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市实施“寻找桂林文化的力量,挖掘桂林文化的价值”战略以来,对靖江王城进行了拆围透墙等系列保护修缮工作,再现靖江王城的历史风韵。记者何平江摄
游客从靖江王城正阳门的城门洞下走过(记者唐侃摄
□本报记者张苑
历史是城市之根,文化是城市之魂。桂林的历史文化和城市繁荣,是从危峰兀立的独秀峰下兴起的。
桂林城中心,独秀峰脚下,围筑着一道斑驳的古城墙。古城墙内,“藏”着一座静谧巍然的明代王府。这里就是靖江王府遗址。在桂林山水环抱之中的它,古老深邃,风姿绰约。然而,这里承载的厚重文化,更胜于它优美的景致。
多年前,这道古城墙就像一道神奇的“时空之门”,隔离着两个截然不同的世界:城墙外是喧嚣的现代都市,城墙内是古韵悠悠的明代建筑。而近年来,随着桂林市委、市政府“寻找桂林文化的力量,挖掘桂林文化的价值”战略的实施,一系列有力举措相继展开,王府的灿烂文化遗产被挖掘出来并发扬光大;与昔日的王府交相辉映的古老东西巷重获“新生”;古城墙外的违章建筑被拆除,承载着厚重历史的古城墙亮相在世人面前,靖江王府遗址外的大片老街区实现“华丽蜕变”……
如今,古城墙内外的景致浑然一体,传承着桂林千年的“文化之魂”。
“阅尽王城知桂林”———聆听独秀峰下的悠悠古韵
“桂林山水甲天下,阅尽王城知桂林”———在桂林素来流传着这样的说法。自古以来,坐落于独秀峰下的王城(靖江王府)就是整个桂林城市的发祥地,这里被誉为“千年文脉,百年龙脉”,是桂林历史文化的典型代表。
靖江王府始建于明朝洪武五年(1372年),它的建造是桂林城市建设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它影响了桂林城市格局数百年。这里之所以被称为“靖江王府”,因它是明代特殊藩王靖江王的府邸。
华南理工大学博士、桂林人林哲在其所著《桂林靖江王府》中曾这样形容明代藩王府与京都的关系———“它们(藩王府)之于京都,宛若黑夜里群星拱卫着明月,靖江王府就是其中的一颗星辰。”
据历史专家介绍,靖江王是明朝一个规制特别的藩王,与明代数以千计的郡王在政治、经济待遇上存在很大的差别,在许多方面享受了相当于亲王级别,或低于亲王、高于郡王的特殊待遇。《明史》记载为“禄视郡王,官属亲王之半”,现也有不少学者认为,靖江王为旁支亲王。
1376年至1650年近280年间,共有14位靖江藩王居于桂林,但他们并不掌管地方的政治经济大权,而是过着骄奢淫逸、养尊处优的“寄生”生活。然而,从另一个角度看,他们这种饮酒作乐、听曲赏舞、游山玩水、吟诗作赋的“清闲快乐”生活,在宗教、戏剧、诗词等方面对桂林文化的发展也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事实上,桂林独秀峰下深厚的历史文化还远不止于此。在独秀峰读书岩,可找到800年前南宋人王正功留下的“桂林山水甲天下”的摩崖石刻真迹,“桂林山水甲天下”这一千古名句就是从这里开始的。桂林群峰环列,独秀峰为万山之尊,也是桂林的龙脉所在。
说起独秀峰下的古城墙、明王府遗址、石碑石刻,许多老桂林人肚子里都有“一箩筐”的故事传说。而翻阅历史资料,考据那一段段文字、一个个实物,更能见证这里承载的上千年的厚重文化。
“桂林独秀峰下,历来就是广西军事、经济、文化交汇之地。独秀峰下的文化不仅仅是以靖江王府而闻名,事实上,这里1000多年来,一直是桂林乃至广西的文脉中心。”曾任职于广西师范大学历史系的老教授钱宗范对独秀峰下的文脉历史颇有研究,他津津乐道地讲述了一个个“独秀峰下”的掌故:
据介绍,历史上桂林城中心就在靖江王府遗址。早在南朝刘宋时期,著名文学家、始安太守颜延之开辟了独秀峰山麓的一个岩洞为读书岩,成为桂林历代发展文化教育、鼓励学子发奋学习之胜迹。
唐代大历年间,桂管观察使李昌巙在独秀峰下创办府学,桂州(即桂林)文风日兴。
宋朝时,独秀峰南麓建了五咏堂,汇聚了众多文人墨客的笔迹。据考证,最早刻于独秀峰下的“桂林山水甲天下”就出自南宋时期的文人王正功之手。
元朝时,元顺帝当太子时曾居住在独秀峰山麓大园寺,他登基后将潜邸改建为万寿殿。
明朝时,明太祖朱元璋封其侄孙朱守谦为靖江王,并在独秀峰下为其建造藩王府,靖江王府由此得名。自朱守谦以后,靖江王府共经历了11代14位靖江王,历时280年。
