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新闻 临桂新闻 阳朔新闻 灵川新闻 全州新闻 平乐新闻 兴安新闻 灌阳新闻 荔蒲新闻 资源新闻 永福新闻 龙胜新闻 恭城新闻
地方网 > 广西 > 桂林市 > 桂林新闻 > 正文

一套活字印刷字模 看到了古老中国的智慧吴女士想让过去的字在未来活下去

来源:桂林晚报 2017-11-16 09:18   https://www.yybnet.net/

吴女士和她收藏的活字字模。

北宋发明家毕昇发明的活字印刷术,是印刷史上一项重大的革命。时间经历千年,工业机器生产逐渐替代了纯手工制作的活字印刷。即便如此,活字印刷术仍因为它独有的工艺和匠心,被许多人留恋。家住三里店的吴女士就收藏着一套民国初年的活字印刷工具,精致的刻字工艺和苍劲隽永的字体,让人感受到了浓浓的匠人情怀和文化韵味。

●一千多个活字字模字字苍劲韵味十足

14日,记者见到了吴女士,她把自己收藏了十来年的这套活字印刷字模小心翼翼地拿了出来。

吴女士收藏的这套活字印刷字模有大小两种字体,分别装在两个木盒里面,仔细数一下,大字有330个,小字有720个。拿出字块仔细看,每个字都像是一个刻在长条木块上的小印章,字块周围残留有不少墨渍,因为使用次数较多,每个字块也都被染成了黑色,基本上看不到原本的色泽。字体为楷书,一笔一划苍劲有力,雕刻技术也非常细腻,一撇一捺尽显功力。几百个密密麻麻的字块整齐码在盒子里,颇有美感。

吴女士告诉记者,这些活字是民国初年刻出来专门印刷族谱的,大字是印姓氏,小字是印名字和其他家族信息内容。记者看了一下,大字全部都是“赵钱孙李”之类的姓,而小字就丰富很多。

吴女士还收藏有几张旧时活字印刷出来的族谱。记者看了一下,发现是一个黄姓家族的“九修族谱”,族谱上确实有大小两种字体,字形漂亮秀丽,字与字的间距也很规整。

说起这套字模的来历,吴女士说,她第一次见到是在十多年前。当时,她去男友的姐姐家里做客,在一间堆满杂物的房间里看到这套蒙有厚厚灰尘的活字字模。她当时并没有太大的感觉,而男友却是个传统文化的狂热爱好者,看到活字马上双眼发亮,于是两人在姐姐、姐夫的允许下把它带回了自己家。

●小心翼翼保管想把匠心情怀留存

活字被拿回家后,吴女士也开始了解它背后的历史故事。后来,男友变成了丈夫,吴女士才知道,丈夫的姐夫祖辈就是在桂林花桥附近做活字印刷的,这套字模就是当时祖辈人使用的印刷工具。

随着对活字印刷历史的深入了解,吴女士越来越认识到这种工具的罕有和珍贵,她也一直小心翼翼保留着这套活字。一开始,吴女士把字模放在柜子里,后来考虑到在干燥天气里,木材可能会开裂,就会放一碗水在旁边,以保持湿度。因为一直很小心地保存,所以字模没有出现什么问题。

近两年,有一些文化圈的朋友了解到吴女士家有活字字模,纷纷前来欣赏,也有人表示愿意出高价把字模买走,但吴女士没有接受。“交流欣赏肯定没问题,但把活字印刷这种文化瑰宝拿来买卖肯定是不合适的。”吴女士说,她会尽一切可能小心翼翼地把这套活字字模保留下去,留住这份旧时的工匠情怀和文化韵味。

记者高磊盈文/摄

新闻推荐

“搬砖师傅”拿下14项专利

家住雉山路的甘国强原是桂林市第三砖瓦厂的工人。由于爱好电器,只有初中文化的他在砖瓦厂期间,自学过电器基础知识。之后,他又跟随自己的雇工加师傅一起学电工。从1993年起,甘国强利用业余时间搞起了...

桂林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桂林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一套活字印刷字模 看到了古老中国的智慧吴女士想让过去的字在未来活下去)
频道推荐
  • 硬地上铺砂子种草植树业主质疑小区绿化造假 事发柳州市颐和家园小区,林业园林部门称不符合绿化规范已叫停施工
  • 钦州港海关与钦州港同频共振10年 建设国际一流港口 打造对外开放高地
  • 万亩茶山变“金山”
  • 产业旺 乡村兴
  • 容县群众体育 风景这边独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