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桂林 今日临桂 今日阳朔 今日灵川 今日全州 今日平乐 今日兴安 今日灌阳 今日荔蒲 今日资源 今日永福 今日龙胜 今日恭城
地方网 > 广西 > 桂林市 > 今日龙胜 > 正文

长发村唱起“致富经”

来源:广西日报 2021-11-19 07:12   https://www.yybnet.net/

红瑶自古就有蓄长发的传统,有些寨子里的成年女性长发超过1米的比率高达90%。 寨子里的老人正传授年轻人养发护发秘诀。 黄洛瑶寨在村子里建起了歌舞堂,专门向游客进行长发展示,很受欢迎。 红瑶女性成人礼就是剪掉姑娘从小留下的长发。 淘米水是制作长发洗发水的关键,一名外国游客好奇地查看瑶嫂制作洗发水。 红瑶妇女在河边洗头发,形成一道靓丽的风景。瑶族女性在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盘发方式,其中未婚、已婚、已育女性的盘发分别叫作“闺中秀”“螺蛳盘发”“乌龙盘发”。瑶族女性在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盘发方式,其中未婚、已婚、已育女性的盘发分别叫作“闺中秀”“螺蛳盘发”“乌龙盘发”。瑶族女性在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盘发方式,其中未婚、已婚、已育女性的盘发分别叫作“闺中秀”“螺蛳盘发”“乌龙盘发”。

“一梳长发黑又亮,梳妆打扮为情郎。二梳长发粗又亮,夫妻恩爱情意长……”这是流传在红瑶聚居区的一首《长发谣》,每当重要节庆时,红瑶大嫂们就会在长鼓声中欢歌起舞,热情迎接八方宾客的到来。

红瑶是瑶族的一个支系,主要居住在桂北龙胜各族自治县山区一带,因喜爱穿红色服装,被称为“桃花林中的民族”。留长发是红瑶另一个奇特的人生礼俗,红瑶女视长发为珍宝,13岁开始留长发,而一生只在16至18岁期间剪一次头发,至老都将蓄留。2012年,红瑶长发被列入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龙胜各族自治县龙脊镇黄洛瑶寨是红瑶主要聚居区之一,全寨348口人中,头发超过1米的有70多人,被誉为“天下第一长发村”。“黄洛有三怪:头发当草帽戴,手镯当耳环戴,衣服全是丝线带。这个‘三怪’,现在变成了致富‘三宝’。”黄洛瑶寨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潘继凤说,多亏了旅游扶贫好政策,当地瑶族群众走上了脱贫致富之路。

黄洛瑶寨在旅游开发过程中,着力打好少数民族风情牌,推出瑶族歌舞、长发梳妆展示、瑶家手工制品等旅游项目,不断丰富游客体验。村里的长发女子几乎都加入了歌舞队,每人演出一场获得报酬15元。截至目前该屯接待游客10万人次,实现旅游歌舞表演收入300余万元,销售工艺品收入100余万元,每户歌舞表演分红0.8-2万元不等。

此外,头巾、腰带、耳环等配饰的出售和整套服装的出租、出售,每户一年也有数万元收入。就连传统的长发洗护产品,在全国也有了100多家加盟店。部分村民通过经营“农家乐”,一年至少收入10多万元。

黄洛瑶寨是该县发展文旅产业的一个缩影。近年来,该县按照“以县城为核心,以龙脊、南山为重点景区,建设壮、瑶、苗、侗四个民族小镇,发展五个健康养生景区”的规划,以全县作为大景区,以10个乡镇80%行政村为基础,以民族村寨为落脚点,重点实施“农耕文化、民族文化、红色文化、康养文化+旅游”多个项目,大力发展文旅产业,助推乡村振兴。

“旅游产业好处多,唱歌跳舞好快活。赚了美元赚港币,道路越走越宽阔。”谈起旅游产业带来的变化,黄洛瑶寨村民潘红妹开心地唱起了山歌。

本报记者游拥军通讯员韦吉阳/摄影报道

新闻推荐

促进各民族更好地交往交流交融

雷陈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是党中央就民族工作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一个目标所在,也是铸牢中华民...

龙胜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龙胜各族自治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老战士的乡村情2021-10-29 07:24
迎中秋 庆丰收2021-09-20 08:07
猜你喜欢:
评论:(长发村唱起“致富经”)
频道推荐
  • 硬地上铺砂子种草植树业主质疑小区绿化造假 事发柳州市颐和家园小区,林业园林部门称不符合绿化规范已叫停施工
  • 钦州港海关与钦州港同频共振10年 建设国际一流港口 打造对外开放高地
  • 万亩茶山变“金山”
  • 产业旺 乡村兴
  • 容县群众体育 风景这边独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