国的货币制度,以便利交易和核算,决定由中国人民银行自一九五五年三月一日起发行新币(第二套人民币),收回旧币(第一套人民币)。
1955年3月1日,第二套人民币按时在桂林发行。
当时,《桂林建设报》发表了题为《新币发行的第一天》报道:“三月一日,新币发行的第一天,和往日一样,市场平稳而繁荣。人民银行桂林市支行在市区设立了十个新、旧币兑换所,秩序井井有条。”据了解,当时第二套人民币和第一套人民币折合比率为1∶10000。
据当时《人民日报》的报道,许多人都兴高采烈地争相换取人民币新钞,不少人还将换回的新钞夹在日记本中珍藏起来。
刘厚祥的妻子唐秀英回忆,新币兑换当天,她只是去看了看兑换点的情况,并没有兑换。“我看到了新版钞票的样子,比旧版的面值小了很多,感觉以后不用再花大钱了,用起来可能会方便很多。”
刘厚祥说,在1955年时,他一个月工资是人民币38元,作为技术工,这个工资在当时已经算比较高的了,而且物价稳定,生活还算不错。但因为妻子没有工作,在家带孩子,有时候还要帮助父母兄弟姐妹,所以手上也没有结余。
下转05版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莫俊通讯员滕明明)为进一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社区形成崇德向善的社会风尚与良好的家风建设氛围,近日,英才...
桂林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桂林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