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漓江(城市段)排污综合治理项目完成,漓江市区段全面遏制了污水直排,使得桂林水更清、山更绿、天更蓝。记者何平江摄
□本报记者桂晨
6月20日下午6点半,桂林市城管委收到中央环境保护督察“回头看”广西迎检工作组《关于认真办理中央环境保护督察组交办群众举报问题(第十三批)的通知》,有市民反映,“灵剑溪黑臭水体未得到有效根治,七星岩景区北门外附近河段水质发黑发臭,近期天气转热,河道滋生红丝虫。”这一问题随即被派发到了桂林市排水工程设施管理监察所所长莫碧琨和他的同事手中。6月21日上午9点,莫碧琨和同事赶到现场进行核查和处理。现场调查发现,举报问题部分属实“七星岩景区北门外水体未见发黑、无臭味,但河道中确实有少量红丝虫存在。花园村城中村改造项目正在施工中,仍有少量生活污水排入了灵剑溪。”莫碧琨如是记录下了核查情况。
此轮中央环保督察“回头看”,作为漓江流域环境治理矛盾较为突出的灵剑溪仍然处于公众重点监督的范围之内。近三年,灵剑溪陆续进行过淤泥清理、岸上截污改造以及生态修复试验等综合治理工程,但由于历史欠账较多,整治效果不能立竿见影,也因此受到市民与有关部门的持续关注。22日,作为漓江及支流截污综合治理工程牵头单位,市城管委和相关城区等采取了吸污泥、水体消杀等局部处理措施进行整改。
与此同时,位于灵剑溪上游的叠彩区大河乡党委、政府也正在着手灵剑溪流域的整治工作。这也是桂林市2016年11月启动中心城区畜禽养殖的污染整治工作拆除200多家生猪养殖场、迁移生猪2万余头以来,禽畜养殖治理的再次升级。为进一步推动限养区2.2万多头生猪,109家养殖场的拆除、搬迁、迁移工作,大河乡党委书记朱友益近段时间组成7人工作组,晚上走村串户,对7个村委的村民进行宣传动员。“虽然属于漓江流域限养区,但由于这里的排污不符合环保要求,粪水都进入蒙正排洪渠、灵剑溪,一下雨,全部又都排入漓江,所以我们要着手推动治理和转型。”朱友益说。
“对背离中央对环保工作的新要求的状况,必须猛击一拳,警醒全市上下。”6月11日、12日,全市连续两天围绕中央环保督察召开专题会议。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赵乐秦在全市环境集中整治行动部署暨中央环保督察整改紧急会上强调,要不折不扣抓好整改,对全市环境再检查再整治再提升,坚决对生态问题立行立改,打一场全市环境集中整治行动攻坚战。
如何将环保督察的“问题清单”变成市民群众的“满意清单”?2016年中央启动首轮环保督察以来,桂林用前所未有的决心和魄力、智慧与耐心推动生态环境治理,既是积极应考,又是自奋之举,坚持问题导向,抓排查、抓短板、抓提高,还原山水本色,不断挖掘桂林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绿色生产力。
(下转第2-7版)
新闻推荐
今年是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纪念年。以1978年12月18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为标志,我国启动改...
桂林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桂林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