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过去的中秋小长假,漓江迎来了一年之中的又一个旅游小高峰。蓝天碧水间,游人如织。被誉为“全球最美河流”之一的漓江,因旅游而兴。之前已维持了30多年的漓江管理模式,曾让漓江管理陷入僵局。
从提出“三统一”为原则的改革思路到漓江生态环境综合整治、漓江游船的提档升级、四级网格联动协同执法……一系列的改革取得了实质性突破,实现了漓江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三提升。可以说,漓江管理体制的改革,桂林成功打造了可推广复制的“桂林经验”。
1
变“九龙治水”为“三个统一”
桂林漓江风景名胜区规划面积1159.4平方公里,涉及4县6城区,27个乡(镇、街道)、140个村(居)委,居住人口29.13万人。管辖范围之广,涉及利益之多,可想而知。“大家都想把漓江管好,但职权都有限,导致的结果就是‘九龙治水\’。”漓江风景名胜区管理委员会相关负责人对当时漓江的管理情况记忆犹新。据不完全统计,曾经多达20多个部门对漓江“齐抓共管”,让漓江管理常常陷入僵局,比如漓江的船舶污染属于海事部门管辖,但也归环保部门管理;在漓江沿岸开河口、挖沙取土等行为,除了归水利部门管,国土资源部门也“有份”。对于漓江治理,各有关部门和管辖单位采取了一次又一次的联合专项整治行动,但收效甚微。“九龙治水水却无”,这是多年来漓江管理体制的真实写照。
如何形成一个高效统一的管理机构,集中一个拳头,更加科学地保护漓江,是所有漓江管理者的共同心愿,也是市委、市政府关心的大事。2013年4月8日,履新桂林不久的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赵乐秦从竹江客运码头登上漓江游船,沿途查看漓江风景名胜区保护情况。面对如何提升漓江管理经营水平的问题,赵乐秦提出“三个统一”新思路新要求:一要统一管理,当务之急是成立高层次、强有力、职能明确的漓江风景名胜区管理委员会;二要统一经营,按照“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统一经营”的原则,由漓江风景名胜区管理委员会尽快制定经营标准,设置合理容量,分级分档分层次多元化差异化经营,提升漓江风景名胜区旅游服务质量;三要统筹各方利益,遵循“人、地、资源和谐统一”的原则,通过制定科学合理的利益分配方案,兼顾漓江沿岸百姓、游客、经营企业、政府等各方利益。
一场以“三统”为原则的漓江管理体制改革,正式吹响号角。2013年5月30日,经国务院同意,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正式批复了《桂林漓江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2013—2025)》,对漓江景区的保护和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2015年4月,漓江风景名胜区工委、管委会正式挂牌成立,漓江有了正式的“新管家”。随着相关委托执法文书顺利签订,结束了多头执法乱象,漓江迎来了一个岸绿江清的新时代。
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下,漓江风景名胜区工委、管委会成立后,在漓江两岸刮起了一股改革的旋风,采取多方联动和水陆空“打、疏、防”一体化措施,严厉打击了漓江流域乱建、乱挖、乱养、乱经营“四乱”行为,肃清了种种乱象。随着漓江管理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百姓们见证了一个又一个翻天覆地的变化。
2
“四网联动”建“四化”打“四乱”
漓江风景名胜区水域及沿岸长期以来积累形成了很多历史遗留的“四乱一脏”问题,乱建、乱挖、乱养、乱经营、环境卫生脏等破坏漓江生态环境和旅游秩序的问题形势严峻。2016年7月以来,通过强化执法保护,构建了建“四化”打“四乱”的综合执法保护体系,重拳出击,用前所未有的力度开展漓江流域环境综合整治。
