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79座坟已迁出靖江王陵,剩余13座无主坟亟待迁移
■尧山周边“散埋乱葬”将分三批进行改造,首批结束后,第二批将适时启动
□本报记者景碧锋
“从3月15日至6月15日,第六代靖江王端懿王陵等11座王陵区内‘散埋乱葬\’的民坟必须完成迁移。否则将视为无主坟依法处理。”自3月15日市人民政府发布“关于靖江王陵遗址重点保护范围内民坟迁移”的通告以来,引发了市民的广泛关注。
9月11日,记者从市靖江王陵文物管理处主任秦彬处了解到,此次民坟迁移的范围主要包括端懿王陵内陵墙和迁坟工作通道内的民坟以及其他王陵遗址本体内的民坟。目前,迁移范围内的679座坟已全部迁出靖江王陵陵区,剩余13座无主坟亟待迁移。
秦彬希望通过媒体呼吁:凡在迁移范围内有坟冢的人家,看到报道后,尽快到靖江王陵文物管理处迁坟办公室办理迁移事宜;否则,将视为无主坟依法处理。
9月11日下午,记者在位于挂子山被民坟包围的端懿王陵现场看到,3月份被标记为首批需要迁移的民坟除13座未联系上坟主人家的坟冢外,其余均已迁移。
记者了解到,端懿王陵内陵墙和迁坟工作通道内的民坟迁移后,随即进行征地、考古发掘清理,进行遗址公园建设。
“从3月15日至6月15日,前来咨询察看迁坟的人络绎不绝,基本上大多数人在6月15日前都办妥了相关的迁坟事宜。”迁坟办公室工作人员钟嘉瑞告诉记者。今年清明节期间,记者到位于尧山脚下端懿王陵内的迁坟办公室采访,见前来咨询的市民络绎不绝。相关工作人员利用周六周日时间加班加点,帮助市民办理相关迁坟事宜。
从靖江王陵陵区内迁出的坟墓,按照统一安排,整体被迁往天赐园或其他非禁止范围内进行安葬。9月11日下午,记者在天赐园公墓现场看到,在一蔸蔸柏树掩映下,被迁移到这里的625穴坟冢静卧墓园内。
记者从市政相关部门了解到,为配合“靖江王陵”国家大遗址公园的建设和尧山片区对“散埋乱葬”的整治,尧山周边“散埋乱葬”的情况将分三批进行改造,此次迁移的坟墓为首批改造;在建设大遗址公园的前提下,尧山周边11个王陵公园以及文物遗址范围内其他散埋乱葬的坟冢,被确定为第二批改造的范畴,在首批迁移完成后将适时启动改造;第三批改造的范围为靖江王陵外围的数万座“散埋乱葬”的坟冢,采取平坟头、卧碑、植绿等措施,加快尧山周边环境及“散埋乱葬”的整治。
2016年2月24日,民政部等九部门联合发布《关于推行节地生态安葬的指导意见》,这是国家在殡葬领域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首个专门性文件。“今后,桂林将加强殡葬管理,公墓建设,大力推进花葬、树葬,实现殡葬的规范化管理,推进尧山周边‘散埋乱葬\’及环境的综合整治,促进大遗址公园建设的顺利推进。”市殡葬管理处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新闻推荐
9月14日,赵乐秦(前排右三)来到靖江王城片区调研,了解正阳西巷改造以及整个靖江王城片区改造提升项目工作进展情况。记者何...
桂林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桂林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