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天、白云、绿地,桂林的环境越来越好。通讯员李腾钊摄
桂林吉福思罗汉果有限公司开展锅炉改造后,新的天然气锅炉房非常干净整洁。图为工人在操作锅炉。记者徐莹波摄
□本报记者徐莹波实习生李丽菁
11月8日,记者从市大气污染防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以下简称市大气办)了解到,1至10月,全市空气质量优良率为88.4%,同比上升2.6%;PM10、PM2.5均值浓度分别为57μg/m3、40μg/m3,同比分别下降8.1%、11.1%,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是全区唯一增加的城市,空气质量综合指数(数据越低代表空气质量越好)从3月以来已连续7个月降幅位于广西第一位。
消除“心肺之患”,桂林打响蓝天保卫战
2009年至2014年间,桂林市环境空气质量持续下降,PM10浓度值呈显著上升趋势,2014年一度在广西空气质量排名中垫底,PM10浓度达到86μg/m3。
一时间,桂林成为广西污染最重的城市,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和大街小巷议论的话题,成为市民的“心肺之患”。
为什么桂林的空气质量会下降?市大气办有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桂林市采矿业、制造业、建筑业发展迅速,这些企业的相关污染处理设施配套不健全对空气环境造成污染。据悉,近年来桂林市新注册登记机动车每月以4000多辆趋势高速增长,机动车尾气排放量大增,成为桂林增长最快也是最主要的空气污染源。此外,桂林地处桂东北,常年以东北风为主,易受上风向地区污染物输送的影响,且桂林地形为典型的盆地,从北向南构成了一个喇叭口地形。由于山谷风的作用,污染物容易在盆地堆积,周边有山脉,空气污染一旦形成,很难向外扩散稀释。
为了解决环境污染问题,近年来,市委、市政府痛定思痛,把改善空气质量作为重大的政治任务和第一民生工程,以铁的决心、铁的手腕、铁的举措,切实改善环境空气质量,打响了一场声势浩大的蓝天保卫战。
桂林市确立了“生态立市”的战略,调整了市环委会架构,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赵乐秦,市长周家斌分别担任市环委会第一主任和主任。结合桂林实际,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列入环境空气质量改善的具体指标,并在广西率先成立了以市长为组长的大气污染防治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成立专人、专机构,负责对全市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的组织和监督,这一举措解决了大气污染防治职能较分散、不利于协调和推进的被动局面。
同时,桂林市出台《桂林市环境保护“党政同责、一岗双责”责任制管理办法》,市政府与各县区、相关市直部门签订大气污染防治目标责任状来明确职责,落实责任,并通过严格考核、问责、突击检查、有奖举报、曝光等举措传导压力。
开展“五大专项行动”,重拳整治环境污染
针对建筑工地、砖厂、采石场、燃煤锅炉、机动车尾气等方面存在的薄弱环节和问题,桂林市在加强日常监管的同时,制定《大气污染专项治理方案》,开展“五大专项行动”,重拳整治建筑工地、砖厂、采石场、燃煤锅炉、渣土运输;打出“十大组合拳”,加强机动车黄绿标发放、黄标车限行、黄标车和老旧机动车淘汰、生活源污染防治;陆续开展机动车冒黑烟、混凝土搅拌场站、现场预拌砂浆等专项整治,基本上月月有专项行动,做到整治工作无漏洞、无死角。
燃煤小锅炉整治是大气污染综合治理的重头戏。2015年8月,桂林市全面启动大气污染防治燃煤小锅炉整治行动,不到一年时间就完成整治燃煤小锅炉138台。
桂林吉福思罗汉果有限公司是一家罗汉果制品生产企业。该公司生产天然甜味剂产品过程中,对蒸汽需求量大。在过去,主要以罗汉果残渣和生物质颗粒作为锅炉燃料,虽然成本较低,但排放烟尘大,对周边环境造成较大影响。从2015年起,公司投入300多万元对锅炉设备及配套设施进行技术改造。
该公司总裁蓝福生告诉记者,使用天然气作为能源比罗汉果残渣的成本要高一些,但其他方面却获益良多。天然气是清洁能源,烧锅炉后排放的废气主要是二氧化碳,不会造成污染,有效避免对周边居民生活产生不良影响,改善了企业形象。另外,以前烧锅炉的工人工作较辛苦,工作环境差,需要人员多,招工困难;自从更换天然气锅炉后,实现了自动化控制,改善了劳动环境、减轻了劳动强度,也减少了锅炉工数量,降低了人工成本。
砖厂排污也是影响空气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2015年至2017年,桂林市分两批对11县6城区250家砖厂进行专项整治,关停76家严重污染企业,并对165家企业进行限期整改。各企业累计投入约1亿元安装烟气处理设施,并投入5000多万元安装在线监控建设。同时,为严格管控砖厂新增排污量,桂林市已下文明确在桂林市空气质量未达标前,全市不再批建新砖厂。
临桂鸿源砖厂过去曾是一家污染较严重的企业,工厂里有一座65米高的烟囱,每到生产时排放的大量废气让周边居民苦不堪言。从2015年起,该厂开展技术改造,安装了脱硫除尘设备。该厂工作人员介绍,工厂还安装了24小时在线监控设备,对排放的废气进行实时监控,并与临桂区、市、自治区三级环保部门联网,如有超标排放的情况,工厂和各级环保部门可立即发现,进行整改。
市大气办有关负责人介绍,除了整治燃煤小锅炉和砖厂污染外,近年来,桂林市还严厉查处施工工地的违法行为,2017年起禁止在建筑施工工地现场搅拌砂浆。对全市近200家采石场进行全面整治,制定各县区采石场规划;整治期间全市不再新批建砖厂、采石场、混凝土搅拌站,严格控制污染增量。严整渣土运输撒漏行为,规范渣土运输市场,实行渣土运输公司化运作,成立19家建筑渣土运输公司,专项整治行动与日常监管相结合,治理渣土运输超高、超载、未覆盖等问题,渣土运输乱象得到有效遏制。不断加大道路保洁、洒水投入,加大机械化清扫率,增加街道路面洒水降尘频率和覆盖面积,有效控制道路扬尘对大气污染。投入近2亿元更新近300辆新能源和清洁能源公交车并投入使用,投入355.7万元建设机动车环保检验管理系统平台,完成225座加油站、4个加油库、77台油罐车的油气回收改造任务。通过路查、企业自查、有奖举报等多方式管控机动车尾气污染,开展车辆“冒黑烟专项查处百日行动”,不断加强机动车尾气防治,连续3年超额完成自治区下达的黄标车淘汰任务,淘汰率位居广西第一。新增空气自动监测站3个市区站点和12个县级站点,成为广西首个实现空气自动监测站在县区全面布点的城市。
“‘蓝天白云\’是群众判断空气质量好坏最直接的标准。经过几年努力,现在‘桂林蓝\’经常出现在市民视野中,桂林市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取得明显成效。”该负责人说。
新闻推荐
10月29日,由甘肃省民营企业西部中大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PPP模式投资并承建的桂林至柳城高速公路正式开工,当天上午10点,在广西桂林市临桂区举行了开工仪式暨新闻发布会。西部中大建设集团股份有...
临桂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临桂区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