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新闻 临桂新闻 阳朔新闻 灵川新闻 全州新闻 平乐新闻 兴安新闻 灌阳新闻 荔蒲新闻 资源新闻 永福新闻 龙胜新闻 恭城新闻
地方网 > 广西 > 桂林市 > 桂林新闻 > 正文

“吟诵”是我国古典诗歌生命之活态 ——读叶嘉莹《古代诗歌吟诵九讲》

来源:右江日报 2018-01-30 11:13   https://www.yybnet.net/

前年,有位当高中老师的学生给我发来微信称:央视从2009年起,每隔两三年都要举行一届“中华吟诵周”,迄今(指2015年)已举办了第三届。在吟诵周上,各地一线语文教师出色之吟诵课,各年龄段吟诵爱好者精彩之演出,都把中华吟诵这一古老而优秀传统文化在当代独具之艺术魅力充分展示出来了。他问:“吟诵”在中国有着怎样的命运?对传统旧体诗词之阅读何以要用“吟诵”方式?请我赐教。读完微信,我陷入了沉思之中。

恰巧,去年我有幸在桂林买到了国际著名学者、今南开大学古典文学研究大家叶嘉莹先生新著《古典诗歌吟诵九讲》(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一书,读后深感受益匪浅。下面,我拟结合学习此书之点滴体会,和自己长期教学实践,就此问题浅陈一些意见,聊充作答。

据有关学者考证,“吟诵”一词始见于《晋书儒林传·徐苗》:“苗少家贫,昼执鉏耒,夜则吟诵。”其后,盛唐大诗人李白于《游泰山》(其四)中亦云:“清斋三千日,裂素写道经。吟诵有所得,众神卫我形。”此乃是“吟诵”一词于诗歌中首次出现。文献记载,古典诗歌之吟诵早在春秋时代就很盛行了。孔子之于《诗经》,屈原之于《楚辞》,亦都曾吟诵过。此后历代传承,不断发展,千百年来,对诗的吟诵已不是一种阅读方法与鉴赏途径,更成为诗人生活的一种方式——慢声长吟在中国古代,如同今日文人雅士练书法、品名茶一样,此乃是他们必备之一种基本技能。不少诗人就是伴随着吟咏一边进行艺术构思,一边吟哦推敲音节而写就作品的。所谓“唯有诗魔降未得,每逢风月一闲吟。”(白居易《闲吟》)“吟安一个字,拈断数茎须。”(卢延让《苦吟》)“吟罢低眉无写处,月光如水照缁衣。”(鲁迅《无题》)等即是明证。

只是到清末(1905年),清廷废除科举,加之民国建立后,新式学堂取代了私塾,新学堂之勃兴使代代相传之吟诵方式因此中断了。正如北京大学著名语言学家、教育家魏建功先生所言:“自学校国文改为国语以来,国语的读法未定,而国文的读法已坏。”(《中国语文诵法方法座谈会记录》)。与此同时,民国建立后,随着西风东渐,西方朗诵亦随着话剧进入中国,引起国内教育界激烈讨论。上世纪三十年代,抗日烽火骤起,朗诵诗盛行,其后汉语朗诵遂取代吟诵。

那么,“五四”新文化运动之前,阅读古典诗歌何以一定要“吟诵”呢?叶先生在书中告诉我们,其主要原因大致有二:

其一,“吟诵”之施行与汉语言独体单音之特征有关。

叶嘉莹先生在《古典诗歌吟诵九讲》中云:“中国的语言与任何其他外国的语言有一个基本的不同之处,就是中国的语文是独体,你看我们的汉字都是方块字,一个字占一个空间,独体单音,一个字只会一个声音……我们的吟诵是跟我们语言文字的特质结合在一起的。”著名翻译家兼诗人屠岸先生亦强调:古典诗歌“吟诵之诵,与今天流行的朗诵不同。”(《常州吟诵,千秋文脉》)

