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新闻 临桂新闻 阳朔新闻 灵川新闻 全州新闻 平乐新闻 兴安新闻 灌阳新闻 荔蒲新闻 资源新闻 永福新闻 龙胜新闻 恭城新闻
地方网 > 广西 > 桂林市 > 桂林新闻 > 正文

中国新匠人养成记

来源:济南时报 2017-07-09 15:17   https://www.yybnet.net/

□记者 徐敏

在流水线和大批量工厂生产的时代,在追求“物美价廉”的大潮中,有这么一群年轻人,他们钟情手工,逆流而行,他们来自传统,尊重前辈,同时洞悉所在行业的流行趋势及技术变革,在工艺中加入新的时代元素。

《这个国家的新匠人》一书就讲述了这样一群年轻匠人、匠心的故事。他们分布在器物制作、珠宝雕刻、编织、酿酒等各个领域,代表着这个国家的新审美、新价值观和新手艺。他们敢破敢立,向传统致敬,更让前辈望尘莫及。

团扇之美,穿越千年

八五后的李晶是个戴着黑框眼镜、文质彬彬像极了理工男的大男孩。很难想象,他终日沉迷其中的却是优雅和温婉的古典戏剧道具:团扇。

“春秋亭外风雨暴,何处悲声破寂寥。隔帘只见一花轿,想必是新婚渡鹊桥。”这是京剧《锁麟囊·春秋亭》里的几句唱词。偶然听到这段美妙的唱腔,李晶一下就被迷住了,开始有意识地去找一些戏曲来听,从此走进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园林,曲径通幽,移步换景,渐入百花深处。

大学时期,李晶跟随浙江京剧团的叶盛华老师学戏,同时开始留意和收藏相关道具。能在收藏市场上遇到的好东西,李晶都会尽量买下,他曾经花费大半个月的生活费入手一件点翠。有次李晶意外地得到一柄有些年头的老团扇,可惜的是,这柄工艺上乘的清代团扇扇面缺损了。李晶决定去找人用缂丝工艺来修复,可是如今缂丝这种手艺已经是非物质文化遗产,辉煌时期是皇家贵族专用,现在全国也没有几个人会做。于是,李晶就动了心思自己学习制作和修复团扇。

起初,李晶把自己设计的图案交给老师傅做扇面。一开始做出来的成品总是不尽如人意,他就一边与师傅交流一边反思问题出在哪里。就这样反反复复,把工艺流程弄得清清楚楚,设计也能更加体现缂丝的特点与韵味。他还试着把现代的审美加入到传统艺术当中,使传统的工艺更贴合当下人的审美要求。

精美的团扇制作起来工艺精致又复杂。造型除了满月圆形之外,也有六角形、八角形、梅花形、海棠形、蕉叶形等等。扇面的材质,除了缂丝,也有绢面、绸面、宋锦等。扇坠可以配回龙须尾的流苏,也可以配上各种多宝串。“一款喜欢的扇子从自己手中诞生,那是最开心的事。”李晶说,有一柄扇子他做到凌晨三点才完成,流苏的扇坠,有一块老和田玉、一块老蜜蜡,还有老玛瑙、碧玉,扇柄上的东西是由早先的一把角质小刀柄改成的,包边是手工的宋锦,扇面是双面刺绣。这把扇子他舍不得卖,自己收藏起来了。

就是在这样一个充斥着新科技的喧嚣和市井纷扰的世界里,大男孩李晶沉溺在细腻的匠人生活中。

一尺绸绢,多舛命运

2016年9月4日,世界瞩目的G20峰会在杭州召开。除了一时间爆红网络的开幕晚会和国宴菜单,给各国领导人及夫人的国礼也颇受关注。然而,鲜有人知道,送给东盟十国第一夫人们的礼物,是由历史悠久的“丝绸画缋”工艺制成。而现如今,国内能完成这项古老而繁复技艺的完整70道工艺的,仅剩杭州叶家。28岁的姑娘叶沣仪,就是这种工艺的第五代传人。

从叶沣仪爷爷的爷爷那一代开始,就凭这门技艺为生。丝绸画缋是什么?很多人会简单地理解为在绸缎上作画,然而事实远比此复杂许多。其实看字就能猜到五分,“缋”由一个“纟”和一个“贵”组成,指在真丝上添加融合了染、绘、绣等多种工艺手段的传统技艺,属于我国古代最早的平面视觉艺术品种之一。家喻户晓的《清明上河图》即是其最为杰出的衍生代表作。从距今约两三千年的周商时期出现蚕丝织物开始,画缋技艺便从民间棉麻织物延伸到皇室的丝绸制品。随后宫廷设立了专门的画缋部门,制作皇室贵族的服饰。画缋师以绸绢为原料,凭经验和悟性掌握手工技巧和火候,历经选绢,定型,皂煮,摹稿,刻板,勾蜡,上色,上底浆、中浆、上浆,高温固色,脱水,贴膜,雕刻,贴金,裁剪,装裱等70多道工序,做出色感亮眼、触感细腻、观感典雅的成品。

