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新闻 临桂新闻 阳朔新闻 灵川新闻 全州新闻 平乐新闻 兴安新闻 灌阳新闻 荔蒲新闻 资源新闻 永福新闻 龙胜新闻 恭城新闻
地方网 > 广西 > 桂林市 > 桂林新闻 > 正文

闲置物品二手交易平台越来越受年轻人欢迎二手交易 别让“划算”变“麻烦”

来源:桂林晚报 2018-07-19 12:17   https://www.yybnet.net/

近年来,随着消费升级以及电商火热,买卖“闲置物品”的二手电商平台迅速崛起,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年轻人作为闲置物品新消费主力的存在,使得二手闲置物品网上交易的接受程度逐步提升。但值得注意的是,闲置二手商品的网上交易,在让人感觉非常“划算”的同时,也经常会给人们带来一些小麻烦。

二手交易平台受年轻人欢迎

要说现在的二手交易平台到底多火,从漫天的电视广告、网络广告中就能得出结论。阿里巴巴、腾讯、京东等各电商巨头推出的相关平台让人眼花缭乱,比如闲鱼、转转、拍拍……

此前,央视财经曾经报道,截至2017年底,我国闲置物品交易规模已达5000亿元,预计2020年会达到万亿元。

而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今年对2003名受访者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81.4%的受访者在二手物品交易平台买卖过东西,近五成受访者消费在500-2000元。

小黄今年从桂林理工大学毕业,毕业季除了忙着拍毕业照,她最忙的就是把宿舍里一些带不走或者用不上的东西“闲鱼掉”。

她告诉记者,这个词的意思就是把东西挂到闲鱼上卖,而同宿舍其他舍友也基本是这样处理这些东西的。“虽然摆摊的方式更直接,但大夏天我宁愿在网上卖,而且价钱可能更高,买的人更多。毕业前,一些娃娃、包、衣服、鞋子、书大部分都卖掉了,所以离校时的包袱很轻。”

广西师范大学经济学博士贤成毅表示,二手交易体现出一种循环利用和理性消费的理念。如今二手交易平台火热,原来的物品主人可以让自己手中物品再次体现出价值。而在这些平台上,物品鉴定成本和交易成本也都比较低。“这类平台的使用主力军肯定是‘90后’甚至\‘00后’的年轻群体。”贤成毅说。

根据易观智库前段时间发布的《2018二手闲置物品交易平台专题分析》,中产以及“90后”甚至“00后”成为新消费主力人群,对消费观念、消费方式的引领作用巨大。而“闲鱼”用户中,24—30岁人群占比达到43.3%。这些新消费主力的存在,使二手闲置物品交易接受程度逐步提升。

“划算”是主要优势

记者了解到,大多数通过二手交易平台购买商品的人都是看中了二手商品的“便宜又划算”。

“90后”韦先生平时喜欢玩游戏。最近,他迷上了一种推理游戏,这种游戏类似于角色扮演,每个玩家都有自己的身份和剧本,最终,所有的玩家需要从自己和他人的故事中还原出整个事件的真相。

韦先生说,通常一套剧本里包含所有玩家的单人剧本、线索、流程手册等,如果是制作精良的剧本每套售价可以达到两三百元。“但是每个剧本玩过一次之后就不能再玩第二次,所以如果每个故事都买一套新剧本的话,花费很高,所以平时我都会购买二手剧本。”他告诉记者,二手剧本的价格便宜很多,5元钱就能买到几十本,“这些二手剧本通常都是电子版,需要自己打印出来,虽然没有精美的外观但并不影响游戏,还是非常划算的。”

刚刚大学毕业的小刘是外地人,在桂林租了房,受到自身经济条件的限制,她购买家具时选择了二手交易平台的同城交易。“我租的房不提供家具,所以床和衣柜都是我去闲鱼同城交易买的,总共才花了不到200元。虽然我自己找车去对方家拉走东西显得有些麻烦,但却可以直接验货。”

小刘表示,二手交易图的就是便宜,所以在其他方面就不能太挑剔。而像书本这类的东西可以循环利用,更适合买二手的,看完以后甚至还可以再卖出去。

市民杨女士也使用二手交易平台,但她基本上都是用来出售闲置物品。“我经常托在国外的朋友帮我买包,但是有些包买回来觉得不太实用,或是背了几次之后觉得不太好看,就会在网上卖出去。”她表示,由于自己出售的价格比专柜价低很多,因此不少人会咨询和购买。

