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新闻 临桂新闻 阳朔新闻 灵川新闻 全州新闻 平乐新闻 兴安新闻 灌阳新闻 荔蒲新闻 资源新闻 永福新闻 龙胜新闻 恭城新闻
地方网 > 广西 > 桂林市 > 临桂新闻 > 正文

我们参与清洁能源的生产

来源:桂林晚报 2019-01-02 14:30   https://www.yybnet.net/

熊林杰

赵梦(市环卫处提供)

熊林杰

“我所做的工作是垃圾焚烧发电的第一个步骤,我很庆幸,我能为家乡的环境保护出一份力。”

精准操控

垃圾开始“变身”

每天大概有上千吨的生活垃圾经垃圾转运车送到山口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工程厂房,倒入垃圾池中。这些垃圾并不能立刻进行焚烧,要在垃圾池里堆放三四天后,进行脱水和发酵,以增加热值,使锅炉燃烧稳定,然后通过垃圾吊“抓”进焚烧炉中。垃圾吊是一种抓斗式起重机,主要承担垃圾的投料、搬运、搅拌、取物等工作。而熊林杰是山口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工程的一名吊车值班员。

记者看到熊林杰时,他正在厂房六楼全封闭的垃圾吊控制室里忙碌着。控制室下方的垃圾池长80米,宽25米,高30米,而他所在的垃圾吊控制室大概在27米高的位置。熊林杰坐在控制椅上,左手操控“大车”、“小车”,右手控制“抓手”的张开、闭合、上升、下降……一番精准操作,“抓手”缓缓移动,抓起满满“一手”的垃圾投入投料口。

熊林杰年仅19岁,在汽修专业大专毕业后,经老师推荐,来到山口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工程工作。“今年2月我来到这里,被派到深圳学习了一段时间。”熊林杰说,“一开始入手时,还会比较慌乱,因为左右手有着不一样的操作。不过,学习久了,就能做到心到手到而操作准确。”

现在,一个工作班次下来,熊林杰要“抓”三四百吨垃圾去产电。

工作时间不长,熊林杰觉得这份工作特有使命感。“我是灵川人,现在做的事是垃圾变废为宝,发电的第一步骤。虽然每天重复一遍又一遍一样的操作,但我是在为家乡的环境保护出自己的一份力,特有意义。”

闫淞琳

“每天我们都要对厂里的设备进行多次全方位的巡检,发出去的每一度电,都有我们运行工程师的全程监控。”

实时监控

确保正常发电

就在熊林杰在全封闭垃圾吊控制室内操控“抓手”将垃圾精准地投入焚烧炉内时,运行工程师闫淞琳在中央集控室内通过显示屏可以监控到垃圾的焚烧全过程。

前几天,闫淞琳和同事一直在忙着全套设备72+24小时试运行的准备,对两台日处理量750吨的机械炉排焚烧炉、1台35兆瓦汽轮发电机组、烟气净化系统、炉渣收集储存系统、飞灰收集稳定化系统、污水处理系统、循环冷却系统等设备进行检查和调试。

“试运行通过后,两台焚烧炉将24小时运转发电。”闫淞琳说。

在中央集控室内,大屏幕上能全方位监控厂区情况和各设备的运行,屏幕上焚烧炉膛熊熊火焰的图像也显示着山口生活垃圾焚烧项目正在进行发电。在大屏幕上方的LED屏实时显示相关数据,各区域作业情况均尽收眼底,让工程师们能一目了然了解设备运转情况。同时,工程师们也通过面前的电脑进行相关操作。

不要以为闫淞琳和他的同事只要坐在中央集控室里“指指点点”就好了,每个工作班次,闫淞琳和同事都要戴上黄色安全帽,在厂房里进行一到两次全方位巡检。“每次巡检我们要检查所有设备的运转参数、温度,一一进行详细的记录,就连角角落落也不能放过。”闫淞琳说,每次巡检都要一两个小时。