“学习这样技艺的时候,就像在练功夫。”叶沣仪说。不忘初心,耐得寂寞,她相信总有一天这门民族工艺会得到认可。本着这一初心,叶家创立了“缋”这个品牌,除了将传统的丝绸画、丝绸屏风和丝绸扇做到极致,还开发了围巾、披风、手包、服装等多个品类,希望让这一古老手艺回归日常。经历了低迷、濒临失传等危机后,现在,叶家的作品参加了国内外多个展览和比赛,斩获大奖无数,在圈内声名鹊起。

有次领奖时,有个年迈的老先生对叶沣仪说:“你们叶家太了不起了,古籍里面记载的那些技术,只有你家才可以做出来。小姑娘你一定要好好守下去。”叶沣仪说,其实她最大的理想不是自己的作品被放进博物馆,而是让工艺恢复到常态。常态就是把这些工艺真正融入到生活的日常中去,这才是对一门工艺最有效的保护和最大的尊重。唯其如此,这一古老的工艺才能历久弥新,在时间的长河中重新散发出迷人的光芒。

一口香糯糕团,尝出许多滋味

很多南方人童年的回忆里应该有一首朗朗上口的儿歌:“摇啊摇,摇啊摇,摇到外婆桥,外婆请我吃年糕。糖蘸蘸,多吃块;盐蘸蘸,少吃块;酱油蘸蘸吃半块。”年糕不仅是中国具有代表性的传统食物,更有属于自己的印记和文化,它能使人回到故乡,尝到童年。

周裕君是宁波俞家年糕第三代主理人,他的外公俞存齐就是制作宁波年糕的行家,早在1979年就创办了俞家年糕手工坊。很多人都靠手工业生存的老一代人做年糕为生,并不是什么稀罕事,可是周裕君大学毕业后提出要继承年糕坊时,却遭到了父母的强烈反对:“大学生卖年糕,说出去多难听啊!”就在所有人无法理解的眼神中,周裕君辞掉了小学教师的工作,接手了前途未卜的年糕坊。

真正爱吃年糕的老饕,会用两个方法来分辨年糕的优劣:一是吃蒸年糕,在没有任何添佐物时尝到年糕的百分百原味,咬起来Q弹滑糯、韧劲十足。第二个是放弃油酱的雪菜年糕汤,舀一勺进嘴里,除了雪菜的鲜爽,满口浓郁米香,嚼起来软糯清甜,一口难忘。俞家年糕照着传下来的方子和手艺,就能把年糕做出那样的好味道,让尝过的人都“过口难忘”。《舌尖上的中国》播出后,周裕君的年糕订单络绎不绝,因为无法按时完成订单,周裕君同意了父亲“订些别家年糕”的提议,结果送来的年糕质量低下,和俞家年糕完全两个样子。这次,周裕君彻底明白了,做年糕,一个步骤都不能偷懒。他没日没夜地和家人做了好几天,完成后给所有订单都附赠一份年糕表达歉意。

制作一块年糕需要多少道工序?答案是十二道。原料精选加上洗米、浸米、水(、榨干、初粉碎、精粉碎、炭火蒸、搅拌打实、成型、切条、自然晾干这十二道缺一不可的手做工序,做出来的年糕爽滑柔韧,久煮不糊。“有一道工序不走心,年糕的味道就不对。”周裕君说。现在,凭借着一个年轻匠人的活力和创新力,除了传统白年糕,他还制作了以桂林的桂花为材的香气迷人的桂花年糕、用山东的紫薯做的营养丰富的紫薯年糕、加入云南的黑糖做成的香糯微甜的黑糖年糕,还开发了一款中华年糕条供应给韩国料理店做炒年糕用。

目前,俞家年糕的发展蒸蒸日上。当时辞去工作全心全意做年糕,周裕君的初衷就是想让俞家年糕成为一个百年老店并且传承下去。接手祖传的年糕作坊时,他的初心就是还原童年记忆中的年糕味道。因此他将自己封为“年糕团团长”,就是想提醒自己,时时不忘初心。

做团扇的李晶 叶沣仪在做丝绸画缋丝绸画缋工艺制作的丝绸 李晶制作的团扇周裕君的年糕

新闻推荐

秀峰区表彰十佳优秀党组织和党员

本报讯(记者刘倩通讯员张燕)近日,秀峰区召开纪念建党96周年大会,表彰了“十佳优秀党组织”、“十佳优秀共产党员”和“十佳优秀党建品牌”,激励全区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进一步坚定信念、锤炼党性、...

桂林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桂林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中国新匠人养成记)
频道推荐
  • 硬地上铺砂子种草植树业主质疑小区绿化造假 事发柳州市颐和家园小区,林业园林部门称不符合绿化规范已叫停施工
  • 钦州港海关与钦州港同频共振10年 建设国际一流港口 打造对外开放高地
  • 万亩茶山变“金山”
  • 产业旺 乡村兴
  • 容县群众体育 风景这边独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