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芭蕉芋粉的晾晒情况。
石丹凤和村民背着芭蕉芋出山。
展示芭蕉芋。
本报记者蒋伟华通讯员黄勇丹阳迪文/摄
快过年了,在农村,家家户户都在准备年货。芭蕉芋粉是龙胜伟江乡里木村几乎家家户户必备的年货。不过今年不同的是,在村支书石丹凤的带领下,村里将传统的粉丝做成了产业,不但让附近村民享受了这个特色产品,还推广到各地,让它成为更多外地人的“年货”。
从龙胜县城到里木村开车需要一个多小时,村子依山傍水,环境优美。作为乡里为数不多的女支书,石丹凤是土生土长的本地人,在她的眼里,乡里虽然相对偏僻但物产丰富,而芭蕉芋粉就是其中一种。
石丹凤告诉记者,芭蕉芋在村里是野生作物,平时基本不需要管理,不管是杂草堆还是野外的荒地都能生长,因为枝叶形同芭蕉树故得名。在她的记忆里,小时候过年的时候,大人都会将芭蕉芋做成粉丝当年货,粉丝滑爽耐煮,相对红薯粉来说更加爽口。随着时代的发展,群众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芭蕉芋粉也慢慢地被人遗忘,只有少数村民在过年的时候做,而石丹凤却认为它非常值得推广。
“绿色、原生态,种植难度低容易生长……”石丹凤有信心将其传承并推广开来。
2016年开始,石丹凤尝试种植了几亩芭蕉芋并收购了部分村民的芭蕉芋加工成芭蕉芋粉,以每公斤40元的价格通过微信卖给顾客,很受欢迎,一卖就是3000斤,赚了一些钱。看到芭蕉芋粉有市场,去年石丹凤发动村里的村民及贫困户种植了二三十亩芭蕉芋,自己则投资几十万元办起了加工厂,扩大规模。芭蕉芋从每年的四五月开始种植,只要将种子撒在荒地上,基本不需要太多管理,到了11月左右可以收获,每亩产量三四千斤。石丹凤以每斤7毛的价格收购农户的产品,去年收购的芭蕉芋估计能生产上万斤的干粉,整个生产过程主要集中在春节前的两个月。石丹凤的工厂能容纳十多名工人来做事,每人70元一天,目前已经有6个贫困户加入了她的团队。
近日,记者在石丹凤的工厂看到,工人们都在忙着加工芭蕉芋粉,一些工序还是由手工完成的。石丹凤说,希望做出来的味道还是原来的传统手工艺味道。下一步,石丹凤将看今年的销售情况考虑是否继续扩大规模,她希望将本村的年货打造成更多外地人喜欢的特色年货。
新闻推荐
2月4日,广西龙胜平等镇广南村的群众赶着“春牛”走村入户为民众祈福。当日是立春节气,广西龙胜各族自治县的群众身着盛装闹“春牛”,祈求新年一帆风顺、万家幸福。“春牛”由群众扮演,用镰刀萝作牛角...
龙胜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龙胜各族自治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