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新闻 临桂新闻 阳朔新闻 灵川新闻 全州新闻 平乐新闻 兴安新闻 灌阳新闻 荔蒲新闻 资源新闻 永福新闻 龙胜新闻 恭城新闻
地方网 > 广西 > 桂林市 > 桂林新闻 > 正文

一个“垫底班”的蜕变

来源:桂林日报 2018-07-03 13:29   https://www.yybnet.net/

如何提高农民工随迁子女的教育水平,桂林市不少外来务工随迁子女学校进行了探索。图为翠竹小学某班学生在课堂上练字。

在翠竹小学“六一”汇演上,六(1)班三位任课老师接受了家长们送给她们的意外惊喜。

“黄校长,我有个想法想跟您反映一下。”“六一”儿童节前夕,象山区翠竹小学毕业生家长雷春蓉走进校长黄桂香的办公室,递给了一封家长们写的“联名信”。他们要反映什么问题?是学校哪里做得不好?带着忐忑的心情,黄桂香打开了这封“联名信”,上面写着:衷心感谢校领导和老师们的辛勤付出和精心培育,我们六(1)班家长想申请在翠竹小学庆“六一”活动当天上台表达毕业班家长对学校和老师们的感激之情,请予以批准……“我从教几十年了,家长写联名信不是第一次,大多都是反映问题的,但全体家长如此慎重联名的感谢信,我真是头一次收到。”黄桂香告诉记者。为何家长们要如此郑重地表示感谢?六(1)班发生了什么?带着这些疑问,记者进行了走访。

□本报记者秦紫霞实习生黄小蝶刘津

两年半:一个“垫底班”的蜕变

以前,说起翠竹小学六(1)班,几乎每个带过课的老师都会摇头:“课堂纪律太乱了。”“老师在上面讲课,个别学生在下面折纸飞机飞”……这个全校闻名的“问题班”,从一年级到四年级,换了几位班主任和任课老师,学生的行为习惯、课堂纪律虽然慢慢有了起色,但情况还是不理想,不仅如此,学生的成绩更是没有起色,“每次考试,全班语文不及格的孩子相当多,基础很不好。”任课老师谢卿萍说道。

据了解,翠竹小学是象山区收编最晚的子弟小学,学校外来务工随迁子女人数达522名,是桂林市接收随迁子女人数最多的市区学校之一。与大多数外来务工子女的家长一样,六(1)班的家长们普遍文化程度不高,大多忙于生计,孩子的学习、行为习惯等几乎全部依靠学校老师负责。加上六(1)班的男生较多,课堂纪律等方面问题就更加凸显,在连续换了几个班主任之后,家长和学生们都有些心灰意冷。“十几个孩子语文成绩不及格,课堂纪律也差,好多孩子讲小话,影响想听课的孩子,当时我都想给孩子转学了。”一个家长告诉记者。

四年级上学期结束时,学校特意委派了刚刚休完产假的蒋文敏任新班主任。她的到来,是六(1)班的转折点。“记得第一次见面是家长会。蒋老师站在讲台上很郑重地告诉我们,她对我们每一个孩子都非常重视,无论我们多忙,希望每次家长会父母都必须亲自到场,对孩子多花些心思。”家长葛桂玲至今记得第一次见蒋老师的情形。

之后,蒋老师一步步实行她的“整顿计划”:她一边整顿学风、班风,严抓课堂纪律,一边加强和家长的联系,建微信群,每天都把班级和学生的状态及时反映给家长。每天早上7点40分到校监督学生晨读听写,傍晚放学后,语数英三位新搭班的老师轮流给学困生义务辅导、补差……最让家长们感动的是,老师对班上的每一位后进生都没有放弃,给他们安排靠前的座位,教会他们认真听课,哪怕是小小的进步,都给予最大鼓励。“别的老师都是把最差的学生放到最后,但我们老师都是把最差的学生放到最前面,慢慢教会我如何认真听课、书写作业。”学生邓全波在他的作文《我眼中的最美教师》中写到。

短短一个学期,班上的班风学风就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孩子们从厌恶学习,逐渐爱上学习,学生的成绩也慢慢发生改变,四年级下册期末考试,班级里只剩下一两个成绩不及格的学生。五六年级桂林市统考中,班上语数英成绩D等被“消灭”。此外,蒋老师还积极挖掘学生的文艺天赋,鼓励孩子们参加学校社团,培养孩子们的集体荣誉感,班上的文体活动成了全校佼佼者,参加象山区小学气排球比赛男女均获第一。今年,班上的数学、英语成绩在象山区小学中名列前茅,语文也从末位上升到了中上游。目前,全班不少孩子已被桂林中学初中部、奎光学校、三中、十八中初中部等录取。

“看到孩子们取得这么大的进步,我们做家长的打心底高兴,我们想给老师们一个惊喜。”在翠竹小学“六一”汇演上,六(1)班家长们道出了联名信的初衷。为了答谢学校和老师,家长们订做了三面锦旗,还给学校送上20把“爱心”伞。“我们都是打工的,没什么钱,但我们希望能给学校留下点什么。我们送爱心伞,是因为很多孩子放学时突然遇到下雨或者大太阳天,没有伞,希望能方便老师和学生们出行。”家长雷春荣告诉记者,为策划这次活动,家长们足足忙了近一个月。

探讨:“农民工随迁子女”学校如何实现突围?

