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市长彭代元(左二)在临桂区委副书记郑建忠(左一)、中庸镇党委书记张莉彬(右二)、镇长唐梓刚(右一)陪同下视察中庸镇示范镇建设项目。
立面改造后的镇区街道美观整洁
下峰山村一角
泗林公园全景
中庸镇新建的文化广场记者汤世亮摄
□本报记者汤世亮
清澈的河水潺潺地从村前流过,干净的青石板路蜿蜒着绕村一周,青砖灰瓦的村舍在绿树中若隐若现……如今,如果你去临桂区中庸镇走一遭,定会为中庸镇乡间优美的风景所陶醉。
临桂区中庸镇位于桂林市西北部,距城区32公里,321国道桂林至龙胜黄金旅游大通道、桂林至三江高速公路穿境而过,风光旖旎的临桂母亲河———义江流经全境。全镇辖7个行政村48个自然村,总人口2.1万人,总面积59.6平方公里,总耕地面积1645公顷,是一个田园风光优美、生态环境优良、特色农业发展、旅游资源丰富的生态宜居乡镇。
自2016年10月被列为桂林市第三批新型城镇化示范镇以来,中庸镇结合自身的特点,乘势而上,提前谋划,全镇上下掀起了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热潮,城镇化步伐明显加快,城镇化水平快速提升。
加快基础设施建设,让村民过上城里人生活
10月28日午后,在位于321国道旁中庸镇中庸村的一口水塘边,几名村民悠闲地在铺上水泥的路上散步,几位妇女在水塘边的石凳上乘凉聊天,放学回来的孩子们则围着水塘追打嬉戏……而谁又能想到,就在一年前,这口水塘还是村里的臭味之源,村民躲避唯恐不及。在启动新型城镇化示范乡镇建设后,中庸镇对水塘周边进行美化绿化改造,从山上引入泉水,水塘周边建立楼台水榭,建设了文化长廊、大戏台、篮球场、环保公厕,水塘周边区域美丽变身为中庸镇的休闲小广场。
“多亏了城镇化建设,不然这个水塘如今还是个臭水塘,人们不敢靠近呢。”中庸镇中庸街居民白积缘对于镇里的变化显得十分开心,平日里吃完晚饭就坐在电视机前看电视的他,也开始晚饭后走出家门,来到水塘边散步。他还经常组织街上的妇女们在广场跳广场舞,今年中庸街广场舞队参加临桂区广场舞大赛还拿了二等奖。
中庸街是中庸集镇所在地,是全镇的集贸中心。平日里人来人往,文化广场的修建终于有了一个供大家休闲的场所。记者刚走进中庸街,只见水塘清澈见底,环境优美,周围绿树环绕,跟城里的小广场没有两样。水塘两边都种上柳树,水塘中间还搭建起了观景道和休息亭,人散步在水塘周边感觉特别惬意。
中庸镇文化休闲广场不过是中庸镇推进新型城镇化示范乡镇建设众多惠民项目中的一项。在镇区走访,记者发现321国道旁的房屋都进行了立面改造,路旁增添了新的环保垃圾箱“镇区绿化亮化工程、综合管网工程、市政设施工程、天网工程、自来水厂提升改造工程等一系列民生项目我们还正在实施中,等所有项目竣工,中庸集镇的面貌将变化更多,公共服务功能也更加完善。”中庸镇镇长唐梓刚介绍说。
记者了解到,中庸镇新型城镇化示范镇建设共实施项目24个,计划总投资1.37亿元。截止目前,中庸镇示范镇建设已完成市民公园及文化中心广场、镇区房屋立面改造、教育卫生设施、停车场改造、垃圾中转站、新农村建设等10个项目,在建项目14个,共完成投资9000多万元,占总投资的66%。
加快生态环境建设,打造美丽宜居乡村
中庸镇的新型城镇化建设不仅局限在集镇,在有条件的村子也在推进,致力于打造美丽宜居乡村。泗林村就是其中的一个例子。
