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新闻 临桂新闻 阳朔新闻 灵川新闻 全州新闻 平乐新闻 兴安新闻 灌阳新闻 荔蒲新闻 资源新闻 永福新闻 龙胜新闻 恭城新闻
地方网 > 广西 > 桂林市 > 桂林新闻 > 正文

海明威抗战时不愉快的桂林行

来源:桂林晚报 2018-06-04 11:53   https://www.yybnet.net/

《历史的静脉———桂林文化城的另一种温故》封面。

■前言

或许很少有人知道,美国著名作家、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海明威与桂林曾有一段缘分,他在抗战期间曾来过桂林。但是这段经历在如今看来并没有给这位作家留下什么好的印象,以至于当时的桂林媒体也对这位作家在桂林的情况鲜有报道。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新书《历史的静脉———桂林文化城的另一种温故》由广西师大教授黄伟林所著,由43篇随笔组成,是一本挖掘桂林抗战文化、历史文化、地域文化的深入浅出之作。本报特选刊其中一篇介绍海明威抗战时期来到桂林的记录,以飨读者。

2015年秋天,在广西师范大学图书馆里,我逐张翻阅1941年出版的桂林版《大公报》,无意中,竟然读到了海明威到桂林的消息。

为了了解海明威当年在桂林的情况,我专门购买了杨仁敬的《海明威在中国》一书。此书较详细地记述了当年海明威到中国的情况。

海明威是在1941年3月到中国的。当时中国的抗日战争已经持续了将近十年,离太平洋战争不到一年,海明威以纽约《午报》记者的身份携其新婚妻子玛莎·盖尔虹到中国访问。

根据杨仁敬的记述,海明威到中国的路线是这样的:1941年2月,海明威夫妇从夏威夷飞抵香港,在香港停留了一个月,了解中国情况,确定访华活动计划。3月,海明威夫妇乘飞机离港越过日军封锁线到广东省的南阳,又由南阳转乘汽车去韶关国民党第七战区前线司令部,访问了前沿阵地的士兵。4月4日坐汽车转火车到达桂林。6日乘运输钞票的飞机由桂林飞往重庆,会见了蒋介石等国民党军政要人。9日由重庆飞成都参观军事学院和军工厂等。13日飞回重庆。14日出席了各抗日团体联合举行的欢迎会,秘密会见了周恩来。16日离重庆飞昆明,然后从昆明乘汽车沿着滇缅公路离开中国。

报纸预告海明威来桂林

桂林版《大公报》1941年3月15日创办,恰好赶上海明威夫妇这次中国之行。于是,我们在桂林版《大公报》1941年4月1日第四版看到这样一条消息:

美记者赫明威

在韶酬酢甚忙

日内即将来桂

我读到这条消息的时候,真是意外地惊喜。虽然我早已从杨仁敬的著作中知道了海明威到桂林的情况,但能够在桂林本地的报纸上读到海明威到桂林的消息,自然有一份特别的亲切感。从这条消息可以看出,海明威到桂林是当时的一件大事,以至于桂林版《大公报》会进行预告。

接着翻报纸,又读到一条消息:

曲江三月二十七日专访

美国著名作家兼午报记者赫明威夫妇,为搜集我国抗战资料,由美抵港匝月,本拟二十一日抵韶,旋因天气不佳,班机改期,延至二十五日始乘中航公司“南京号”飞机抵此。事前此间派出专员至南阳欢迎。赫氏二十六日上午十一时访谒余司令长官汉谋,作五小时之谈话,余长官并邀蒋副长官、徐副总司令、朱处长等作陪。赫氏对于华南战局,探询甚详,余长官谈一一作答,资料提供甚多,并持出军用地图,指陈我敌目前形势,赫氏极表满意。三时二十分辞出,频致谢意。二十七日,赫氏到南华古刹暨在韶附近之建设、名胜参观,三数日后将赴粤北各地视察,旬日后方能回韶转往桂林。

我在读这条消息的时候,有点少年时代读章回小说充满期待的心情:故事正在发生,且听下回分解。

真正在桂林却少有报道

然而,我继续往下翻,1941年4月6日桂林版《大公报》第三版,竟然是这样一条消息:

赫明威

明日赴重庆

本报专访

美作家赫明威夫妇抵桂后,闻赫氏正闭门写作,酬酢甚少。昨午据赫氏夫人亲语记者:“予等定下星期一即赴重庆观光。”

接下去,在桂林版《大公报》1941年4月13日第二版,消息这样写道:

赫明威

昨由蓉返渝

成都十一日中央社电

美作家赫明威定十二日晨由蓉返渝。

重庆十二日中央社电

中美文化协会,中国新闻协会等九文化团体,定十四日下午茶会欢迎赫明威。

我不知道桂林版《大公报》如此兴师动众地预告海明威的桂林之行,而当海明威真正到了桂林之后,为什么会以如此低调简略的文字对待?真是吊足了读者的胃口,却以极其令人扫兴的方式结束。

我只好重新打开杨仁敬的《海明威在中国》。重读此书,我感觉我找到了桂林版《大公报》如此对待海明威桂林之行的原因。

根据杨仁敬的记述:

