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言忠和妻子现在仍经常亲自上阵打理茶园。记者蒋伟华摄
今年春茶种植获得丰收,莫言忠两口子十分开心。记者蒋伟华摄
□本报记者蒋伟华通讯员王国干吴倩茜廖政萍
龙胜三门镇大滩村是个海拔近700米的山区村,村里山多地少,几乎没有主打产业,传统的杉木种植收益太低,村里的山林几乎成了没有效益的荒山,村民们纷纷选择外出打工。几年前,村民莫言忠决定在村里整合土地种植茶叶。经过几年的发展,他给村里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并辐射带动了附近几个村的村民陆续走上了脱贫致富的道路,让昔日的荒山变成了“金山”。
在外闯荡多年后,他要回家在荒山上种茶
大滩村离镇政府所在地约半个小时车程,一路虽然都是水泥路但弯曲陡峭。山涧里溪水淙淙,山风徐徐,在炎热的夏天比山外凉爽。
莫言忠的茶叶就种在这高山中。说起种植茶叶的历程,莫言忠十分感慨。原来,在外闯荡多年的他每次回家都发现村里虽然有着大量的山林,但由于没有形成产业,加上以前交通不便,村里经济发展缓慢,村民仅靠进行传统的种养或者外出打工维持着生计。见多识广的莫言忠决定要改变这一状况。
莫言忠的老婆是三江人,而三江的茶叶颇有名气。莫言忠一直认为,生态环境良好的大滩村也是种植茶叶的好地方。2014年,看着村里的道路陆续硬化畅通,他觉得时机来了,便回到村里以每年300元一亩的租金承包了80亩山林,开始尝试种植茶叶。
外家取经,让茶叶长满高山
“我们这里海拔高,气候好,是种植茶叶的绝佳地。”对于村里的自然条件,莫言忠十分有信心。他说,村里海拔近700米,早晚温差大,而且种植用的都是山泉水,具备种植高品质茶叶的自然条件。但从没有种植过茶叶的莫言忠,对茶叶种植技术几乎一窍不通。早有准备的他心里一点都不慌,因为他得到了老婆娘家人的支持。从开地到下苗再到修剪甚至采摘,每道工序夫妻俩都会请来三江的师傅和工人把关,自己在一边跟着学。刚开始那几年,村民们经常看到莫言忠两口子隔三岔五就开着车在三江和龙胜之间奔跑。
“这两口子能吃苦,肯定能成事。”村民们在默默地观望,他们也期待着有人能带动村子的发展。果然,3年后,茶叶可以采收了,当年就给他们带来了数十万元的收入。
致富不忘本,带领村民一起致富
“今年光人工费就花了13万多元……”莫言忠在本子上密密麻麻地记录着每天工人的出工情况。这些工人都是来自大滩村或者附近的村子,根据工种的不同和个人的劳动能力,每天每人可挣六七十元到100多元的工钱,一年大约有半年可在茶场做事,挣到的工钱不算少。
几年来,在当地政府和相关部门的支持下,莫言忠的茶场已扩大到几百亩,茶叶的品种也在增加,茶叶的品质也得到了客户的一致认可,一般情况下,一斤干茶至少卖200元,贵的可卖上千元。目前,莫言忠已经拥有自己的茶叶加工厂,收益进一步增加。
“一人富不算富,大家富才算富。”创业成功后的莫言忠,没有忘记自己当初要带领乡亲们一起致富的承诺,他发挥自己的技术和人脉资源优势,让大家陆续加入到种植队伍中来。
“范政伟种了两三亩。”“范道财种了两亩,老婆在茶场打工。”……莫言忠随口就说出了帮扶几户村里贫困户的情况,他说跟着他种植茶叶的年龄最大的贫困户已有68岁。他给这些村民和贫困户算了笔账,由于他保底收购,种植一亩茶叶一年纯收入在6000元左右,加上还可以在茶场打工,一个有两个劳力的家庭,一年收入起码在3万元以上。他初步统计了一下,目前已带动100多户村民种植茶叶,其中贫困户11户,这些贫困户已在去年成功脱贫。这种效应还辐射到周边几个村庄,今年有更多的村民和贫困户加入了他的种植队伍。除了茶叶种植,莫言忠也发动大家一起种植茶油树,从而多条腿走路,以保证村里长远持久地发展。
新闻推荐
本报讯(通讯员王颖张婷婷记者谭熙)5月21日,七星区委统战部、区工商联、区侨联青委会携手广西华侨爱心基金会的爱心人士来...
龙胜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龙胜各族自治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