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新闻 临桂新闻 阳朔新闻 灵川新闻 全州新闻 平乐新闻 兴安新闻 灌阳新闻 荔蒲新闻 资源新闻 永福新闻 龙胜新闻 恭城新闻
地方网 > 广西 > 桂林市 > 桂林新闻 > 正文

网络抽奖 警惕“馅饼”变“陷阱”

来源:桂林晚报 2019-03-14 15:06   https://www.yybnet.net/

面对花样百出的网络抽奖活动,很多人往往抱着“试一下又不吃亏”、“正好我有需求”、“万一中大奖”之类的态度参与。有人就故意在网络消费中设置诸多诱导陷阱,骗取消费者上钩,“抽奖”就是其中之一。专业人士提醒,在网络消费中,消费者不要盲目填写个人信息参与各类抽奖活动,警惕“馅饼”变“陷阱”。

消费故事一一元钱抽奖变“无底洞”

前段时间,不少市民玩过一种叫作“一元夺宝”的网络抽奖游戏,有网站声称能够“一元买手机”、“一元买电视”、“一元买宝马”,听上去似乎很有吸引力。

正在市内一所高校上大三的学生小伍参与“一元夺宝”几乎上了瘾,最后才发现这是一个“无底洞”。

所谓“一元夺宝”,其实就是当下流行的互联网“一元众筹”+抽奖。商家提供奖品,参与者以最低1元钱就能够获得对应的抽奖号码,等凑齐平台规定的人次后,平台按照既定规则抽出一个号码,持有该号码的参与者将获得该商品。

小伍同时参与了几个平台的活动,参与抽奖的商品五花八门,大到宝马汽车、百万房产、家电数码,小到玩具娃娃、家居用品……它们有一个共同特征,就是抽奖筹集的金额要高于商品价值。比如,1元钱“买”苹果手机,官方售价是3288元,一家“1元夺宝”平台上显示,总需人次为3888,以夺宝单价1元/人次计算,每台价值为3888元。

去年10月,小伍投入一元参与“夺宝”,希望自己成为“3888”中的那个幸运儿,但投入了600多元以后,他始终没有中奖。“损失惨重,让我连吃了好长时间的泡面。”为夺苹果手机花了不少钱的小伍说。

小伍还参与过其他网络夺宝抽奖。“最初只是花一块钱试试,后来变成10块钱,中了一些小奖品后,就开始投入几百元甚至上千元,但得到的永远也不及花费的多。”小伍说,“就是停不下来,总想着继续砸钱抽奖。”

实际上,这些夺宝平台的商品定价高出市场价18%左右,平台和商品提供方即便如约向中奖者送出商品,依然有利润空间。同时,像小伍这样越投越多的沉迷者不少,所谓的夺宝抽奖都变成了圈钱工具。

消费故事二借抽奖偷取个人信息

近期,还有抽奖活动在网上被炒得火热,那就是“锦鲤抽奖”。虽然有部分商家的活动确有其事,但个别不怀好意的平台却借此给消费者“下套”。

对不少消费者来说,会不会成为幸运的“锦鲤”或许无所谓,但如果自己的个人信息被泄露、套取就得不偿失了。

“全州一场雪”是本地的一名微博用户。今年1月,她在微博上看到了一个“锦鲤抽奖”的活动,声称获奖者将得到十余个广西商家提供的免费券,但要获取抽奖资格就需要填写手机号码。她没有多想就填了手机号参加活动。

“此后的几天,我接到多个骚扰电话,都是推销产品的。”“全州一场雪”说,此后,只要遇到填写个人信息的抽奖,她就直接关闭跳过。

另一名微博用户“我在流浪地球”也遇到过类似情况,她也被套取了个人信息,差点步入诈骗圈套。

“我在流浪地球”告诉记者,她在网上购买了某品牌的红酒后,有“客服”主动联系她,推荐她参与了一个抽奖活动,内容是在朋友圈转发产品信息,中奖的人可获得价值200元的礼品。

