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涛为辖区社会和谐稳定做出了积极贡献。
七星区司法局局长陈涛2010年进入司法行政队伍,从事人民调解工作。虽然是半路出家,但她为人热心且公道正派,以“群众利益无小事”为己任,又肯钻研,业务能力强,调解成功率高,为辖区社会和谐稳定做出了积极贡献。这些年来,她凭借自己良好的工作能力,获得众多荣誉。前不久,她还荣获了“全国人民调解工作先进个人”称号。
时刻把群众的事放心上
2010年7月,陈涛进入七星区司法局工作。为了尽快适应,陈涛一方面向经验丰富的同事学习,另一方面,抓紧学习法律知识。
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陈涛在人民调解工作上越来越得心应手。因为工作能力突出,她收获了众多荣誉。前不久,她还荣获了司法部授予的“全国人民调解工作先进个人”称号。
陈涛告诉记者,作为一名人民调解员,特别是作为一个部门负责人,要把调解工作做好,必须要时刻牢记把群众的事情放心上,以“群众利益无小事”为己任。
今年1月8日,农民工卢某向七星区司法局求助。去年2月份,他通过海南一家劳务公司来到桂林市七星区一家工地打工。去年9月12日上午,他在工地做事受伤,由带班工长送至医院治疗,公司为他支付了检查治疗费用。后来,卢某为得到更好的治疗,未通知该公司就自行转院做康复治疗。出院后,卢某多次向该公司讨要医药费、误工费、营养费等合计2.5万元均被拒绝。现项目施工已结束,公司即将离开桂林,卢某担心其费用无法得到偿付。
卢某是外地人,在本地人生地不熟,遭遇这样的事,实在没了办法。对此,陈涛一方面与公司负责人取得联系,进行及时协调、敦促赔付事宜;另一方面,陈涛安排专人做卢某的思想工作,稳定他的情绪,让他不要冲动行事而采取过激行为。今年1月18日,陈涛召集双方当事人到区调解中心进行调解,并邀请法官和律师到场参与工作。经多方努力,双方最终达成协议,该公司偿付1.2万元给卢某,双方握手言和。
用培训、竞赛来提升队伍能力
作为一个单位的负责人,陈涛知道个人能力重要,但整个队伍的能力更重要。为此,她非常注重优化调解员的队伍建设,大力开展“人民调解加强年”活动,巩固、提升规范化建设水平。专门印制了统一的《人民调解案件卷宗》和《调解员工作手册》,确保了调解工作的规范性。实行区、乡(街道)、村(社区)矛盾纠纷排查调处三级例会制度,定期分析矛盾纠纷形势,完善敏感时期专项排查调处制度。实行“矛盾联调、治安联防、问题联治、平安联创”的调处机制,推进人民调解“四化”模式,即调解工作制度化,法律法规通俗化,调解程序规范化和回访制度经常化。
为了进一步提升化解矛盾纠纷的能力,除了举办调解业务培训班,陈涛还组织开展调解技能竞赛,在全局掀起“争当人民调解能手”热潮。全局共组织6个队伍,每个队伍6到8人,通过模拟的场景,让各队调解员进行调解。期间,大家可以相互学习,通过对一些疑难纠纷处理,参赛成员和旁观者都能深受启发。并号召调解员向身边的先进人物学习、向业务能手学习,进一步形成比、学、赶、帮、超的热潮,不断提高化解矛盾纠纷的能力。另外,通过竞赛也能发现一些有潜力的人民调解能手,进而大力培养。
近5年来,七星区各级调委会共调处民间纠纷案件7369件,调解成功7309件,成功率达99.19%。
主动出击为群众解决困难
2016年初,七星辖区内的一家餐饮店老板失联,其拖欠的经营费用无人发放,包括员工、供货商、房东在内的40多人拿着一堆工资单、欠款条到七星区政府寻求帮助,要求政府为他们解决困难,追讨被拖欠的100多万元款项。
当天,大家来到七星区信访局,派了代表去反映情况,其他人则留在外面。而司法局公共法律服务厅就在信访局隔壁,由于当时人数较多没地方站,一些人就跑到公共法律服务厅歇脚。陈涛恰好在那里值班,仔细询问他们的事件经过后,主动把这件事的调解工作给揽了下来。
陈涛与值班律师商议此事的处理方案,为符合法律援助的部分员工现场受理了法律援助案件,并安排2名经验丰富的律师全程负责受理此案件。
同年7月13日,市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下达仲裁裁决书,企业员工的仲裁请求得到了法院的支持,案件当事人各方的诉求得以圆满解决。最终在七星区司法局的努力下,新接手那家店的老板优先解决了员工被拖欠的工资,还留用了部分熟练的工人。
同年8月7日,那家餐饮企业员工代表给七星区司法局送来“伸张正义、服务于民”的锦旗和感谢信,表达他们由衷的感谢。
记者申艳文/摄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苏文娟)27日,记者从市疾控中心免疫规划科了解到,供应不足一年多的脊灰灭活疫苗已经到达桂林,这批疫苗由自治区卫计...
桂林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桂林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