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新闻 临桂新闻 阳朔新闻 灵川新闻 全州新闻 平乐新闻 兴安新闻 灌阳新闻 荔蒲新闻 资源新闻 永福新闻 龙胜新闻 恭城新闻
地方网 > 广西 > 桂林市 > 桂林新闻 > 正文

图书价格上涨 书店客流却不减实体书店多元化经营日趋成熟

来源:桂林晚报 2018-08-24 15:03   https://www.yybnet.net/

本地一家书店注重体验式消费,不仅有阅读区,还会举办读书会,销售文创产品。

从去年开始,纸价上涨一直是热门话题。数据显示,2017年以来,每吨纸张价格较以往上涨2000-3000元不等,遇上纸张原材料供应淡季,有些纸张价格涨幅更高。

另据媒体报道,从去年下半年开始,海豚传媒、译林出版社、新经典等多家出版机构就已迈出了图书调价的脚步,图书平均涨幅为20%至30%。

如今还是暑假图书市场旺季,桂林的新书价格涨了吗?书价上涨对桂林书店有何影响?实体书店又是如何应对的呢?

1

新书价格普涨

今年图书涨幅有多厉害?根据此前发布的《2018上半年中国图书零售市场趋势和特点》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显示,2012年新书平均定价52元,2017年是75.62元,比2016年增加3元。今年上半年新书平均定价为88元,在2017年的水平上上涨近13元。

近日,记者走访了本地多家实体书店发现,如今新书价格上涨已经是一种趋势,虽然新书每年都会有一定程度涨幅,但今年的涨幅特别大。

翊武路上一家书店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新书一般都是在岁末年初调价,受到纸价上涨影响,去年年底开始,书店新书的整体涨幅接近30%。“涨幅十分明显,一些客人也向我们反映了这个情况,但是都是出版社定价,没办法,就连卖废纸的价格从原来的两三毛一斤,涨到现在的八毛或者一块一斤。”

在工作人员的引导下,记者翻看了两本页数差不多的文学词集,一本2016年8月的精装版,售价42元;另一本2018年5月出版的平装版卖到了60元。而另一家出版社出版的两本小说,一本是2018年8月出版的,售价68元;而另一本2017年10月出版的售价60元,同样是精装版的,去年那本书的页数还多于今年。

“今年的很多杂志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上涨。”该工作人员说,比如《中华遗产》,去年的售价是每本20元,今年就涨到了每本30元,而《读者》,今年7月份以前的售价还是每本6元,从8月份开始每本就涨到了9元。

桂林书城的工作人员也表示,每年新书调价是正常现象,但今年涨幅明显高于往年。“据粗略估计,今年书城新书的价格比去年上涨了15%左右,出版社涨价的方法一般都是重新印刷新版,比如今年印刷的新版《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零售价格就比去年上涨了30多元。”

2

部分消费转向网上

记者从桂林书城了解到,图书价格上涨对于图书的销量是否有影响主要取决于图书的类型。

“我准备帮女儿买一本第七版《现代汉语词典》,家里有一本老版的,但老师推荐了最新版,所以还是决定买新的。”正在书店购书的温女士表示,与上一版相比,新版词典的价格贵了14元,若是在网上购买,新版词典的售价比定价便宜20多元。“但我还是想在书店买,怕在网上买到盗版的误导孩子就得不偿失了,一般教辅类的书籍我都不会图便宜网购,还是正规书店更信得过。”

桂林书城的工作人员介绍,书价提高后,对部分有“刚性需求”的图书影响不大,例如学生工具书等,而对于经济类、企业管理类、文史哲学类以及小说等一般图书的销量则有一定影响。“工具书即使涨价多数人也还是会购买,家长在这一方面通常比较舍得花钱,但如果是课外读物或是成人类书籍,不少人为了省钱就会在网上购买,或是到图书馆借阅。”

《报告》表明,大众零售渠道分成网络和实体书店。实体书店近几年一直保持在350亿元之间的规模上下浮动,网络书店的增幅非常高,今年上半年的增速保持在20%以上。由此可见,通过网络购书的读者不在少数。

市民蔡先生很喜欢阅读,但他很少去实体店买书。“我平时看小说和成功、励志类的书籍比较多,但不管是世界名著还是当下的畅销书籍,基本都在网上买。”

