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名“送教上门”的老师拿着教具,前往杨文勇家。
以前杨文勇比较害羞,不爱讲话,如今通过老师们的言传身教,他变得开朗多了,脸上总挂着笑容。
除了在家里上语文、数学课以外,泗水中心校的老师每次都带一些体育用品来,让杨文勇锻炼。
在泗水中心校,4名老师针对杨文勇的实际情况,商量教学计划。
一名老师正在给杨文勇上课,“教室”就设在杨文勇家的客厅。
□本报记者刘教清通讯员黄勇丹伍丽丹文/摄
他是一个早产儿,长年在轮椅上生活。自去年起,泗水中心校组织老师,携带教具,轮流“送教上门”,把教室搬到孩子家的客厅,让孩子坐在家里上学。
这名孩子叫杨文勇,今年11岁,龙胜泗水乡细门村崩里组人。他的父母没有稳定的收入,仅靠做农活和打临工维持家庭开支,生活异常困难。而杨文勇因早产,右手不能正常活动,双脚也不能站立,行动极为不便,到了入学年龄,不能与正常孩子一样上学。
孩子不能上学,杨文勇的父母忧心忡忡。他们只有个朴素的愿望:将来老了,儿子能出去买东西,会加减乘除。两年前的一天,泗水中心校校长银春秀无意中了解到这一情况后,既心痛又惭愧:怎么能让一个孩子因贫穷和疾病无书读呢?她想到为杨文勇送教上门。
银春秀决定,每周组织4至5名老师,给杨文勇送教上门1至2次。于是,自2016年初开始,泗水中心校的老师们每周都会带上小黑板、算盘、电脑等教学用具,来到距离学校约10公里的崩里组,专门在杨文勇家里设立特殊教室授课。
这是专门为杨文勇“私人订制”的教学。因为杨文勇虽然年龄达到11岁,但在运动、感知、语言、认知、自理、社会适应等各方面都存在缺陷,与同龄孩子相比有一定的差距。于是,老师们专门针对性地为他制定了教学计划。
每次来到杨文勇家,体育老师陈小云都要帮其做康复训练、心理训练,还根据杨文勇的情况,制定了中长期目标和训练计划,帮他练习走路、坐立、手部动作等。
而其他老师也制定了语文和数学的教学课程,并通过黑板、电脑加投影仪的方式给杨文勇上课。
通过近两年的学习,杨文勇变了:过去,杨文勇总是羞涩地低着头,也不爱说话;如今,他开朗多了,看到老师们就会微笑,还会主动打招呼,在肢体控制及运用能力上也得到了一定的提高。杨文勇还学到了很多课本知识,其父母满怀感激。
“像文勇这样的孩子,我们乡一共有8个,他们是重度残疾儿童,无法离开家门进校门,我们就组织老师送教上门。”泗水中心校黄德坤老师说,2016年,龙胜各族自治县教育局与残联等部门启动“送教上门”服务,让具有接受教育能力又是重度残疾的儿童在家享受教育。
另外,今年龙胜教育部门还出台了相关方案,对于一些符合“送教上门”条件的儿童,加大资金扶持力度,让教育延伸到每一个家庭,不让任何一个孩子因为残障而失学。
新闻推荐
□邓艳春我眷恋着35年前那所只有一个护士班的校园———全州人民医院附属卫校;眷恋着我和同学们扎着小辫扬着马尾的青涩;眷恋与班主任那份师生的深情和同窗的友谊。跟我一样眷恋这份情谊的,还有我们...
龙胜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龙胜各族自治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