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新闻 临桂新闻 阳朔新闻 灵川新闻 全州新闻 平乐新闻 兴安新闻 灌阳新闻 荔蒲新闻 资源新闻 永福新闻 龙胜新闻 恭城新闻
地方网 > 广西 > 桂林市 > 桂林新闻 > 正文

“三点半放学难题”的桂林解读———放学后的尴尬如何破解?

来源:桂林日报 2018-04-11 16:58   https://www.yybnet.net/

孩子放学后的托管问题困扰着不少家长。

东华社区和广西师大志愿者组织的“四点半课堂”为辖区部分孩子提供了托管服务。

编者按

教育是最大的民生,教育引领未来。新时代如何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前不久闭幕的全国两会上,代表委员参政议政、建言献策,很多教育话题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引发了热议。教育版从中选取若干热点话题,结合桂林本地实际情况,进行采访和探讨,推出“关注‘两会\’上的教育热点”系列报道。本期探讨的是“三点半放学难题”。

□本报记者陈静张苑文/摄

前不久,全国两会的首场“部长通道”上,教育部部长接受记者提问,“三点半放学”引发的“难题”成为热点问题,由此也引发了桂林家长和老师们的关注。

“三点半放学”在全国范围内已不是一个新鲜的词汇。为了减轻小学生校内课业负担,教育部2009年下发文件,规定小学生在校集中学习时间不得超过6小时,小学生因此需要在下午3点半左右放学离校。政策出台后,不少城市开始推行小学生下午3点半放学。“三点半放学难题”是指小学生放学时间与家长下班时间不匹配所导致的接管难题。

而在桂林,目前并未推行“三点半放学”,小学生放学时间大多在4点55分,然而,家长的下班时间大多在5点半到6点之间,同样存在接管“时差”。这也让不少家长犯难——— 请假不现实、放托管机构顾虑多。孩子放学后的托管问题究竟该如何破解?桂林又有哪些尝试和探索?记者进行了调查采访。

现象:接娃放学愁了家长乐了培训机构

距离下午5点还有10来分钟,市中心一所小学门口逐渐挤满了前来接孩子的家长,其中有不停看时间焦急等待的父母,也有翘首以盼的爷爷奶奶们,还有不少举着某托管机构大标牌接孩子的工作人员……这样的场景,几乎每天都在桂林市各所中小学门口上演。

“5点不到放学是有点早,家里没有老人,所以我只能每天请假接孩子,然后再把孩子带到单位写作业。”面对记者的采访,一位一年级孩子的家长陈女士无奈道。陈女士告诉记者,她当初之所以给孩子选择一所距离自己单位近的学校,就是为了方便接送。毕竟接孩子放学是一场“持久战”,每天下午提前下班也不现实。

同样,为了解决孩子放学后的托管难题,市民傅先生煞费苦心。家住施家园的傅先生有一对双胞胎儿子,读小学一年级。“老人年纪大了精力有限,能够帮助接送孩子就不错了。所以,我就给两个孩子报了班。周一、三、五晚上到小区里面的晚托班,周二、四上书法和电子鼓培训班。”傅先生说,这样一来,孩子放学后的时间是充实了,然而孩子上晚托班和培训班却是一笔不小的开销。他给记者算了一笔账:晚托班一个月是300多元,培训班每节课是80—90元,仔细算下来,两个孩子加起来每个月至少多花上千元。

记者调查了解到,正因为放学托管的难题普遍存在,由此催生了大量提供课后服务(托管)的机构。然而,面对五花八门、良莠不齐的各种托管班、培训班,家长们选择起来也是云里雾里。最让家长们担心的是,很多校外托管、培训机构收费高但并不靠谱。

“因为班上都是混托,不同孩子在一起矛盾多,而且托管班教师的水平没学校教师好,有时会给孩子一些误导,不放心。”一位家长说。采访中,还有不少家长担心的是校外托管班的安全问题。“我之前就听说一名女孩子放学后在去晚托班的路上被人猥亵。真的很担心这样的事会发生在自己孩子身上。”女儿上三年级的吴女士焦虑地说。在吴女士看来,最好的方法是能够在校内开展课后服务,这样孩子的功课可以有人辅导,而且最重要的是家长放心。

困惑:校内托管遇难题

就课后托管服务,不少学校老师也表达了相应的困惑。

“不同学校的具体问题不同,像课后服务师资怎么解决?老师如何计算工作量?如果请校外机构来,又有可能会面临乱收费和安全问题……这些都是每个学校要面临的问题。”市乐群小学副校长秦海燕说。

秦海燕的担心并不是个别现象。“现在很多学校都有困惑,学校放学以后是老师们备课、批改作业的时间。如果开展相关活动,涉及的成本怎么分担?目前老师们都已经参与到午托工作中,如果放学后再要老师们进行课后服务,工作量太大。”市榕湖小学办公室曾老师表示。

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学校负责人介绍,其实在学校的课后托管对于学校来说是有点尴尬的。一方面因为现在实施午托后,老师工作量增加,另一方面就是敏感的收费问题,按照规定学校是不能收取这部分费用的,但无论是请校内老师看管还是请校外机构都会产生费用。最令学校担心的还有安全问题,“一旦出了什么问题,老师和学校都要承担不小的责任。”该负责人坦言。

在桂林市某私立小学担任英语老师的小林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自己所在的学校之前有这样的课后托管,但是因为学校内的教师资源有限,有些兴趣活动需要外包聘请老师。

