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毅诚向记者介绍自己的作品。
?阳毅诚的钢笔画作品。受访者供图。
15岁那年,一场意外夺去了阳毅诚的右手;24岁那年,他迷上了画画。为了练好基本功,他天天跑到伏波山前练习,两年时间里画了400多幅伏波山的山水画,以至于之后闭着眼睛就能画出伏波山的每一处棱角和山间的每一棵树木。今年51岁,阳毅诚笑称自己是一名“野生画家”,近30年的时间里他作画无数,传递了桂林山水和民居之美。
左手执笔绘出细腻生活
23日,记者见到阳毅诚,虽然现在他已经习惯了用左手处理一切大小事务,也不觉得自己和常人有什么不同,但可能是从小形成的自卑心理作祟,让他习惯性地右臂插袋,面对镜头更是如此。
“画画需要静下心来,但现在有点忙,所以画得少了。”阳毅诚指着油茶店内挂着的几幅钢笔画说,这几幅画都是前年和去年所画。
几幅画都是画的乡下民居:吊脚楼前,石板路间,小溪潺潺,牧牛悠闲。画面素雅干净,线条流畅刚劲,虽然不如油墨水彩那般色彩斑斓,但黑白灰分明的层次和精细入微的细节刻画都让整幅画作呈现出了一种干净纯粹的美感。
虽然接触绘画已经有27年时间,但拿起钢笔画画还是在5年前,当时阳毅诚陪着一位来自台湾的朋友在瓦窑逛街,友人看到一幅老式火车照片非常感兴趣,想要买下来,一问却得知要三四百元。
“太贵了,你拍个照,我回家用钢笔给你画出来。”阳毅诚自信满满地告诉朋友。
在友人诧异的目光中,阳毅诚花了一天时间,用左手拿着钢笔,把照片中的老火车一笔一划地画了出来。
“太棒了!”台湾朋友拿着成品画作啧啧称赞,他说阳毅诚的钢笔画细腻、有层次,比照片看起来更有感觉。当他把阳毅诚的钢笔画向周围朋友宣传了之后,越来越多的人找到阳毅诚,希望这位左手画家能帮他们画画。
自诩“野生画家”
阳毅诚是灵川九屋人。15岁那年暑假,一场意外夺去了他的右手。丧失右手后,阳毅诚悲观了好一阵,之后他振作起来,用左手拿起毛笔开始练字。“右手能做的事,左手也肯定能做。”阳毅诚说,用毛笔写字是很能锻炼左手操作的方式,字能写好,端碗拿筷就肯定不成问题。
1990年前后,阳毅诚在解放桥附近开了一个夜宵店,发现来店里吃夜宵的很多游客都背着画,打开一看,大部分都是桂林山水,阳毅诚来了兴趣,觉得自己也可以尝试一下画画,就卖掉夜宵店,找到一位在少年宫附近做裱画生意的朋友。
“我帮他看店,一分钱工资不要。”阳毅诚说,他把大部分在裱画店打工的时间都用来临摹店内的画作,因为没有专业人士教,走了不少弯路。譬如山水画中雾蒙蒙的意境他怎么画都画不出来,后来有机会看到专业画家作画才知道,别人根本不是用画笔画的,而是把画纸打湿以后,用棉花染出来的。
“两年时间里,我画了400多幅伏波山,画到后来闭着眼睛都能画出山的每一个棱角和每一棵树的形状。”阳毅诚说,自己不是科班出身,入门靠的是观察和临摹,还是用左手画画,基本上算是一个“野生画家”。
让阳毅诚倍感幸运的是,很多来自五湖四海的游客,看到他用左手在漓江边画画后非常感兴趣,纷纷过来观赏,有的人甚至直接等在旁边,准备在他画完之后把画买走。
阳毅诚说,那几年画伏波山的时间里他非常幸福,感觉自己既夯实了画画的功底,又传播了桂林的山水文化,还赚了一些生活费,意义非凡。
拿起画笔隔离繁杂
“残疾人也完全可以凭自己努力闯出一片天。”阳毅诚说,虽然没有右手,但他不管是讨生活还是作画,都从未觉得自己和别人有什么不一样。
经过打拼,阳毅诚如今生活无忧。最近几年生活逐渐安逸以后,他又重新拿起画笔,画的多是幼时居住过的老房子、和炊烟袅袅的乡村生活。“桂林的民居有着浓厚的本地特色,不同地方的民居都有不同的表达,细致追究的话还能品出深层次的文化内涵。”他说。
从开始画钢笔画以来,阳毅诚总共画了近50幅画,多数赠送给了来自五湖四海的、到他的客栈住宿做客的朋友。他说,遇到了真正对钢笔画和民居感兴趣的朋友,能把民居文化传播出去,他也觉得非常开心。
最近,向阳毅诚求画的人也越来越多,对于此他往往头疼不已,越来越忙碌的生活让他鲜有时间沉浸下来细心作画,而敷衍作画赠送他人又有违初心,所以他只能委婉拒绝。
“只有拿起画笔,才能隔离繁杂和忙碌。”阳毅诚说,做生意让生活富足,而作画却可以让心灵充实,所以即便现在比较忙,但他绝对不会放弃画画,他希望自己往后能多画一些画、多享受一份静、多传播一份美。
记者高磊盈文/摄
新闻推荐
桂林市启动职业教育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到2020年力争培养200名现代学徒
本报讯(记者支荣)市教育局、市财政局、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近日联合发文,在全市职业学校启动“招生即招工、入校即入厂、校企联合培养”的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推进招生与招工一体化,到2020年,全市力...
桂林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桂林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