的确,汉语语言文字最大之特点就是独体单音,而在文学领域里,诗与其他文学样式之区别,就在于它是以声韵、节奏构成、以听觉形象为主要创作和表现形式的。而这种声韵、节奏基本形式又与民族固有语言文字声调基础完全一致。任何一个民族文化发展到相当高度后,必然会形成本民族特有之诗词。我国唐宋诗词之形成亦是如此,它们存在之形式完全基于汉民族语声韵节奏之听觉形象。故古典诗歌之声韵节奏,与汉民族语言文字结构是一样的,因此我们在阅读它们时,必须要用传统吟诵方式,而不像西方人读诗一样用朗诵之法。因为,只有用吟诵之法,方能最大限度遵循汉语独特语言特点,并根据个人认知水平,依循诗词平仄声韵,把作品中之喜怒哀乐、情感起伏变化,通过吟诵者抑扬顿挫之声调表现出来。即通过吟诵,借助低徊起伏的声音将自己的心灵与作品人物的心灵深微密切交流、感应起来,从而更加体会、把握诗词作品深邃之内涵和悠远神韵。

其二,“吟诵”可以运用汉语平仄来控制古典诗歌节拍之长短,可以借此体会其韵律之美。

众所周知,古典诗歌(特别是唐诗宋词)是讲究平仄四声(平上去入)之韵律的,然在当下汉语和普通话中,“入”声已消失,只有个别方言仍存留。故在建国前,文化巨擘郭沫若先生就注意到当代人读古典诗歌中“入声”字之读音问题:“念诵古代诗词,其要求与唱南曲相仿。……若将某某入声字读成阴平或阳平……必至音律失谐、美感消减。”(《戏的吟词与诗的朗诵·序》)。可见,阅读古典诗歌,只有通过吟诵,方能使古音平仄四声有长短高下之别,方能读出节奏与韵味,从而体会其韵律之美。此外,阅读古典诗歌之所以一定要吟诵,还与古典诗歌本身所固有之内在本质有关。现代著名语言学家赵元任先生于《新诗歌集·序》中云:“吟诵不用说话时或读单字时的语调”,而是用“拉起嗓子来把字句都唱出来。”正如国学大师文怀沙先生所言:“所调吟诗,就是用古音吟出,品出诗词的韵律美。”(《写在五李诗词吟赏付梓前》)可见,古典诗歌之“吟”,绝不等同于“念”“读”,它要求“表现的情调是比较深永的、低徊往复的、走曲折线而不是走直线的。”(朱光潜《谈诗歌的朗读》)这就表明,阅读古典诗歌,强调要“吟诵”,完全是由“吟诵”本身固有之本质——自由吟唱所决定的。

然数十年来,鉴于我们忽略了咏诵之重要性,致使“现在多数学生不能欣赏古文旧诗、词等。……不会吟也不屑吟恐怕是主要的原因之一”(朱自清语),时至今日,“吟诵”方式已渐沦为“绝学”,造成了今人(特别是青年学生)与古典诗歌之间相割裂。须知,随着历史之发展,在当下,“吟诵”已不再是单纯的艺术审美问题,而是“中国古典文学生命的活态”,内涵着中国传统诗人之性情襟怀,是对人之道德品格、文化精神一种潜移默化之熏陶与培养,愿广大语文教师在教学中予以重视和大胆实践,从而使其代代发扬光大。

新闻推荐

市自来水公司做好抗冻措施力保供水安全

本报讯(记者徐莹波实习生杨晓岚)连日来,桂林市遭遇持续低温雨雪冰冻天气。为做好城市供水工作,市自来水公司启动供水防冰冻应急预案,开展紧急调度,安排防寒防冻等各项措施,全力以赴做好应对工作,确保低...

桂林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桂林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吟诵”是我国古典诗歌生命之活态 ——读叶嘉莹《古代诗歌吟诵九讲》)
频道推荐
  • 硬地上铺砂子种草植树业主质疑小区绿化造假 事发柳州市颐和家园小区,林业园林部门称不符合绿化规范已叫停施工
  • 钦州港海关与钦州港同频共振10年 建设国际一流港口 打造对外开放高地
  • 万亩茶山变“金山”
  • 产业旺 乡村兴
  • 容县群众体育 风景这边独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