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新闻 临桂新闻 阳朔新闻 灵川新闻 全州新闻 平乐新闻 兴安新闻 灌阳新闻 荔蒲新闻 资源新闻 永福新闻 龙胜新闻 恭城新闻
地方网 > 广西 > 桂林市 > 临桂新闻 > 正文

不断打装修骚扰电话这回警方真的抓你了

来源:南国早报 2018-06-23 16:38   https://www.yybnet.net/

图片来源:新华社

南国早报记者邓振福通讯员胡圆圆

近年来,不少市民购房后不久,就不断接到装修公司的推销电话。近日,桂林警方开展了“净网2018”专项行动,严厉打击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犯罪的行为。从6月7日至19日,桂林警方先后查了22家装修公司,共30人涉嫌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被刑事拘留。

1市民遭遇

刚收房就频频接到装修推销电话

“您好,申先生,我们是装修公司的,请问您在临桂麓湖国际的房子需要装修吗?”桂林市民申先生在桂林市临桂区麓湖国际小区购买了一套房子,去年11月,申先生收房后的第二天,他便接到自称装修公司的业务员打来电话,推销装修套餐和优惠等等。

当时,申先生觉得很奇怪,自己没有去过这家装修公司,更没有留下电话号码,对方怎么会有他的电话。业务员称他们有渠道能得到电话,是公司领导给的。再追问时,业务员就挂断了电话。接下来,申先生陆续接到多家装修公司的业务员打来电话,他都跟对方说自己暂时不考虑装修,然而还是不时会接到类似的推销电话,有的业务员甚至在休息时间打来电话。

桂林市秀峰区市民王先生也遇到了类似情况,今年6月4日,王先生接到一个装修公司的业务员电话推销,他明确表示不需要装修。但该业务员仍不死心,第二天还给他发来一条短信,表明自己就是昨天打电话的业务员,然后介绍了公司装修业务和优惠条件等一大堆内容。王先生认为,自己的个人信息肯定是被泄露了。

2顺藤摸瓜

22家公司被查,30人被刑拘

6月5日,桂林市公安局秀峰分局接到了王先生的报案。随后,桂林市公安局网络安全保卫支队侦察大队和秀峰分局网安大队介入调查。民警通过前期调查取证的研判,部署了抓捕计划。

6月7日,民警在桂林市区东安街找到了给王先生打电话推销的装修公司。民警来到公司调查,发现该公司针对电话推销专门成立了“电信部”,有10多名业务员。每名业务员手里都有一大叠A4纸打印出来的通讯录。上面有市民的名字、电话号码以及新房所在的小区,还有楼栋、单元和房号等信息。每名业务员手里有300个左右的市民名单。面对民警的问话,那些业务员称,手里的名单都是该公司的经理牙某给他们的,每天上午,牙经理都会把一些购房者名单分发给“电信部”业务员,让业务员们一个个打电话去推销装修业务。

随后,民警找到了牙某,牙某承认,那些名单是他提供给业务员的。民警在牙某的手机和电脑里,发现了近万条市民的个人信息,以及购买这些信息的微信转账记录。牙某交代,他手上这些名单来自另一家装修公司的经理唐某。6月7日,牙某因涉嫌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被刑事拘留。

6月8日,民警根据牙某提供的线索,将唐某传唤到公安机关,唐某承认提供了那些名单给牙某,他手机上还有传送记录。唐某交代,他手上的那些市民信息,分别来自两名男子张某和苏某。民警随后将张某抓获,苏某还在追捕中。

随后,张某交代了自己的上线,共有6人。目前,警方正在追捕这6人。而唐某和张某因涉嫌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先后被刑事拘留。

据悉,桂林市公安局网络安全保卫支队根据“净网2018”专项部署制订了打击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专项行动方案,6月7日~19日,该支队联合七星、叠彩、雁山、秀峰、灵川、兴安和全州等区县网安大队,先后查了22家装修公司,30人涉嫌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被刑事拘留。

3揭开内幕

每条信息以1~3元的价格出售

购房者的个人信息是如何泄露,又被卖给装修公司的?能够接触到购房者个人信息的,除了开发商售楼部和房产局外,还有物业以及水电开户等,没有他们的协助,装修公司不可能得到购房者的个人信息。至于个人信息泄露的源头在哪里,警方表示仍在调查中,目前尚不能透露。

审讯中,犯罪嫌疑人牙某介绍了装修公司之间交易个人信息的规则。牙某称,如果装修公司向上家购买市民个人信息,每条1~3元,如果是第一手的名单,每条3元。除了向上家购买之外,装修公司之间还会相互交流名单。比如甲公司有1000条,乙公司有1100条,两家公司交换1000条。多了的那100条,甲公司想要的话,要以每条1元的价格向乙公司购买。

一名涉案的装修公司负责人称,装修行业现在竞争激烈,一般都会购买个人信息然后电话推销。虽然知道很多人反感这样的推销,但收集来的个人信息多,广撒网,总能拉到一定的业务。

桂林市公安局网络安全保卫支队侦察大队相关负责人介绍,《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侵犯公民个人信息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中明确了“公民个人信息”的定义和范围,是指以电子或者其他方式记录的能够单独或者与其他信息结合识别特定自然人身份或者反映特定自然人活动情况的各种信息,包括姓名、身份证件号码、通信联系方式、住址、账号密码、财产状况、行踪轨迹等。其中,涉及装修公司买卖公民个人信息这一块的主要是财产信息。非法获取、出售或者提供财产信息50条以上的就是犯罪。下一步,桂林警方会继续深挖泄露源头。同时,还将不断深入打击包括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犯罪在内的其他涉网违法犯罪活动。

新闻推荐

父亲在一起交通事故中受重伤深度昏迷 姐姐向本报求助弟弟你在哪?爸爸病重了!

本报讯(记者申艳)6月17日是父亲节,是每个父亲都应该开心的日子。而临桂有这样一位父亲,在一起交通事故中受重伤深度昏迷,他在...

临桂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临桂区这个家。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不断打装修骚扰电话这回警方真的抓你了)
频道推荐
  • 硬地上铺砂子种草植树业主质疑小区绿化造假 事发柳州市颐和家园小区,林业园林部门称不符合绿化规范已叫停施工
  • 钦州港海关与钦州港同频共振10年 建设国际一流港口 打造对外开放高地
  • 万亩茶山变“金山”
  • 产业旺 乡村兴
  • 容县群众体育 风景这边独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