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张弘
9月9日上午,桂林医学院教师骆降喜,在桂林园林植物园欧洲花园“桂林百姓文化大讲坛”露天课堂,给市民讲《以文化心,借心化病》。
骆降喜说,中华五千年的灿烂文化,我们的国学,是指导现代人健康长寿的一味大药。
“以文化心,借心化病”,这个“文”就是中华经典文化。“心”就是观念,是你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今天在座的有很多中学生,我曾问过很多同学:你晚上几点睡觉啊?他说我们睡觉一般都在凌晨一两点。他反问:老师你晚上几点钟睡觉?我说通常不超过九点。
《黄帝内经》上说:“阳生阴长,阳杀阴藏”。人在晚上睡得很好,白天就精力旺盛。百岁老人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能睡觉,睡得沉,婴儿般的睡眠。这就叫奉阴者寿。乌龟为什么长寿?是因为它慢。今天的人急啊急啊,红灯也敢闯,你就不是“奉阴者寿”了,你就危险了。
《中庸》说“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人本身也有“天地”,这个“天”就是你的思想,这个“地”就是你的身体。如果身心能够达到“中和”的状态,你身上这几千万亿个细胞,就各归本位,素位而行了。
骆降喜分享了他的健康感悟:“和”“动”“中”“心”。
“和”代表整体观
“和”有四层意思:与天和,与地和,与人和,与己和。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就是与天和。有些青少年通宵达旦上网,玩手机,甚至猝死在网吧里面。另一个常见的现象是空调,空调不是自然环境,是人为环境。到了夏天人本来是要出汗的,夏天不出汗是不对的。这些就没有与天和,所以人会生病。
地球上的东西离不开辛、苦、酸、甘、咸五种味道。与地和,就是要根据季节和人的体质来安排你的生活,尤其是饮食。
与人和的原则就是替人着想,不给人添麻烦,“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与己和———一心一意。前些天有个母亲带孩子找到骆降喜,她的小孩6个月,反复生病,营养不良,很瘦。针也打了,药也吃了,在医院里治了很久,好不了。结果骆老师跟这个妈妈一聊天,就发现她每一次喂奶都在玩手机,玩游戏。问题就在这里。本来喂奶时妈妈跟孩子应该交流才对,你一边喂奶一边玩手机,还炒股,这个乳汁就是寒的,是没有营养的。
“动”代表恒动观
在这里,骆降喜专门讲了日常生活中的3种运动:快动(竞技体育)———紧张运动,慢动(休闲旅游)———放松运动,“活动”(治病养生)———文化运动。
奥林匹克体育精神追求“更快、更高、更强”,这不一定适合每一个人,也不是人终身可以行持的。人有极限,超过了一定限度,就会走向反面。因此不同年龄,不同体质,选择的锻炼方式不一样。老年人或者体质弱的人,就要尽量少点竞技体育运动。紧张运动耗氧,不可持续;放松运动是有氧运动,可持续发展。
“活动”是最有文化的运动。“活动”的关键是唾液———其生成、输布离不开脏腑功能,尤其与肾、脾、胃等脏腑密切相关。“禅步”就可以让你产生大量唾液。
“中”代表平衡观
在日常生活中要适可而止,恰到好处。比如吃饭不能太少,也不能太饱。做人也是一样,太好了,就会走向反面。今天很多人对孩子关爱过度,给他吃最好的,穿最好的,什么都包办。有个小孩7岁还不会自己吃饭,到了大学,晚上还要妈妈陪睡,这个好人是不是做过头了?教育的本质就是让孩子尽早独立,你帮太多,他就独立不了。所以在一切时处,都要保持中庸之道,达到平衡。
“心”代表自主观
中国文化可以理解为“主动观”或“内正观”文化。《论语》说“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曾子“吾日三省吾身”。清华大学的校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来源于《周易》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乾卦),和“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坤卦)。它表述的是传统文化的精粹。天上的日月星辰在不断运行,这就是“天行健”的意思。君子效法天,要像天那样不断努力;大地可以承载万物,君子取法地,要积累道德,方能承担事业。
天地之道就是人生之道。人的主观能动性是战胜疾病和困难的关键。
新闻推荐
安排专人为客户办理激活业务。耐心介绍业务办理流程。桂林银行北海分行为了方便客户办理社保卡激活业务,在大厅设置专门办理点,由两位工作人员专职办理,还让银行工作人员在客户等待时为客户说明办理...
桂林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桂林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