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国早报龙胜讯(记者李春生通讯员吴倩茜)1月28日,是龙胜各族自治县龙脊梯田景区大寨村村民领取年终分红的日子。当天,大寨村2018年旅游分红670.6万元,共有271户1232人获得分红,户均2.5万元。
村民潘应芳一家连续几年都分得最多,今年共得到5.6万元,比去年多了将近1万元。年近七旬的他跟老伴拿到钱,笑得合不拢嘴。潘应芳说:“旅游扶贫政策好,我们只管种好田,收入一年比一年多。”
潘应芳一家6口人,曾因缺乏劳动力成为贫困户。现在通过种植自家8亩多田地,领取年终分红,于2018年光荣脱贫。
“绿水青山,现在真的成了金山银山。”大寨村支书潘保玉感慨,“依靠旅游业,村民们纷纷走上致富路。”曾是贫困村的大寨村,如今已是远近闻名的旅游村,摘掉了多年的“穷帽子”。同时,龙脊梯田系统还被评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在外打工的村民也陆续回到村里吃起“旅游饭”。
“以前我们出去给别人打工,现在别人进来给我们打工。”潘保玉说,“2003年,全村人均收入还不到700元。当时流传的民谣是‘半边铁锅半边屋,半边床板半边窝’,形象地说明了村民的生活状况。”
2003年,大寨金坑梯田景区正式对外开放,村委与旅游公司签订共同开发协议,村民负责种植水稻和维护梯田景观,旅游公司每年将门票收入的7%返还大寨村,给村民分红。
2008年大寨村首次获分红14.7万元,2009年分红15.6万元,2010年分红28万元……直到2018年分红670.6万元。逐年上升的数字不仅是10年来当地村民不断增加的收入,更是群众被激发的脱贫摘帽的内生动力,以及当地党委、政府不断坚定依托特色生态资源、增强贫困地区自我发展能力的信念。
如今走在大寨村,一幢幢吊脚楼古色古香,农家旅馆、私家车随处可见,村里还建起多个观景平台、民族歌舞场等。
通过发展旅游,当地村民如今成了“扛着犁耙种田地,唱着山歌搞旅游”的“两栖农民”。大寨村是龙胜探索旅游扶贫的缩影。近年来,该县充分发挥地方特色优势,传承民族传统文化,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和服务配套,推出“旅游入股分红”的模式,全力推进旅游业发展,让越来越多村民享受到生态扶贫旅游发展带来的红利。2018年,该县共接待游客860.18万人次,同比增长10.7%。
新闻推荐
1月11日,工人在搬运红薯干。工人在查看的红薯干工人在给蒸熟的红薯去皮。□本报通讯员吴生斌陆恒江/摄入冬以来,在位于龙...
龙胜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龙胜各族自治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