在参加抽奖活动的第二天,她就收到了“客服”发来的中奖私信。私信中提示需要先添加手机号才能领取礼品,此外还需要点开一个网站完善个人信息。她在收到私信后填写了自己的电话号码。后来,“客服”给她打来电话,表示礼品已经准备好了,只需要她支付邮费和手续费,便可邮寄到桂林。这时候,这位微博用户感觉到不对,马上联系了最初购买红酒的商家,商家称店里从来没有什么抽奖活动,也没有授权任何客服发起抽奖。她隔了一天再去联系那个“客服”时,对方已被封号。“我在流浪地球”恍然大悟,这个“客服”是绕着圈子骗邮费和手续费。

达人支招天上不会掉“馅饼”

需要警惕的是,近年来抽奖的套路越来越多:有的商家提前请“托儿”参与抽奖活动,给消费者营造门庭若市的氛围;有的公众号为吸引消费者参与,假借其他商家的名义,刻意编造中奖产品,给消费者造成参与活动商家众多、中奖商品琳琅满目的假象;有的商家使用第三方软件,将每一次抽奖的奖项、概率随意进行设置,甚至将“一等奖”的中奖概率设置成零……诸如此类的例子还有很多。

桂林12315中心的工作人员介绍,对于网络抽奖,市民应当提高警惕,减少遭遇套路的风险。要看好自己的钱袋子,切莫冲动,记住天上不会掉馅饼,地上却常有陷阱。

首先,消费者应尽量到正规的网络购物平台购物,并仔细检查网站网址,预防“钓鱼网站”;其次,不要轻信任何中奖信息,在支付前应当谨慎核对支付信息以确保安全,若遭遇不明的支付请求应立即报警。

另外,在收到中奖信息后要谨慎核对中奖情况,有必要时可与官方人员进行确认。同时,消费者要注重保护个人信息,不要随意在网络中透露银行账户等关键信息,防止个人信息泄露造成损失。还要注意的是,谨慎添加不明身份的好友,不要贪图小便宜,避免在网上参加一些需要填写真实身份、手机号码等个人信息的抽奖、竞猜、促销送礼品等活动。

诚信宣言搞假抽奖得不偿失

本地的一些网络商家和公众号也经常采取“网络抽奖”的形式来增加销量和粉丝,但他们都表示必须在合法合规的前提下进行。

市民刘金海经营着一家网店,也经常做抽奖活动。“商家发布的活动里有真有假,假的就是空手套白狼,而我们店做的是真抽奖,目的是回馈老客户,促销自己的商品,为消费者购物提供必要的动力,这些无可厚非。”

桂林一家知名公众号的负责人则认为,虚假抽奖不仅违反诚信道德,也违反相关法律,商家很可能面临处罚,所以“搞假抽奖得不偿失”。

工商部门工作人员介绍,关于网络抽奖,我国已出台相关的法律予以规范,如《反不正当竞争法》中就规定,经营者不得采用谎称有奖或者故意让内定人员中奖的欺骗方式进行有奖销售,违反者由监督检查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并处5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罚款。《电子商务法》规定,电子商务经营者收集、使用其用户的个人信息,应当遵守法律、行政法规有关个人信息保护的规定。《网络安全法》第四十一条也明确规定,网络运营者收集、使用个人信息,应当遵循合法、正当、必要的原则,公开收集、使用规则,明示收集、使用信息的目的、方式和范围,并经被收集者同意。记者沈青

新闻推荐

我的植树节

三月是个植树的好季节,前几天听妈妈说帮我报名小记者植树活动,我兴奋了好几天,期待这一天快点到来。今天一大早就被妈妈叫醒...

桂林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桂林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网络抽奖 警惕“馅饼”变“陷阱”)
频道推荐
  • 硬地上铺砂子种草植树业主质疑小区绿化造假 事发柳州市颐和家园小区,林业园林部门称不符合绿化规范已叫停施工
  • 钦州港海关与钦州港同频共振10年 建设国际一流港口 打造对外开放高地
  • 万亩茶山变“金山”
  • 产业旺 乡村兴
  • 容县群众体育 风景这边独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