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阅读
徐俐文
来到桂林生活的第一年,某日我与友人玩起了拆字游戏,我告诉她我的家乡苏州中的苏字,繁体为“蘇”,有鱼有禾,是为鱼米之乡。于是我们便很自然地拆解起了“桂林”二字,这才发现原来这座城市的名字,是由两个简单的自然元素——土与木组成的。
的确,以天然的奇秀山水闻名的桂林是一座名副其实的自然之城。或许是因为山水名气过盛,桂林成为一个山明水秀的象征符号,成为一张中国风景名片。但若要真正了解一座城市,靠一张名片是远远不够的,最好的状态是能在这座城市生活一段时间,亲自感受城市的呼吸与脉搏。然而,对大部分人来说,这种方式并不易于实行。那么,阅读一位生于斯长于斯的桂林人的记述,无疑是了解桂林城前世今生的一种绝佳方式。读黄伟林的随笔集《历史的静脉》,既能通过一个桂林人的回忆叙述发现一个真实立体的桂林,又能通过大量史料了解历史流动中的城市血脉。
对于欲对桂林历史文化一探究竟的读者来说,此书提供了大量珍贵的史料,如若有心的读者按图索骥,定能找到许多有价值的资料。书中对抗日战争时期的桂林文化城着墨最多,这段历史不仅对桂林城来说是一段宝贵的记忆,也是抗战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便显得尤为重要。黄伟林没有止步于此。在书中可以发现他试图去寻找属于桂林本身特质的努力,这种特质不似桂林文化城时期对外来文化的吸收,而是更本土和地方的。如《文化城的“桂”文化元素》一文,从文学、戏剧、舞蹈、美术等各艺术门类挖掘“桂”文化元素,让读者对于桂文化有全新的认识。
此外,对于欲了解抗战南渡西迁历史的读者来说,此书提供一个重要而特殊的视角以及基于多年学术研究的史实材料。桂林因为特殊的地缘优势及人为因素,曾在抗战时期成为文化中心,并因此形成一个文化高峰。众多文化名流与机构在桂林停留,这对于战火中的文化传承起到了重要作用。这一时期的桂林,曾上演过许多或沉重,或动人,或有趣的故事。这本随笔集里就记述了许多这样的故事,比如胡政之在岩洞里办《大公报》、唐现之与杨东莼等人的办学经历等,桂林见证了他们在民族危难关头表现出的不屈傲骨。黄伟林的用心记录,是对这种精神的另一种继承。
作为一个对桂林怀着深切热爱的学者,黄伟林希望通过这些记述将桂林曾经的灿烂文化传承下去,也希望规划者能够从中得到启发,将桂林建设得更美好。比如《曾经的“东方巴黎”》一文,“曾经”二字里,就透着一种遗憾。在此篇中,有从历史文献发现的对过去桂林的美好叙述,也有属于个人的独家记忆,对比出如今桂林城的规划设计的遗憾之处。再如《月牙山豆腐》一文,就不仅仅只是谈吃,正如文中所写“今天我写这篇文章,既有思古之幽情,也有用世之热心。”其实,失传的又何止是豆腐的做法,期盼重现的又何止是吃食呢?
黄伟林以学者的眼光,将多年学术研究结晶融会贯通,将这座城市的脉搏跳动化为文字,落在纸上,以便让更多人能够对这座城市有更立体和深度的了解。这也正是书名定为“历史的静脉”的用意——让文化借助历史的静脉回归今日的桂林,让文化的血脉能够继续流传。又或者,是希望历史长河悄然安宁流过时的脉动声,能够被更多人听到。因而,题虽为历史,关照的却是当下。对于已然逝去如云烟的灿烂历史,我相信落纸为安,文字能让它们永生。
新闻推荐
陈桦鸣向记者展示他的蛋雕。?陈桦鸣的蛋雕作品。一枚不起眼的小小的鸡蛋,经他之手之后竟能摇身一变成为精美绝伦工艺品。家住轮胎厂社区的陈桦鸣在十多年前迷上了蛋雕,从此便一发不可收拾。如今,在...
桂林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桂林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