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桂林讯(记者/袁琳通讯员/张雷实习生/张雯)桂林市按照“依托生态优势、突出文化特色、坚持产业融合、建设大美桂林”思路,大力推进乡村绿化工作,实现推窗现绿、出门见景。
坚持高位推进,压实乡村绿化责任。出台“三定五个一”制度,即“定跟踪服务到位、定时间节点目标、定考核奖惩措施”“一个建设项目、一名包抓市领导、一个工作机构、一个目标一抓到底”的工作机制。通过实施“书记工程”、开展“村屯绿化、古树名木保护、漓江环境综合整治、特色林业示范区创建”四大行动,为乡村绿化提供有力抓手,把书记推到工作一线,压实“三级书记”抓乡村绿化的责任。实行“一票否决”和责任倒查,做到“四个不放过”:没有科学规划不放过,经费管理不到位不放过,项目不合格不放过,任务没完成不放过。
秀峰区鲁家村是政府统筹力量,整合项目,联合打造的“半城绿树半城楼”典型示范村;临桂区泗林村完全是靠村民群策群力,自主打造的“小桥流水人家”;阳朔县骥马村则由政府引导,村民参与,政府给政策,村民出劳力,采取“以奖代补”的方式,精心打造“风格各异、特色鲜明”的民宿田舍。桂林市通过破解“绿化模式单一、经费保障不足、后期管护薄弱”3大瓶颈,激发乡村绿化的生机活力。在绿化模式上,因地制宜、分类施策,打好“花式拳”;在经费筹备上,坚持多措并举,多腿走路,拓宽融资渠道;在管理机制上,秉着“村事民管”的原则,充分依靠和发挥村干和村民理事会的作用,制定《村规民约》,实行“谁栽种谁所有,谁管护谁享用,谁毁树谁赔偿”的管护奖惩机制,动员和组织村民自主管护。
桂林在保护好自然生态的基础上,着力打造“区域明显、特色突出、景象壮观”的水果林、风景林、“三护林”。恭城柿子村、阳朔红心柚村、荔浦砂糖橘村、永福罗汉果村、临桂百香果村5个片区水果林,灵川银杏、恭城桃花、灌阳梨花等3600多亩风景林,以及1300多亩村前房后的“三护林(护村、护路、护宅)”,形成了“春赏桃李花开,夏品优质水果,秋看银杏金叶,冬眺高山雪景”四季分明的生态景观。
恭城瑶族自治县莲花镇桂北民居文化村、灌阳县新圩镇红色文化村、象山区北芬村的侗族文化村、瓦窑小镇陶艺、根雕、镌石等非物质传统文化村……在优化自然生态的同时,桂林着力为乡村绿化赋予乡土文化的内涵,近5年来,全市先后打造的99个特色文化村落呈遍地开花之势。
据统计,桂林获评“中国乡村旅游创客示范基地2个、“中国乡村旅游模范村”12个、“广西特色旅游名村”3个,每年乡村游达1500多万人次、旅游收益50多亿元。桂林乡村绿化以产业作为支撑,坚持走产业融合发展之路,引导群众把“乡村绿化”与发展林果经济、庭院经济、旅游经济结合起来,实现“绿化一个村屯、开发一个产业、致富一方群众”的目标。目前,全市种植以柿子、香梨、红心柚、砂糖橘等为主的水果林500多万亩,建设金槐基地20多万亩、油茶基地50多万亩、苗木基地1.1万多亩,平均每年为当地农民创收3000多元。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梁亮通讯员张超群王明伟)28日下午,自治区南溪山医院市直机关医疗部暨南溪山医院医联体成员单位挂牌仪式,在临...
临桂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桂林临桂区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