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周绍瑜
今年上半年,桂林市着力深化改革,提升经济运行质量效益,全市经济保持平稳运行,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升级。其中,三次产业分别增长3.5%、3.7%、10.6%,三产增速连续13个季度高于工业增速。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上半年全市经济稳中有难、稳中有忧,经济运行面临着工业增速下滑、服务业快速增长后劲不足、稳定农业生产难度加大等问题。当前,全市各级各部门正积极贯彻落实全市年中工作会议暨县域经济发展、乡村振兴推进大会精神,通过推动以旅游业为龙头的服务业提质增效、工业高质量发展,下大力气壮大发展新动能,加快传统产业“二次创业”,扎实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抓项目抓园区加快工业高质量发展
上半年,全市工业投资增长48.8%,技改投资增长25.2%。产业创新驱动力增强,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10.2%,电子信息、大数据、智能制造等产业快速发展。绿色制造体系加速推进,桂林经开区成为全区唯一的国家级绿色园区,燕京漓泉、南药、君泰福、福达4家企业被认定为自治区绿色工厂。同时,桂林市成功引进深科技等华为上下游企业,华为、比亚迪、复星、中国中药等一批大企业大项目带动了上下游产业链培育和现有企业提质增效,有力推动了桂林的产业发展。
按照全市工业高质量发展暨深化改革优化营商环境大会的部署要求,全力加快工业高质量发展,确保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以上。下半年,全市各级各部门将聚焦工业发展主要问题,稳总量、促增量,在狠抓项目建设、园区建设、创新能力等方面发力,确保完成全年目标任务,加快全市工业高质量发展。
在狠抓重点企业帮扶和重点项目建设方面,支持力源粮油、莱茵生物等重点企业做大主业;引导国际线缆、君泰福、优利特等强优企业持续推进产品升级,着力打造一批“桂林制造”知名品牌;加快推进华为信息生态产业合作区、比亚迪产业基地、广西汽车集团新能源汽车、八加一医药、福达大型曲轴、溢达九美桥时尚园、南药三期等项目建设;推动中国中药(桂林)产业园、深科技桂林生产基地等项目尽快开工建设;抓好平钢、康密劳、三花酒厂等技改项目建设;重点推进苏桥无水港、平乐珠子洲物流园、高铁经济产业园仓储物流园等项目建设,努力降低企业物流成本。加快特色产业园区建设,重点推进经开区罗汉果产业特色小镇、桂电花江慧谷电子信息创业产业园、高铁产业园智慧产业园以及各县区小微企业创业园、农民工创业园建设,加快打造新的经济增长点;加快腾讯等众创空间的建设,力争全年培育自治区技术创新平台3家以上、市级技术创新平台5家以上。
抓农业供给侧改革培育发展优势特色产业
今年以来,桂林市农业经济运行情况向好发展,积极培育特色优势产业,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抓好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创建、休闲农业示范点和星级创建,促进休闲农业提质升级,推进区域公用品牌建设,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全市累计建成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74家,农民专业合作社5890家,家庭农场635家。
下半年,桂林市将在乡村特色产业、项目建设、试点示范区建设等方面发力,统筹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促进农业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下转第二版)
新闻推荐
62天的暑期旺季结束,七月八月的桂林机场一片繁忙景象。这个暑期旺季,桂林机场接连创下吞吐量最高记录。自7月份,桂林机场创...
桂林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桂林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