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日下午,唐静到医院接刚刚做完透析治疗的父亲。
唐静是桂林市排水工程管理处七里店污水净化厂的一名普通职工,在许多人看来,她是一个坚强的女人:她的母亲因为车祸成了植物人,卧床至今已有16年;她的父亲患有尿毒症,需要靠透析来维持生命;而她的妹妹在多年前因为癌症离开了人世。遭遇过婚变的她,不仅要赡养父母,还要挑起抚养女儿的重担。然而,多舛的遭遇并没有压倒她,她用坚韧和耐心挺了过来。她,始终对生活充满乐观。
她一心想让妈妈醒过来
2001年2月的一天,唐静的妈妈遭遇了一场灾难性的车祸。当时医生告诉唐静,她妈妈的脑部伤得太重,虽然手术成功了,但不一定会醒过来,要做好会成为植物人的思想准备。得知这一消息后,唐静急得直掉泪,但她却坚强地说道:“只要妈妈还活着,我就不会放弃。”
唐静心想,妈妈才退休,为儿女操劳了大半辈子,还没来得及享一点清福,儿女还没有尽孝。突如其来的变故之后,唐静的脑子里只有一个信念:“哪怕自己再苦再累,也一定要尽快让妈妈好起来,让她享享清福。”家里两姐妹,唐静是老大,妹妹常年在国外工作,不能回家尽孝,能做的只是承担大部分母亲的医疗费用,爸爸身体不好,不能让他操心,只有自己才能担当起照顾母亲的责任。
从那天起,唐静把爸爸安顿好,把当时才两岁半的可爱女儿托付给家婆,她一个人没日没夜地在医院和单位两头跑,每天做着同样的事:帮妈妈洗澡、喂妈妈流食、帮妈妈人工吸痰等。此外,唐静每天还跟不省人事的妈妈聊天,讲妈妈和家人以前的事,有时还放音乐、读书、读报给妈妈听。唐静用尽了所有的办法,目的就是想尽快让妈妈早日醒过来。
功夫不负有心人,唐静的妈妈在昏迷了两个多月后奇迹般地苏醒过来。出院之后,在唐静的悉心照料下,唐静妈妈的状况有了很大的好转,除了语言功能未能恢复之外,她已经可以下地走路,生活也基本能够自理。
妹妹的离世让她感到孤立无援
然而,老天爷对唐静一家开了个天大的玩笑。唐静妈妈在后续的治疗中,因为一次颅底手术修复失败,颅内发生感染,引起脑积水,高烧不退,生命再一次垂危。经过抢救治疗,唐静妈妈的命是保住了,但因为脑损伤严重,成了半植物人的状态,生活完全不能自理了。
回到家后,唐静又挑起了照顾妈妈的重担,她每天重复着做饭、喂食、翻身、洗澡、洗衣、洗尿布等工作,夏天总是一身汗,冬天总是一身水。不仅如此,唐静爸爸也经常因为心脏病、高血压、痛风等住院,她还得照顾自己的爸爸。此外,唐静还要兼顾工作和孩子,每天家里、厂里、医院三点一线轮轴转。
“那时累得哭过好几次,但我从来未想过要放弃,也从来没有松懈过一天,这些都是我必须做的事,我不做就没人做了。”唐静回忆道。
2010年,唐静的妹妹从国外回来了,这让唐静感到有了依靠。然而好景不长,唐静的爸爸在2013年时被查出来患有尿毒症。祸不单行,妹妹又被查出患有癌症晚期。见到妹妹的诊断报告时,唐静头脑一片空白,她说,她当时感觉天都要塌下来了。
唐静身上的担子一下又重了,一家三个病人都得由她来照顾,但她始终没有放弃任何一个人,她每周三次接送父亲到医院进行透析治疗,还四处为妹妹求医问药。不过,唐静的妹妹最终还是离开了她。
乐观坚韧让她挺了过来
唐静妈妈这一躺,就是16年,唐静早已经习惯了对于母亲日复一日的照顾。也正是因为唐静的悉心、耐心,唐静的妈妈现在还得以维持着生命,医生说这十分难得。
最令唐静欣慰的是,她爸爸的身体好了许多“以前每年都要住几次院的,今年他都没住过院。”唐静说,她经常跟爸爸谈心,让他养好身体,活久一点好让自己尽孝。
如今,唐静的女儿也已长大成人,并且找到了一份工作,唐静的日子总算是轻松了下来,她也有空跟朋友喝喝油茶、到处走走了。
“别人听到我的遭遇都说我很难,我倒真觉得不难,比我难的人大有人在,不要把这些事当回事,要积极面对它。现在想想这一路走来,真觉得没有什么。”唐静说。
就在2015年,唐静获得了由全国老龄办、民政部、教育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团中央、全国妇联和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等七个部门联合颁发的“全国孝亲敬老之星”荣誉称号,这是对她莫大的鼓励和嘉奖。
唐静说,在那些刻骨铭心的日子里,虽然很累很苦,但她一直都不是孤军奋战。“我要感谢厂领导和同事的理解照顾,感谢亲朋好友的支持帮助,感谢社区工作人员的慰问,因为他们,我才能有现在越来越好的生活。”
记者莫俊文/摄
新闻推荐
今报记者唐湘屏越南与我国地域相邻山水相连,这里有独特的山水风光与人文风情,有充满法式风格的怀旧建筑,有便宜丰富的海鲜与热带水果,还有安逸悠闲的生活方式。目前正值越南金秋大美时节,一起去零距离...
桂林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桂林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