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4月27日,广西地级市首个海创基地———桂林市海内外高端人才创业创新示范基地正式揭牌。
2018年12月,桂林市高层次人才“一站式”服务大厅揭牌。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彭东光(右一)为高层次人才颁奖。
2018年4月开展了“国家重大人才工程人选桂林行”活动,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赵乐秦(前排右二)与高层次人才一行实地考察。
市委副书记、市长秦春成(前排中)深入“漓江学者”设岗单位———桂林力港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考察。
2018年7月举行的“百名博士灵川行”活动中,来自中山大学等高校的博士团深入桂林动车所考察。
2018年10月举行了“桂林市高层次人才预约式洽谈会·广州专场”。
□本报记者周文俊通讯员李超
桂林市坚持实施人才强市战略,紧扣桂林国际旅游胜地升级发展和首批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首批国家健康旅游示范基地建设“1+2”国家战略,加快推进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创新,破除人才发展壁垒,让各类优秀人才在美丽的桂林山水间充分施展才华、实现理想抱负,形成产业聚人才、人才兴产业的良性循环,筑就人才新高地。
撬“动”人才杠杆用好资源整合“指挥棒”
针对人才工作系统性强、涉及面广的特点,桂林市充分调动发挥部门职能优势,形成资源有效整合态势。构建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组织部门牵头、部门各负其责、社会力量参与的“五层联动”格局,不断夯实人才工作基础。开展全市人才工作年度专项述职评议,实行人才工作项目评选、目标责任考核等措施,压实各级领导班子抓人才工作的主体责任。
“近年来,研究出台以《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实施意见》为总纲,配套制定《高层次人才引进培养办法》《急需紧缺高层次人才评价办法》,职能部门主体研究实施《旅游高层次人才集聚》《促进科技创新发展》《加快工业高质量发展》等细则措施,形成‘1+2+N’政策体系,构建引才、育才、留才相互衔接的政策围合。”桂林市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介绍说。积极克服旅游城市工业产业空间不足、财政收入不大的劣势,设立2000万元的人才发展专项经费,并以此为杠杆,撬动2018年市本级各部门人才工作投入合计过亿元,实现“小财政大投入”,为全市人才工作提供坚强保障。在人才奖项中,设立最高50万元的“引才伯乐奖”,新引进人才最高奖励3年可达200多万元。通过实施一系列政策,有效凝聚各级各部门抓人才工作合力。
在工作体系构建方面,纵向上实施“漓江学者”“拔尖人才”“农村实用人才”等人才工程,建立高、中、实三级人才体系,统筹推进各类专业、实用型人才队伍建设。横向上以新型绿色工业建设、高铁经济圈建设为切口,推进招商引资与本地服务相接续,打造桂林国家高新区、桂林经济技术开发区、粤桂黔高铁经济产业园区“三足鼎立”的产业发展人才聚集区,促进以华为、中兴、比亚迪、浪潮等为代表的一批世界一流企业落地开花,推动产业提质、发展格局互补。
盘“活”市场资源构筑吸才聚才“强磁场”
充分发挥政府、市场“两只手”作用,着重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这是桂林市全力抓好引才工作的一个鲜明特点。2018年4月27日,桂林市正式启用“桂林市海内外高端人才创业创新示范基地”。这是广西地级市首个海内外高端人才创业创新基地,也是桂林市向海内外各类创业创新人才发出的一张“招贤帖”。该基地采取市场化手段,由第三方专业公司负责具体运行和管理。启用当天,一批国家重大人才工程人选、高层次人才现场签约,入驻桂林“海创基地”,与60余家企事业单位签订意向协议或对接合作项目,虹膜技术、旅游文创、电子信息等5大“国千”专家项目落地桂林,形成人才引领产业发展的良好效应。其中,王晓鹏创办的广西释码智能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让虹膜识别技术在广西落地应用,2019年1月在桂林七星区联合公安、教育部门探索建立校园安全虹膜库,构建“校园安全,虹膜护航”专项服务平台,以“刷眼”加固儿童安全。目前正在各幼儿园采集儿童虹膜信息。
除了打造广西首个“海创基地”平台外,桂林市还通过人力资源服务市场化手段,实施“鱼鹰引才”计划、“人才回归(桂)”工程,让招才引智工作更加精准高效。2018年10月21日,由市委人才办、市人社局主办,与第三方人力资源公司合作,举办了“桂林市高层次人才预约式洽谈会·广州专场”,共有28家优质企事业单位提供岗位近300个,从近3万名中高端人才简历库中筛选出512名向往到桂林工作和发展的中高端候选人到现场与参会单位面谈,其中98名中高端人才达成意向,现场签约录用率创历史新高,也是桂林市“鱼鹰引才”计划重要成果之一。据介绍,“鱼鹰引才”计划旨在对人才资源广泛收集的基础上,对人才“精准识别、精准抓取、对位需求、成果共享”。例如,在赴广州招聘前,主办方前期做了大量细致的高端人才调研和筛选工作,市委、市政府相应出台了符合桂林市发展实际的人才政策,使引才工作更加“精准”、更具可操作性。
