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珍妹(右二)指导残障人士们做手工。
家住大圆盘社区四建公司宿舍的宁珍妹今年64岁,退休后,她没有选择安逸的养老生活,而是到七星区残联“阳光家园”担任一名社工。9年来,宁珍妹用春风化雨般的爱心、真心和耐心呵护着那里的残障人士,陪他们做游戏,教他们做手工,组织他们上街义卖,为他们创造收入。而她也被大家亲切地称呼为“宁妈妈”。
●退休后加入社工队伍
13日上午10点,记者在七星区残联“阳光家园”的活动室里见到宁珍妹时,她正在教一名智残人士穿珠花。男子想用细绳将珠花串起来,但尝试多次都失败了。“慢慢来,不用急。”宁珍妹对他温柔地说道。其他的残障人士围坐在圆桌旁,认真地做着手里的事,宁珍妹轮流对他们进行指导。
宁珍妹今年64岁,退休前是无线电一厂的工人,退休后,因为家就在“阳光家园”旁,有空时,她也会主动教那里的残障人士做手工。2009年,她被聘为“阳光家园”的社工,专门为那里的残障人士们提供托养服务。
“刚开始那几个月我是一分钱报酬都没有的,但我也干得很开心,后来残联每个月都会付给我一点酬劳。不过,其实我来这里做社工,并不是为了钱,我不会打牌,也不会下棋,照顾他们,陪他们一块玩,我觉得非常开心。”宁珍妹说。
●大家叫她“宁妈妈”
宁珍妹在“阳光家园”里的工作就是每天带着大家打扫一下卫生,然后做早操、教大家做手工。午饭后的时间可以随意安排,有时她带着大家做做游戏,教他们唱歌跳舞等等。“阳光家园”里一共有12名残障人士,他们之中年龄最小的刚成年,最大的有50多岁。他们都有不同程度的智力和视力残疾。宁珍妹告诉记者,他们的智力程度就跟学前儿童一样,在她看来,他们都是小孩子。
在活动室的圆桌上摆放有许多已经完成的手工艺品,有福菱球、塑料珠串饰物、布贴花等,活动室的地上还堆放着八万个纸袋。宁珍妹告诉记者,这些东西都是她带着这里的“孩子们”一起完成的。
“这些纸袋是临桂一个老板拉过来让我们有偿做的,他提供材料,我们负责粘贴、折叠,做完一批又会拉来一批。”宁珍妹说,完成这八万个纸袋需要一个多月的时间,她自己不分一分钱报酬,12名“孩子”计件分酬,平均每个人每个月可以获得一百多元的收入。“但是有的人能力有限,可能一块钱都拿不到。为了鼓励他,我还是会分一点给他。或者我会帮他做,做了钱归他。”
而像福菱球、塑料珠串饰物、布贴花这些则是宁珍妹自掏腰包买材料带大家做,有公益组织举办义卖活动时,她会拿去义卖,获得的收入,她也都全部分给大家。
说起这12个“孩子”,宁珍妹直夸他们听话、能干,她还骄傲地告诉记者,他们都叫她“宁妈妈”。其实,宁珍妹的独生子也是这12个“孩子”中的一员。“他是在11岁时发高烧落下的智力和视力残疾,正因为我家就有一个这样的孩子,所以我更能体会到这些家庭的困难,而我也更能了解他们的想法,也更能像对待自己的亲儿子、亲女儿一样地对待他们。”宁珍妹说。
●期盼更多人的关爱
宁珍妹告诉记者,尽管这12个残障人士在生理上有缺陷,但是他们依然渴望与社会上的人交流。“他们生活在自己的小区里,没有孩子愿意跟他们玩,除了周末,他们每天都在‘阳光家园\’里学习,生活难免会单调枯燥,每当有志愿者、爱心人士前来看望他们,陪他们唱歌、跳舞、做游戏,他们都很开心。”宁珍妹说,现在政府对这些残障人士的政策越来越好,不仅有交通补贴,还有低保,现在他们缺的是精神方面的关爱,希望能有更多的人来看望他们,与他们互动。
宁珍妹告诉记者,她眼中的这些残障人士都很单纯,他们开心时就笑,不开心时就会发脾气大闹。“正是因为单纯,所以他们没有什么烦恼,每当见到他们露出那种发自内心的笑容,我自己就很开心。和他们相处久了,自己的心思也单纯了,也没那么多的烦恼了。”宁珍妹说。
记者莫俊实习生罗新丹文/摄
新闻推荐
广西2018年种粮补贴政策出台桂林市种粮农户将受益2500多万元
本报讯(记者苏展通讯员刘理超)记者从市粮食局获悉,近日自治区财政、发改委、农业、工商、粮食、物价、农发行等七部门联合...
临桂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临桂区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