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陈娟)7月19日,记者从重点工业企业(培育企业)运行分析及困难问题协调会获悉,市区燕京(漓泉)啤酒、国际线缆、智神等17家重点企业(培育企业)今年上半年工业总产值达106.19亿元,占城区工业总产值的43.8%,同比增长23.2%。
会上,市工信委汇报了上半年桂林市重点工业企业运行情况、企业反映问题协调解决情况;部分企业汇报了目前生产经营情况和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就企业提出的问题,相关单位提出了解决方案。
数据显示,2017年,市区14家产值5亿元以上重点工业企业及3家培育企业实现总产值183.06亿元,占城区工业总产值的39.5%。今年1—6月,这17家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106.19亿元,占城区工业总产值的43.8%,同比增长23.2%,增幅高于全市规模工业总产值增幅15.2个百分点,高于城区工业总产值增幅15个百分点。其中,增速超过12%的有10家。2018年,力争3家培育企业实现产值超5亿元;17家企业累计产值超200亿元,新增量达40亿元左右。
会议强调,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坚定不移地实施工业强市战略,全力重振工业雄风,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和举措,为工业经济发展奠定了基础,创造了条件。无论是政府部门还是工业企业,都要切实增强加快发展的责任感、紧迫感、使命感,狠抓工业高质量发展,努力实现工业经济质量与速度的双提升。市直相关部门要大力支持重点工业企业的发展,特别是在解决企业发展用地、融资上市、人才支持、技术创新、市场开拓等方面,积极做好服务和指导工作。要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积极主动地尽最大努力帮助企业解决困难和问题。
张晓武、樊新鸿出席会议。
新闻推荐
营商环境就像一根扁担,一头担着城市的发展,一头担着企业的未来。它是一个地区加强对外沟通与联系、开展互动与交流、参与竞...
桂林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桂林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