(海明威夫妇)参观了“甲天下”的桂林山水,海明威称赞桂林是“中国最美丽的地方”。当他参观七星岩洞时,看到数千人挤在洞里躲避日本飞机的轰炸,非常同情老百姓的遭遇,对日本的骚扰深为气愤,他希望那风景如画的大自然美能恢复原貌。

杨仁敬为撰写《海明威在中国》这本著作,采访了海明威到中国访问时的翻译夏晋熊教授,就“海明威在桂林时很欣赏桂林的山水吗”这个问题对夏晋熊教授作了提问,夏晋熊教授的回答是:

是的。他参观了几个大岩洞,看到洞里钟乳石的千姿百态,赞不绝口。但当时日本飞机常来轰炸,几个有名的岩洞几乎都变成防空洞,有个洞可容纳几万人。

海明威在小说里对自然景色的描写很简洁,但他对桂林山水非常欣赏,认为它们是富有中国特色的自然美。

海明威回到美国后不久,1941年6月,一位美国记者英格索尔在《午报》发表了一篇《海明威访问记》,其中有这样的叙述:

在前线呆了一个月,海明威夫妇乘舢舨、汽车和火车,从陆地上涉水爬山到达桂林。这个行程原先没有安排,但他们跑了两个月,所到之处人们都告诉他们:桂林是中国最美丽的地方。他们后来在报道中也说,桂林是他们所见过的最美丽的地方。

“那儿有无数小山峰,看起来像一条巨大的山峦,但只有300英尺高。你在中国画和印刷品中所看到的可爱的风景,有许多来自画家丰富的想象力,事实上很像桂林山水的照片。那儿还有个名洞,现在用做防空洞,可容纳3万人。”

卫生条件和服务态度或让海明威不快

然而,海明威的桂林之行,自然景观令他满意,社会环境却令他很不愉快。30多年后,1978年,玛莎·盖尔虹推出她的《我和他旅行记》,中国之行成了这本游记的第一章,其中有关于桂林之行的记述:

在桂林,U.C.失去了超人的忍耐力。他发了脾气,在房间里到处跺脚,房间里没什么东西可踢,他还是见了什么就踢。他大声喊道:“这些狗娘养的玩艺儿!这伙不中用的臭狗屎!这群窝囊废!这帮杂种!”第12军军部与桂林有某种通讯联系,而桂林也可与香港联系。几天前,U.C.往桂林写了封信,请他们向香港转拍个电报:请求中航在桂林把我们带走。可是桂林的工作人员却怕麻烦,什么事也没做。

中航定期航线上没有桂林这个站,桂林只是装卸货物的停靠站。在香港时,我们就安排一班运输机来载我们。天气又恢复常态,密集的大雨随着狂风倾注下来,桂林在奇山异峰中若隐若现。那些陡峭的、尖尖的、金字塔式的山峰,披着绿色的盛装,跟我在别处见过的山峰大不一样。当你看到它们从云雾中高高耸起时,它们显得那么美丽,那么充满浪漫色彩。但它们对即将着陆的飞机来说,决不是一种安慰,而是充满危险的复杂地形。我们真的完全给困在桂林的皇宫饭店。

那是我迄今为止被困的最糟糕的脏地方。墙上布满了被弄死的臭虫,臭虫从木质地板上冒出来,在板床上四处乱爬。臭虫除了咬人,臭味也很重,房间里有两把竹椅,一张小桌,一盏煤油灯,一盆脏水,无痰盂可用。走廊下面有一个水泥结构的小房间,里面有个精致的现代化瓷制冲水马桶,但那房间却与这设备很不相称,地板上全是从马桶里溢出来的水。里面臭不可闻,那个情景令人害怕。我在房间里到处都撒上了基汀斯粉,搞得整个房间像给一种芥末粉的旋风掠过似的。我俩争论不休,究竟是睡在地板上还是睡在板床上更安全。

文中的U.C.即海明威。显而易见,桂林的卫生条件和服务态度都让海明威忍无可忍。海明威不是一个隐忍的人,缺乏东方民族那种谦虚温和的“美德”。我想,他肯定是以他粗暴的方式回敬了桂林的接待者。也就是说,海明威的桂林之行,主客之间一定有比较大的冲突,于是,我们才在极其高调的消息预告之后,遇到极其低调的报道。所谓“赫氏正闭门写作,酬酢甚少”真实的含义可能是愤怒的海明威根本不接待桂林方面的媒体,以至于记者无字可写,只能以这样的文字对付海明威的桂林之行。

(摘自《历史的静脉———桂林文化城的另一种温故》)

新闻推荐

第六届“漓江歌童·唱响童年”少儿声乐大赛落幕

本报讯(记者陈娟)6月2日,由市委宣传部、共青团桂林市委员会、市少年宫主办的桂林市第二十三届青春艺术节暨第六届“漓江歌童...

桂林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桂林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大学生辩论赛2018-06-04 11:52
猜你喜欢:
评论:(海明威抗战时不愉快的桂林行)
频道推荐
  • 硬地上铺砂子种草植树业主质疑小区绿化造假 事发柳州市颐和家园小区,林业园林部门称不符合绿化规范已叫停施工
  • 钦州港海关与钦州港同频共振10年 建设国际一流港口 打造对外开放高地
  • 万亩茶山变“金山”
  • 产业旺 乡村兴
  • 容县群众体育 风景这边独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