“社团活动通常是打乱班级的,聘请的老师很难管理课堂纪律,所以每个班级都要配备一个管班老师。下课后孩子喜欢乱串班,管班老师必须要时刻紧绷神经,防止出现危险。”小林告诉记者,自己每天早上7点多就要到校,平时的工作负荷已经很大,再加上课外活动工作安排,一天下来非常疲惫。

尝试:社区托管在探索中前行

不大的房间里,整齐地摆放着桌椅和板凳,十多个孩子在志愿者的指导下做作业……这是秀峰街道办事处东华社区与广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青年志愿者联合承办的东华社区“聚爱公益课堂”,这个免费的“四点半课堂”自2015年正式揭牌开课以来受到附近居民的一致好评。

东华社区居委会主任石博介绍,针对辖区一些家庭的特殊情况,东华社区与广西师大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的青年志愿者开办了这个“四点半课堂”。社区提供多功能会议室作为课堂,周一至周五下午5:00—6:30(周二为下午4:30—6:30)开课。目前,有十多个孩子每天都到课堂进行课后托管,多为社区低保、贫困和外来务工人员家庭。

石主任说,每天放学后,孩子们自行来到社区,志愿者到课堂为孩子们进行课后辅导,有时也根据志愿者的特长开展一些其他活动。为了保障孩子安全,每天有一名社区工作人员加班轮流值守。

记者采访了解到,在桂林市其他社区也有关于孩子放学后托管的尝试。虽然该课堂目前运行良好,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在采访中,不少社区主任坦言,首先就是场地问题,目前社区的办公场地也都不宽裕,课堂利用会议室但也最多只能容纳20人。另外,就是志愿者服务不稳定,想办好仍需要社会各界的力量持续跟进。

建议:放学难题还需各方力量参与

对于解决放学难题,在采访中一直存在两种声音,一种观点认为,课后托管应该完全由政府财政兜底,由学校安排学生参加校内的课外托管;另一种观点认为,应该依靠社会力量,由校外托管机构来解决家长的接管难题。

“其实这两种声音并不是相对立的,而是可以相辅相成的。”广西师范大学社会工作研究室主任何乃柱表示,面对放学难题体现的是一个社会问题,政府和学校保证基础的托管需求,社会机构保证个性化需求。这个方式在国际上也是通行的。从今年两会上教育部长的讲话来看,“政府主导的校内托管+社会力量参与的校外托管”也将成为各地未来解决该难题的主要模式。

何乃柱说,放学后的学生看护问题不能完全依赖学校,家长和社会也必须承担起一部分责任。他认为,处在小学生阶段的孩子对外界事物最为敏感,需要机会去感受自然、接触社会。对于必须由学校进行看护的低学段儿童,可以在课后时段内由学校开设特色课程,引导孩子亲近自然,了解社会。而年龄较长的小学生就应该放手让孩子自主行动,选择参与甚至设计自己的活动,要给孩子更多的信任、时间、空间。

“社会力量就是指目前存在于体系外的托管机构。作为一项民生工程,如果政府和学校能够根据居民收入和家长的意愿度来满足家长的分层需求,在合理的引导和规范下,社会力量就会发挥相应的作用。”何乃柱解释道。

■短评:孩子放学去哪,请认真作答

曾经,中小学午托班成为桂林家长们热议的话题,而今,在家长们的呼声中,在政府部门的统筹下,我们欣喜地看到,一个个校内午托机构正在恢复,孩子们中午不必走出校园,就可以吃得好,睡得好。

而今的放学后托管难题与此有些相似。午间休息也好,下午放学也好,孩子去哪儿,又可去哪儿?这是一个讨论了多年的老问题。我们看到的是,多年来,从学校到教育行政部门一直在努力,但以现实而观,难题似乎并没有真正得到解决。问题究竟出在哪?

从现实来看,校外“托管”是众多家长的选择,但也不能不说,这实际上是家长们一个无奈的选择。由于当下各类托管机构在运营中无法可依、无章可循,行业准入门槛低,从业人员资质参差不齐,还有食品安全、收费混乱等问题。这些问题究竟应该谁来管?如何才能严格管?这不仅仅需要政府部门调整工作职能、细化相关法规,更重要的是担当和责任。

从各地探索来说,政府购买社会服务,免费为孩子提供课后服务;社区志愿者担当起孩子托管的义务;学校允许孩子“弹性离校”,等等。这些全国各地,包括本地的做法都是值得我们借鉴的。而由此引发的相应成本如何分担,场地师资短缺等问题,还值得我们仔细琢磨,以求解决良方。

有句话说,一个社会的文明,首先体现在这个社会对孩子的态度。由此,放学去哪儿引发的尴尬,确实值得我们好好深思,认真回答。我们期待着,孩子放学去哪,各方都多一些思考、多一些责任,让孩子有多元化的选择,如此,才能真正让孩子们的童年丰富多彩。

新闻推荐

毕业生的就业地“选择困难症”

没签订劳动合同如何确认劳动关系?毕业生的就业地“选择困难症”法律明令禁止了哪些“职场歧视”?哪些情况可以认定为工伤?外地求职应小心谨慎2018年04月09日星期一首页上一期下一期版面导航标题导航...

桂林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桂林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三点半放学难题”的桂林解读———放学后的尴尬如何破解?)
频道推荐
  • 硬地上铺砂子种草植树业主质疑小区绿化造假 事发柳州市颐和家园小区,林业园林部门称不符合绿化规范已叫停施工
  • 钦州港海关与钦州港同频共振10年 建设国际一流港口 打造对外开放高地
  • 万亩茶山变“金山”
  • 产业旺 乡村兴
  • 容县群众体育 风景这边独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