他告诉记者,有些书籍他会先去实体店翻阅,了解图书的基本内容,随后再上网买,而自己上网购书的原因主要就是因为网上价格更便宜。“现在随便一本小说的定价都要三四十块,六七十块的书也不少见,大多数实体书店都是原价出售,而网上购书的折扣基本都能有6折,每本书都能便宜十几二十块,要是买得多省的钱就更多。”

3

书店客流并未减少

记者在走访中发现,虽然一些消费者看重网上折扣,把买书主要阵地转移到了网络,但实体书店的客流量依然不小。

正在书城免费休息区看书的小黎表示,如今他正在放暑假,只要一有时间,就会来这里看书。“只要是打开过的书,都能在这里免费阅读,这些座位每天都是满的,需要抓住时机才能抢到,如果没有位置就只能在书架旁边找地方看了。”

桂林书城的相关负责人颜先生表示,图书是全国统一定价的,桂林的工资水平并不算高,所以书价上涨对销量肯定有一定影响。但是桂林也有自己的特点,很多人愿意在文化消费上花钱,而且市民对图书的需求是年年增长的,所以并没有感觉客流量有减少。

“报告”显示,2007年到2017年十年间,整个图书零售市场是稳步增长的。2017年,图书零售市场同比增长14.55%,码洋(图书出版发行部门用于指全部图书定价总额的词语,就是指图书的原价与册数的乘积)达803.2亿元。今年上半年的增幅有所回落,但仍在10%以上。

除了图书需求的增长,到书店只是来看书而不买书的客人,也为实体书店带来了人气。“现在很多实体书店的阅读区都是收费,或者点饮料、买书后才能坐下阅读,而书城的读书区是免费的,暑假的客流量反而越来越多。”

众目书店的老板唐先生告诉记者,去年书店新装修后,开设了水吧,市民任意消费就可以在阅读区看店里已经打开的书籍,如果不消费也可以坐在店里和店外的免费区。“阅读区有8个座位,免费区有7个座位,图书涨价确实对客流量没有影响。”

4

书店经营多元化

在走访过程中记者发现,如今大多数书店不仅仅出售图书,还会设置书吧或消费区等区域并出售饮品、文创产品等,这种集消费、休闲、娱乐为一体的新形式也为传统书店带来了不少客人。

唐先生表示,十几年前,为了适应当时的市场,书店既能买书,也能租书。近两年,受到网络冲击,书店便转型为独立书店,除了售书之外,还设有消费区,为了让读者有更好的参与体验,书店还会举办各类读书会或书友交流会,以吸引更多的读者到店。

“我们从去年4月开始办读书会,对某本书有见解、想要和别人分享的读者都可以来交流,或是针对某个主题举办读书会,到目前为止我们已经举办了30多场读书会,平均每个月都有2到3场,都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唐先生说。

此外,书店今年也开始出售文创产品,例如手工笔记本、书签、明信片等。“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营业额比去年同期稍有上涨,其中图书占八成,其余则是饮品和文创产品。”

在颜先生看来,书店向多元化发展也会成为一种趋势,据了解,桂林书城除了在每一层设有读书区之外,今年也新开设了美术馆。“之后书城也会进行升级改造,力求打造更好、更舒适的阅读环境,让读者有更好的阅读体验。”

他表示,除了举办文化体验活动之外,书城也积极与学校、部队、社区、厂矿企业等共同举办阅读推广活动。“现在图书的价格越来越贵,我们也会有优惠、买赠活动,加上推广活动吸引消费者,以便应对这种情况。”

记者林扬唐霁云文/摄

新闻推荐

南国城报 居桂林

国内统一刊号南国城报副总编辑居桂林特约顾问副总编辑编辑部主任摄影部主任CN45-0042陈永海申应林张华翁兆云覃怡方凡本...

桂林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桂林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图书价格上涨 书店客流却不减实体书店多元化经营日趋成熟)
频道推荐
  • 硬地上铺砂子种草植树业主质疑小区绿化造假 事发柳州市颐和家园小区,林业园林部门称不符合绿化规范已叫停施工
  • 钦州港海关与钦州港同频共振10年 建设国际一流港口 打造对外开放高地
  • 万亩茶山变“金山”
  • 产业旺 乡村兴
  • 容县群众体育 风景这边独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