“翠竹小学的例子,是一次成功的农民工随迁子女教育实例。”在采访中,象山区教育局教研室的李老师认为。由于种种历史及现实原因,长期以来,农民工随迁子女的教育一直是教育“短板”。采访中,不少老师普遍认为:农民工子女行为习惯差,家长文化水平低,对子女教育不重视,加上农民工随迁子女学校的资金、校舍建设、教学硬件条件投入等也一直较为薄弱,导致了部分农民工随迁子女较多的学校教师教学积极性不高,优秀的教师人才难留住,也造成了这些学校学生“难教”、成绩“上不去”的思维定式。此外,由于外来务工人员普遍文化水平较低。对于老师期待的家校联动,很多家长表示,心有余而力不足。“我们没有文化,所以我们更渴望孩子能有文化,不要走我们的老路。但我真没办法辅导我孩子,比如英语,我根本看不懂,我只能寄希望于老师把他教好。”一位家长的话道出了不少外来务工者的心声。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随着桂林市对教育的不断投入和义教均衡的发展,限制外来务工学校维持和发展的关键性因素如资金和校舍建设等硬件约束已逐步得到解决。黄桂香告诉记者,2015年以来,象山区先后投入4650万元,进行了翠竹小学校园整体改造,改善办学条件,最大化接收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学生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占了84%的秀峰区飞凤小学相关负责人也告诉记者,2009年以来,政府先后投资1000多万元,对学校的教学楼、操场、跑道等进行新建和改造。

另一方面,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桂林市进城农民工随迁子女的数量也在不断增长。据数据统计,桂林市每年接收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入学均在5万人以上,面对日益增长的这一群体,如何保证农民工随迁子女的教育质量?对此,桂林市不少外来务工随迁子女学校也进行了探索。以象山区为例,截至去年9月,象山区内第十二中学、第十六中学等学校接收随迁子女占比均超过50%以上。力创、翠竹等小学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占学校招生人数90%以上。“我们区随迁子女人数达学生总数约40%,相较于其他城区随迁子女13%至16%的占比,我们是真正的‘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收大区\’,除了不断改善办学条件和师资条件,缓解入学难以外,我们也要求各个学校进行结合实际的探索,提高教学质量,让进城务工随迁子女实现真正教育公平。”象山区教育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针对农民工子女难教的问题,许多老师也有着自己的经验。“和非农民工子弟学校的老师相比,我们付出的会更多,除了学生的基础较差,有时候家长不理解,花费精力去沟通协调也是一种阻力。所以,我们就必须先改变家长们的观念,我有一个经验就是,多交流,多联系,把家长们凝聚在一起,只有家校一起联动,孩子的改变才会显而易见。”广受六(1)班家长好评的蒋文敏老师告诉记者。“我们从两点开始探索,一是发挥学校党员教师的带头作用,二是从改变习惯入手。”黄桂香告诉记者,翠竹小学用了3年的时间探索如何培养外来务工人员子女良好的行为习惯,并进行课题研究,从改变学生的行为习惯入手,编写了学生书写校本训练册,涵盖语文、数学、英语三个学科,内容均和学生教材同步,让每一位学生从周二到周五的早读课进行十分钟的书写训练,取得了不错的实践效果。“其实,每个学生都是一样的,每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成长。虽然他们基础比较薄弱,只要给他们足够的信心、耐心和勇气,他们也同样能成为我们的骄傲。因此,作为教师,我们必须更努力。”翠竹小学党员教师胡美丹表示。

本文图片由记者秦紫霞通讯员黄小珊摄

新闻推荐

七星区朝阳乡举行“最美系列”评选活动

本报讯(记者邱浩通讯员王亚东)6月29日晚,七星区朝阳乡举行首届“最美系列”评选表彰晚会,揭晓此次最美系列评选活动中最美...

桂林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桂林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赊账的日子2018-07-02 00:00
猜你喜欢:
评论:(一个“垫底班”的蜕变)
频道推荐
  • 硬地上铺砂子种草植树业主质疑小区绿化造假 事发柳州市颐和家园小区,林业园林部门称不符合绿化规范已叫停施工
  • 钦州港海关与钦州港同频共振10年 建设国际一流港口 打造对外开放高地
  • 万亩茶山变“金山”
  • 产业旺 乡村兴
  • 容县群众体育 风景这边独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