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火车站的工作人员抬着梁倍源上台阶。
亲人和朋友挥手送别梁倍源。
桂林火车站的工作人员为梁倍源一行开绿灯,简化入站手续,提供各种帮助。
梁倍源与同样乘坐轮椅的德国少年奥斯卡在车站巧遇,很快成了朋友。他们将乘同一趟动车去北京。
梁倍源与德国少年奥斯卡用英语交流。
桂林火车站的工作人员找到当次动车列车长,请他帮助梁倍源和德国少年一家坐在一起,方便交流。
□本报记者唐艳兰何平江文/摄
人生就是一场旅行。18岁的桂林残疾小伙梁倍源,昨天坐上了开往北京的高铁,开启了人生的新旅程。
16年前,梁倍源被确诊为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症,双腿无法行走,双臂无力,生活难以自理。妈妈、舅舅背着他上学,同学们背着他上课,他忍着病痛的折磨,坚持边治疗边学习。梁倍源从小学到高中,学习成绩优异,中考取得6A;今年高考,他以理科638分的好成绩被中央财经大学商学院工商管理专业录取。本报记者以《我会倾尽全力,让他多读一天书》为题,对梁倍源的妈妈白文英及同学背他上学的故事进行了报道(见《桂林日报》7月24日第四版)。
4日上午,桂林市、象山区残联的工作人员协助梁倍源一家人乘车赴京。在桂林火车站,铁路工作人员也为这个坚强的小伙一路开了绿灯,抬着轮椅送上动车。
凑巧的是,在车站候车时,梁倍源遇到了同样坐在轮椅上的德国少年奥斯卡。奥斯卡在母亲的陪伴下,坐着轮椅游历中国,在桂林停留了将近一个星期,下一站的目的地也是北京。两个即将同行的少年打破沉默,用英语交流起来。桂林火车站的工作人员找到列车长,请他帮助两家人把座位调在一起,并尽量保证座椅宽敞舒适一些,方便他们在旅程中作伴交流。
梁倍源的妈妈白文英说,到北京有朋友来接他们,也可以帮助德国少年顺利出站。她特别欣慰地说:“倍源开启了新的人生旅程,还交上了第一个新朋友。”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周绍瑜今年上半年,桂林市着力深化改革,提升经济运行质量效益,全市经济保持平稳运行,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升级。其中...
桂林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桂林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