清初,原靖江王府改为定南王府。农民军李定国攻占桂林时,定南王孔有德焚毁王府。到康熙年间,这里建成了广西举行乡试的贡院,陈继昌、龙启瑞、陈宏谋都曾在这里参加科举考试。
1921年,孙中山策划北伐,在这里设大本营。
新中国成立前,这里还曾是广西省政府的所在地。新中国成立后,广西师范学院(广西师范大学前身)在此办学。
今天,这里已成为一个集教育、旅游、文物保护于一体的“文化基地”,是整个桂林历史文化精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呵护王城根下的“城市记忆”———昔日王府老街今朝再现生机
历代兴衰、人事沉浮,岁月无情、兵火销侵。今天的独秀峰下,只留下斑驳的古城墙、古老的石阶、精致的石碑石刻,以及无数诗文和故事,向人们诉说着历史的沧桑。
多年来,在桂林迅猛的现代化城市进程中,许多历史遗存渐渐消失,而靖江王府是幸运的!它历经数百年的城市变迁,依旧卓然屹立。它是全国目前唯一保存完好的明代王府遗址。
1996年,靖江王府被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几十年来,不管桂林城市如何变迁,桂林人都如呵护瑰宝一样,呵护着这座城中之城。特别是2013年以来,桂林市倾力实施“寻找文化的力量,挖掘文化的价值”战略,把历史文化传承、保护、利用与旅游、生态有机融合,让桂林历史文化焕发出新的魅力和光彩。
2012年,《桂林国际旅游胜地建设发展规划纲要》获国家发改委批复。之后,桂林王城片区修缮改造工程正式提上了日程。本着“尊重历史、还原历史、文商并重、福泽居民”的原则,桂林启动了王城历史文化街区改造项目,通过做足正阳东西巷改造、滨江路滨水生态广场等文章,再现王城历史文化地段的辉煌历史。如今,随着几大项目的相继竣工,靖江王府一带呈现出了历史文化与现代元素巧妙结合、闹中有静的景象。
提到王城历史文化街区改造,王城脚下的东西巷修缮工程可谓第一个“大手笔”。
如果说,屹立于独秀峰下的靖江王府承载了桂林千百年的王府文化历史,那么,坐落于靖江王府正阳门前的东西巷,就像一部“时光收录机”,收录了老桂林的市井生活风貌,也见证了桂林城自唐代武德年间建城以来近1400年的历史兴衰。正阳东西巷是桂林明清时期遗留下的唯一一片历史街巷,鼎盛时还有“青龙白虎宝地”之美誉。然而伴随着城市的变迁,破旧衰败的东西巷成为了城市的“百衲衣”。2013年以来,随着桂林国际旅游胜地建设的深入推进,王城片区修缮改造工程的启动,东西巷迎来了新生。
2013年8月,正阳东西巷保护修缮整治改造项目正式启动。2016年4月26日,经过2年多的精心施工建设,正阳东巷如凤凰涅槃般重生。如今,修缮一新的东巷历史文化街区已经成为这座以山水闻名于世的城市最亮丽的地标和名片。这里几乎每天都伴随着各种各样丰富多彩的活动:传统与时尚相结合的精彩舞台演出、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展示、“穿越古今”的街区主题情景展演……丰富的现场活动将文化与旅游、艺术与商业完美结合,这与靖江王府的厚重历史相呼应,展现出桂林文化的独特魅力。
近年来,桂林对靖江王府的保护和挖掘还远不止这些。从2015年开始,一场旨在保护传承历史文化,提升城市形象,打造靖江王府新景观的战役悄然打响。
2015年4月,“拆围透墙”行动在靖江王府外拉开大幕。当时,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赵乐秦指出,靖江王府是桂林作为全国第一批历史文化名城最显著的标志,文化积淀十分深厚,历史地位十分重要。对王府进行拆围透墙,是“寻找桂林文化的力量,挖掘桂林文化的价值”的有力举措,既能有效疏解提升老城,改善周边居民生活环境,又是一项城市改造工程、文化工程和民生工程。在之后的短短几个月时间里,靖江王府外的违章建筑被全部拆除,承载千年文化的古城墙开始显露出来。拆围透墙后,靖江王府的空间立体感得到了有效显现,与改造后的东西巷和重建的逍遥楼构成桂林历史文化集中展示区,成为历史文化旅游新项目,并进一步丰富了桂林旅游文化内涵。
