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支荣)市教育局、市财政局、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近日联合发文,在全市职业学校启动“招生即招工、入校即入厂、校企联合培养”的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推进招生与招工一体化,到2020年,全市力争培养200名现代学徒。
所谓现代学徒制,是指通过学校、企业的深度合作,与教师、师傅的联合传授,对学生以技能培养为主的现代人才培养模式。目前,现代学徒制已经成为国际上职业教育发展的基本趋势和主导模式,我国正着力在全国深入推进“招生即招工、入校即入厂、校企联合培养”的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
从2017年起,桂林市优先选择国家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国家和自治区重点中等职业学校、办学模式改革取得突出成绩的学校4所,优先选择自治区示范特色专业及实训基地建设项目专业、桂林市特色专业、与桂林市经济社会发展重点产业相关专业4个,这些对应的学校和专业分别为,桂林市旅游职业中等专业学校(职教中心)的烹饪专业,桂林技师学院的汽车与维修专业,桂林市艺术学校的戏曲专业,桂林市机电工程学校的数控技术应用专业。试点专业为职业院校已开设且适合实施现代学徒制的主干专业,每个试点专业的每期学生(学徒)数控制在20人之内。这4个学校专业对应的合作企业分别为桂林喜来登酒店、上海大众特约维修站、桂林市戏剧创作研究院、广东大冶摩托技术有限公司等。
市教育局职成科负责人介绍说,目前,以上这些学校率先开展现代学徒制专业试点。学生进校后,除了有学校老师安排教学外,还由订单培养的企业派驻员工进校授课,学生在学校就“跟师傅”学技能,毕业后直接到企业上班。这样不仅增强了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让他们“毕业即能上岗”,对企业而言,也能够提前储备用工人才,解决企业的用工难题。
该负责人表示,桂林市先试行摸索经验,旨在探索建立校企联合招生、分段育人、多方参与评价的双主体育人机制、人才培养成本分担机制及开放共享实训平台建设等,形成企业与职业院校联合开展现代学徒制的长效机制。同时,实行招生与招工一体化,倡导组建现代学徒制班级。今后,试点合作双方根据技术技能人才成长规律和工作岗位的实际需要,共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开发课程和教材、设计组织教学和考核评价、开展教学研究等。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周文俊)受全国人大常委会委托,10月19日至20日,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委员、自治区人大内司委主任委员黄翔带领检查组到桂林市,就桂林市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和《全国人大常委会...
桂林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桂林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