部分市民遇到过“坑”

中国青年报的调查显示,62.7%的受访者认为二手物品交易平台存在安全隐患,在二手物品交易平台买卖二手手机和电脑最需要警惕上当受骗。

袁先生自认为是使用二手交易平台的老手,每次都会经过层层对比再下单,但他还是掉进了“坑”。

“我之前花500元在二手平台买了一台PSP游戏机,对方告诉我机子九成新,完全没有问题,我对比了一下价格就下单了。”袁先生说,拿到机子后看到确实很新,开机检查后就确认收货了,但玩了之后才发现,机子外观虽然新,但是电池用一下就提示电量不足,自己只能吃哑巴亏。

刘女士也遇到过此类问题,她之前在某二手交易网站花几十元购买了一些公务员考试资料。“对方的承诺是,东西寄过来之后,会隔一段时间从网上发一些最新资料给我,可是后来我问他为什么没更新时,却再也没收到回复,这种东西也根本无法投诉。”

不只是买家,就连卖家在出售二手商品时也会遇到“坑”。有种说法叫“到手刀”,主要表现为一些无良买家收到货后,以各种理由称货物与描述不符,提出退还部分款项,如果卖家不同意,买家就会申请客服介入,一些卖家怕退货后寄回来的商品有问题,便愿意打钱息事宁人。

蒋女士4月份去泰国买了一双品牌果冻鞋,回国穿了一次后觉得走路不跟脚,就挂到了二手交易网上。“这双鞋在国内专柜售价三百多元,但在国外买便宜不少,就按照买来的价格出售,没几天就被人买走了。”没想到,对方收到货后说鞋子有色差,上脚不好看,找了一大堆理由,让蒋女士退20元,否则就投诉。“就算她再把鞋寄回来我也不可能穿了,只能退20元给她。”

买二手商品要擦亮双眼

在进行二手商品交易时,怎么做才能尽可能避免被“坑”呢?

桂林市消费者协会的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互联网进行二手交易确实能方便大家处理闲置物品,但同时也存在很多隐患。

在这位负责人看来,目前二手交易入行门槛低,对卖家没有过多的资质审核,在监管上也存在一定不足。“二手市场鱼龙混杂,什么人都可以出售自己的闲置物品,而一旦出现问题,因为多半都是异地交易,而且取证也比较困难,所以买家维权存在一定难度,即使找到卖家所在地的执法部门,可能也很难处理。”

他建议,为了减少纠纷发生,身为卖家,应如实描述自己的二手商品,不提供虚假信息。而买家更应该要擦亮双眼,在购买商品之前先查看其他消费者对卖家的评论,以及卖家的诚信度、沟通态度等评分。

“消费者应该尽量到规模大的、比较权威的二手交易网站购买商品,最好通过平台交易,不要直接把钱打到卖家的账户里。”这位负责人提醒,因为每个人对二手商品新旧程度的界定标准不一样,因此在购买二手商品前,消费者也要有承担风险的思想准备。“如果真的因为产品的新旧发生纠纷的话,有的卖家可能会帮助解决,但也有人会觉得无所谓,因为即使被打了差评也可以重新开一个账号。”

该负责人说,如果购买贵重物品,仅仅凭借网上的照片和描述购买风险较大,最好选择可以同城交易的卖家,看到实物再购买。

在贤成毅看来,二手交易平台自身应该使买卖双方信息更加对称,交易更加平等、透明。而网络二手交易又不同于普通的网购,相关部门也应该尽快完善相关法律法规,规范网络二手交易市场。

记者林扬唐霁云

新闻推荐

广西至大理动车7月20日正式开行有2趟为桂林始发动车

本报讯(记者苏展通讯员景飞飞)记者从中国铁路南宁局集团有限公司获悉,7月20日,广西将正式开行往云南大理的动车组列车。届...

桂林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桂林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闲置物品二手交易平台越来越受年轻人欢迎二手交易 别让“划算”变“麻烦”)
频道推荐
  • 硬地上铺砂子种草植树业主质疑小区绿化造假 事发柳州市颐和家园小区,林业园林部门称不符合绿化规范已叫停施工
  • 钦州港海关与钦州港同频共振10年 建设国际一流港口 打造对外开放高地
  • 万亩茶山变“金山”
  • 产业旺 乡村兴
  • 容县群众体育 风景这边独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