所谓的四化指的是“保护管理责任网格化”“综合执法联动协同化”“执法监管信息化”和“执法保护制度化”。具体地说,就是建立健全了“市、县(区)、乡镇(街道)、村(居)委”构建四级网格化责任管理体系,落实了属地责任,按照“管理更严、执法更硬”的总要求,实现对风景名胜区的全域监管。一级网格为漓江风景名胜区全域范围,由漓管委履行监管责任;二级网格10个,责任主体为县区人民政府;三级网格27个,责任主体为乡(镇)人民政府;四级网格140个,责任主体为村(居)委。
另外,在市、县(区)、乡(镇)成立了相应的漓管机构和执法队伍。同时建立了发函督办、现场督办、上报督办、问责督办的“四办”巡查督查工作机制。形成了“属地负责、网格联动、部门协同、四办推进”的联动协同综合执法工作机制。
同时,建立漓江风景名胜区“水、陆、空”立体的信息化综合监管体系,陆上定点驻守巡查、视频监控;水域快艇、执法船巡逻巡查及视频监控;空中利用无人机和遥感监测监控。
为了推进整治效果,还要将市、县(区)、乡镇(街道)、村(居)委四级网格和市、县(区)相关职能部门的漓江生态保护和执法监管工作纳入市级层面的绩效考核,年初签订漓江保护责任状,年终进行考评,建立奖惩及问责机制。
“网格化管理的好处在于,监管责任层层落实,确保了漓江生态保护落到实处。我们相信,随着漓江生态补偿机制的进一步健全,漓江管理将进入一个更科学、更长效的发展阶段。”市漓江风景名胜区工委、管委会相关负责人说。
3
游船升级:30年来规模最大的“大换血”
“现在游览漓江坐的星级游船比过去的游船好不知道多少倍,真皮沙发、座椅宽敞,还有干净卫生的美食。”9月22日,坐上了游览漓江的游船,来自湖南的游客吕先生在朋友圈上赞叹了一番。吕先生告诉记者,十多年前,因为开会他来过一次桂林。他特意利用开会间隙去游了漓江,可那一次的经历让吕先生不那么开心,且不说游船没那么高端大气上档次,船上甚至还有“移动厨房”。“我们在看风景,船的另一边就在架着锅炒菜,有时候油烟熏得眼睛都睁不开,我觉得特别不环保。”吕先生说道。
多年来,漓江游船上“移动厨房”不仅污染漓江,也被不少游客和市民诟病。但由于游船的航务管理隶属交通部门,游船票务管理属于财政系统,游客的团队管理又属于旅游系统,而游船分属不同的企业,游船的管理和升级一直是个难题。
“改造升级后,要达到一艘游船就是一个景点的效果。”2015年5月7日,赵乐秦来到漓江风景名胜区工委、管委会调研,对漓江游船改造升级做了具体要求。赵乐秦说,要对漓江游船推行星级评定标准,三星级、四星级、五星级游船要按照一定比例合理配备。游船不是单纯的运输工具,要继续坚持限量化管理和公司化运作,整合游船企业,走集约化、集团化发展之路。
游船管理和升级看似简单,但要实现限量化管理等要求,需要在“统一经营”上下功夫。在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推动下,2015年开始,漓江风景名胜区工委、管委会出台了《游船星级评定办法》,通过统一票价、淘汰老旧游船、游船提档改造、统一配餐改革等工作,将漓江精华段的游船进行了30年来规模最大的“大换血”,并解决了长期存在的在游船上烹调等问题。
截至目前,漓江精华段原有166艘老旧游船中具有改造价值的82艘全部完成提档升级,新增星级游船均为全新建造。新建星级游船注重节能环保的动力系统改造,取消船上烹调,漓江游船生态和旅游品质明显提升。截至目前,投入运营的漓江三、四、五星级游船已达114艘。对焕然一新的星级游船,游客总体满意度达到92.68%。
此外,桂林市还积极推进游船经营企业整合。漓江城市段由原有7家企业整合成2家,涉及大小股东近千人的民营私营企业完成整合,结束了“小、散、乱、弱”的局面,漓江精华段游船经营企业整合重组工作也在加快推进。漓江旅游向规模化、集团化发展,旅游服务品质明显提升。
过去,每到旅游旺季,漓江上就出现游船首尾相接的情况,也被不少游客诟病。对此,桂林市打破漓江传统游览模式,推行分时游、分段游、分级游、分形游的“四分”游览新模式,也缓解了游船过于集中的问题。
“我从事导游10多年了,从没见过漓江游船这么美,每个游客都对它赞不绝口,每次站在船上介绍风景时,我都特别骄傲。我为市委、市政府的这项工作点赞。”导游廖玉珍说。记者庄盈
新闻推荐
创新桂林菜惹得试吃团食指大动品味亲手制作的乐趣不分季节,不分时间,桂林人每天都想嗦碗粉经过前几期好评如潮的试吃,“城通...
桂林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桂林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