现在,山口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工程已经点火发电了,闫淞琳说,他和同事们的责任可大了,不仅要不断优化和调整设备确保其正常、经济运行,还要加大投入和监督,在垃圾焚烧发电的过程中确保水、气、声、渣都达到环保标准。“厂里每生产出一度电,我们都在背后默默地提供技术支持。”

赵梦

“生活垃圾从填埋到焚烧发电,不仅是处理方式的改变,对环境保护的意义更重大。”

变废为宝

建设美丽桂林

随着城市的发展,居民生活水平的逐年提高,生活垃圾总量也呈逐年增长的态势。在生活垃圾焚烧发电以前,桂林市对垃圾的处理方式只有填埋,居民产生多少生活垃圾就填埋多少。

市环境卫生管理处主任赵梦告诉记者,原来由一座废弃水库改造建设的冲口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位于临桂区四塘乡冲口村,2002年5月建成并正式投入运行,2013年11月底停止接收生活垃圾。在投入使用的近12年时间里,日平均处理500吨生活垃圾,一共卫生填埋生活垃圾约300万吨。2013年11月30日,山口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正式启用,占地面积达950亩,设计总库容892万立方米,建设规模为日处理生活垃圾1000吨,日处理渗滤液600吨,使用期为18年。“目前,山口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每天要填埋来自六城区三县运送过来的垃圾差不多1800吨,按照这样的速度,不到使用期山口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就会被填满了。”

根据《“十三五”全国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规划》提出,“十三五”期间应按照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要求,继续加大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能力建设。“到2020年底,设市城市生活垃圾焚烧处理能力占无害化处理总能力的50%以上。”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生活垃圾焚烧处理工作的意见》中也提到,“将垃圾焚烧处理设施建设作为维护公共安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高政府治理能力和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重点”,“到2020年底,全国设市城市垃圾焚烧处理能力占总处理能力50%以上,全部达到清洁焚烧标准”。

桂林市引进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真正实现了垃圾变废为宝。山口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工程一期年处理生活垃圾量达54.75万吨,可发电2.12亿度,可满足9.3万个普通家庭一年的用电量,相当于每年节约标准燃煤6.6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22万吨。

同时,这也最大限度节约了卫生填埋被占用的大量土地。赵梦说,能应对每年的垃圾增量,可实现垃圾重量减量80%左右,容积减量90%以上,一年将节省100万多立方米垃圾填埋库容,大幅度降低垃圾填埋对土地资源的占用,更重要的是可以处理往年以填埋方式处理的垃圾存量;减少了原生垃圾对土壤、地下水的污染,垃圾经过高温焚烧后还能消除垃圾中有害物质,可有效地控制对环境的二次污染。“垃圾经过焚烧后,大量的生活垃圾经过充分燃烧,最后只剩下废气、飞灰、炉渣三大废物,其中废气经过妥善的工艺处理可以实现达标排放;飞灰经相关技术处理后再进行填埋处理;炉渣则可以作为建材等综合利用。处理后的飞灰填埋量仅是所焚烧垃圾量的3%,能大大延长山口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的使用年限。”

近年来,桂林市在60多个小区开展生活垃圾分类,山口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一期投产发电,餐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BOT项目开工,这些对生活垃圾处置的变化,正逐步朝着垃圾处理“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目标前进。

“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改善环境卫生状况,积极推进桂林市生态文明建设,打造天蓝、地绿、水净的美丽桂林。”赵梦说。

记者谭熙

(4、5版图片除署名外均为记者谭熙摄)

新闻推荐

桂林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明年1月2日起到临桂办公

本报讯(记者谭熙通讯员肖丹)记者从桂林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了解到,该中心将于明年1月2日起正式在临桂新区办公。桂林市住...

临桂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临桂区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我们参与清洁能源的生产)
频道推荐
  • 硬地上铺砂子种草植树业主质疑小区绿化造假 事发柳州市颐和家园小区,林业园林部门称不符合绿化规范已叫停施工
  • 钦州港海关与钦州港同频共振10年 建设国际一流港口 打造对外开放高地
  • 万亩茶山变“金山”
  • 产业旺 乡村兴
  • 容县群众体育 风景这边独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