桂林市有各类高校13所,是广西高校聚集第二多的城市,如何发挥好现有科教优势,是桂林市人才工作的重要课题。除实施“产学研合作”系列举措外,桂林市还通过市场化手段,引进建成首期3000平方米腾讯众创空间,并积极引导桂电等高校建立“桂林校友双创基地”,实施“人才回归(桂)”工程,以桂林校友企业吸引校友回桂创业。通过“情怀感召+政策扶持+善用引进方式”的手段,吸引、引导高校毕业生返桂创业。早在2013年前后,桂林市就提出“回归创业”构想,即将北上广和沿海地区广西籍、尤其是桂林籍的人才引回桂林创业,由政府给予场地、资金、服务等多方面支持,产生“虹吸效应”。2016年,针对“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在深圳有4万名校友,创办的公司有1000多家,各类型上市公司有10多家”的实际,推出“回归创业”2.0版本,即“桂电深圳校友回归专项活动”,专门吸引在深圳有企业(尤其是电子信息企业)的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历届优秀毕业生回乡创业。
耕“深”特色培育树立精准育才“新标杆”
人才不仅要“引进来”,更要精心培育。近年来,桂林市结合人才队伍实际及其所在行业特质,深入企事业单位走访调研,研究了27项中高级人才培养需求,分类施策,匹配育才,使人才培育成效更加明显突出。
2017年4月,桂林市在2013年首批聘任5名“漓江学者”后,继续聘任第二批“漓江学者”8名。据介绍,在5年聘期内,市财政给予每个全职“漓江学者”及其团队岗位津贴、住房津贴、科研补助等扶持经费最高达425万元。同时,设岗单位为每位“漓江学者”及其科研创新团队提供不低于300万元的科研配套经费。这是桂林市设立的有史以来资助力度最大、含金量最高的人才激励制度,成功吸引了王立惠、卢有盟、孙希延等一批国家和自治区级科研项目落户桂林,并有望带动培养50—100名中青年科研技术骨干为中坚的高水平科研创新团队,建成一批富有桂林特色的研发中心、技术创新基地、成果推广基地和优势学科。2018年,以LED灯光创新研发与运用为主,LED绿色光源已经基本覆盖全国市场的桂林海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借助“漓江学者”研发团队,率先建成了国内先进的完整光电实验室、全自动LED封装生产线、全自动直插贴片生产线,收到良好经济和社会效益。“漓江学者”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教授孙希延带领团队,创建广西位置感知与位置服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以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在广西应用及东盟国际化应用为切入点,研制一批高水平的位置服务、导航测试、目标探测、新型传感网络设备和软件支撑平台,为北斗系统提供坚强的技术支持和保障。2019年1月,孙希延被选聘为“八桂学者”。
紧扣桂林工业振兴,实施“丹桂育才”计划,着力培养企事业单位的中高级人才,重点倾斜财税贡献大的民营企业。通过“项目+培养”的国际化交流、“名校+名企”的短期培训班、“名家讲坛+标杆游学”的分享讲座等多种方式,计划用3—5年时间,将一批中层人才培养成高层人才,优化桂林市人才队伍结构,形成品牌效应。据统计,2018年桂林市先后组织15期1226名企业高管赴阿里巴巴、京东、联想等企业,学习借鉴运营模式,吸收最新管理理念,与世界一流企业进行全球对标,实现自我提升。
同时,创新人才小高地建设模式,实行业务归口管理和项目化运作,在生物医药、电子信息、装备制造、文化旅游等领域建立8个人才小高地、28个项目,为桂林市重点产业和金融、规划等领域集聚一批高层次人才和团队。
创“优”保障服务打造留才用才“栖息地”
人才要引进来,还要留得住,让他们为桂林的经济社会发展发光发热,做好各类服务保障、营造良好宽松的事业环境是关键。
日前,桂林市高层次人才“一站式”服务大厅正式揭牌。针对不同领域、不同层次人才的服务需求,服务大厅通过实现资源整合、通道共用、信息共享、服务集成的多功能平台,构建起“一窗接件集中受理、线上线下互补互动、服务专员专线对接、协调联动多方保障、高效便捷全程服务”的特色服务体系。据了解,目前已完成40名高层次人才认定,并全程落实人才津贴、购房补贴等人才奖励政策。
与此同时,桂林市积极推行人才便捷服务“一卡通”。除了每年市四家班子领导定期对高层次人才的关心慰问外,桂林市通过整合职能部门20余项服务事项,打通人才服务壁垒,定制高层次人才就医、子女入学、免费进公园等多项服务集成的“人才绿卡”,以服务专窗、服务专网、服务专员、服务专议“四专联动”模式为保障,实现高层次人才持卡在全市“办事无忧”。
通过一系列人性化关护与服务措施,努力在全社会营造“爱惜人才、尊重人才、理解人才、依靠人才”的社会氛围,让桂林市人才队伍在桂林美丽山水间、在宽松环境里充分施展才华,在实现自身理想抱负的同时,全面助推桂林经济社会加快发展。
(本版图片均由市委组织部提供)
新闻推荐
全国巾帼文明岗、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支队证件受理大队:出入有境 服务无境
□本报记者陈娟在桂林公安,有这样一支队伍,主要由女性组成,多次获得全国、自治区和市级的各项荣誉,这支队伍就是桂林市公安局...
桂林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桂林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