2016年5月,靖江王府片区历史文化旅游休闲街区改造提升项目正式启动。项目规划为王城片区道路合围形成的50公顷城市空间,具体以王府城墙为界,东至滨江路,南至解放东路,西至中山中路,北至凤北路。建设内容包括:王城片区周边立面改造工程,西巷改造工程,凤北路、中华路等市政基础设施改造工程,园林景观建设工程,片区夜景亮化工程等,总投资约3.8亿元。项目完成后,将呈现独具特色的明清建筑风格,为市民和游客提供一个具有丰富历史文化内涵的旅游休闲商圈。
一砖一瓦的修缮改造、一草一木的精心呵护,桂林王城根下的“城市记忆”,在历经千百年的沧桑风云后,如今再度焕发荣光。
穿越千年的传承———“王府文化”大放异彩
古城墙外,昔日老街区实现“华丽蜕变”;古城墙内,穿越千年的文化精髓被深度挖掘和传承。
近年来,伴随桂林“寻找文化的力量,挖掘文化的价值”战略的实施,全市各地散落的文化遗存被挖掘梳理,串成“文化珍珠链”,进行传承与弘扬。桂林彩色拓印技艺———王府秘拓是近年来挖掘弘扬桂林靖江王府文化、摩崖石刻文化的典型代表。
2017年央视春晚的大舞台上,桂林以惊艳的面貌呈现在全球华人面前。而在这台晚会上,最能以文化的力量打动人心,展现“山水桂林、文化桂林”的,便是桂林靖江王府秘拓“五福送吉”———16幅5个不同形态的“福”字拓片作为舞台背景,向全国乃至全世界观众送上春节祝福。
桂林彩色拓印技艺———“王府秘拓”,是在传统碑拓技艺基础上衍生的一种独特拓印技艺。明靖江王酷爱金石书画,王府匠户依靖江王的艺术审美,将盛行的彩瓷色彩运用于国画上色技法,融入制拓工艺,形成了独特的拓印技艺,世人称为“王府秘拓”。2015年“王府秘拓”入选桂林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并正式命名为桂林彩色拓印技艺。此后,桂林人将这项“非遗”视为珍宝,并努力将其传承和弘扬。
2015年,桂林“王府秘拓”还被中央电视台CCTV3综艺盛典“这箱有礼”栏目选中,作为送给表演嘉宾的礼物;2016年11月,“王府秘拓”在由冯小刚执导拍摄的电影《我不是潘金莲》中亮相,随着这部电影在全国公映并参加各种国际电影节,桂林历史文化以新的形式走向世界,得到广泛的宣传和弘扬;2017年,“王府秘拓”又亮相央视春晚;2018年8月,由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主办的“遍行天下·心仪广西”2018广西文化旅游推介会在纽约联合国总部举行,“王府秘拓”作为桂林的“城意”之礼亮相,向全世界人民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传递中国匠人的巧手匠心……
如今,靖江王府内专门建有一座“非物质文化遗产体验馆”,游客在拓师的带领下,学习使用王府秘拓技艺,拓出一个个福字、寿字,从中感受王府秘拓“绝无仅有”的文化价值和自制拓印的收藏意义,传播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
除此之外,为了更好地挖掘和传承靖江王府的文化精髓,近年来,桂林还在靖江王府内开设了广西科举文化陈列馆,并斥资千万打造了“靖江王府博物馆”等,让“王府文化”在桂林的青山绿水间绽放出美妙的光彩。
保护遗存、修缮旧址、传承文化……桂林人对王城片区历史文化的精心呵护,让独秀峰下穿越千年的桂林文脉代代相承,绵绵不息。
眼下,走进满城桂花飘香的桂林城,站在穿越千年的王府城墙上,靖江王府明黄正红的建筑依旧芳华不逝,明代地理学家徐霞客在桂林一直未能如愿登上的独秀峰,历经岁月蹉跎后伟岸依然。站在靖江王府庄严的大门前,来自五湖四海的游客像明代的朱王爷一样,不远万里来到这座历史文化名城。在青石板铺就的西华里,你可以感受到韩愈笔下的“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的美景。在靖江王府里,你可以感受到台湾巡抚唐景崧的桂剧情怀,也可以在国父孙中山栽种的小叶榕下留影。最重要的是,你可以细细聆听桂林奋进发展的时代回音!
新闻推荐
本报讯(通讯员梁萝玲秦时敏)近日,市民尹女士来到七星区人民法院执行综合服务中心,称其购买的房屋被该院查封,迟迟未能办理...
桂林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桂林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