泗林村位于义江河西岸,共164户,近800人。泗林人崇耕尚文,是一个流淌着书香气息的美丽村庄,村里自发成立助学“励志会”奖励学子,从这里先后走出了190名大学生,还有书画家、世界健美冠军等各行各业的人才,是远近闻名的“大学村”“状元村”。近年来,在临桂区相关部门和中庸镇党委、政府的支持下,泗林村党支部组织发动村民发挥自力更生、不等不靠的创业精神,村里党员带头调出12亩土地,捐赠各类花卉苗木超过300株,村民纷纷有钱出钱,有力出力,仅用短短的8个月时间,投入150多万元,建成近8000平米的生态公园。泗林村还建设了1000平方米停车场、篮球场、占地1500平米的村民文化活动中心,安装室外健身器械、太阳能路灯等新农村建设项目。泗林村先后获桂林市级文明村“美丽桂林·清洁城乡”十佳村屯等荣誉。
近年来,中庸镇始终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和谐发展理念,以创建“自治区生态乡镇”为契机,致力于建设“美丽宜居中庸”,把中庸打造成山水田园风光特色鲜明、文化底蕴深厚、生态环境优美的“乡村生态休闲旅游胜地、美丽宜居家园”。该镇在巩固提升“清洁乡村”“生态乡村”建设成效的基础上,持续推进“宜居乡村”建设,村屯绿化、饮水净化、道路硬化等“三化”工作不断深入,全镇行政村通水泥路、自然村巷道硬化率基本达到100%,农村“三改”完成1600户,创建了泗林村、下峰山村、东洲村等一批生态宜人、环境幽雅的宜居示范村,2016年被命名为自治区级生态乡镇。通过大力实施生态环境建设,改善了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提升了群众的幸福生活指数。
加快产城互融,做大做强产业支撑
“城镇是产业的载体和平台,产业是城镇的动力和源泉,没有产业支撑,城市就会陷入空心化,难以持续发展。”中庸镇党委书记张莉彬说。
在推进城镇建设与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中庸镇不仅是在生态环境、公共服务、民生项目建设上做文章,更是在产业发展上为农民进行了谋划。因为在中庸镇党委、政府看来,城镇化说到底是人的城镇化,在解决农民住行问题的同时,也要让农民乐于回乡创业,这样的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才能可持续。
近年来,中庸镇积极调整和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大力推广农业新科技,狠抓农业标准化生产,加快推进百香果种植基地建设和罗汉果深加工合作社建设,全镇各村都有农业产业合作社,形成北水果、中蔬菜、南苗木的发展格局,罗汉果、百香果、沙糖桔、绿色蔬菜、苗木成为中庸镇特色农产品。目前全镇种植罗汉果5000多亩、百香果2000多亩、蔬菜3000多亩、苗木5000多亩,特色农业产业成为全镇农民增收的拳头产业。去年来,中庸镇还紧紧抓住自治区农业产业化发展政策机遇,在大穴垌全力打造自治区级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基地———桂林果舞人间旅游休闲农业示范区,该示范区通过与周边村庄成立农业合作社、土地流转基本农田2000亩,建成后将辐射带动周边三个村委万亩良田、8000多人口的农业特色产业发展。
旅游三产是农民就地就业的最大容纳器。中庸镇以全域旅游发展为契机,立足本身特有的乡村文化、田园风光、优良生态,以“生态+旅游”、“文化+旅游”为切入点,大力推进“生态、人文、养生、休闲旅游”融为一体的特色旅游小镇建设。在发展现代农业的同时,中庸镇按照生态、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的思路,加快打造一批高端、大气、上档次的旅游拳头产品,重点抓好红溪景区、莲花岛景区、水车湾景区等景区景点建设,抓好321国道沿线的生态休闲旅游农家乐等三产项目,大幅提升中庸的旅游接待能力和消费水平,有效带动城镇周边居民向第三产业转移。
中庸镇虽是小镇,却可谓文化底蕴深厚。翰墨飘香的泗林状元村、状元故里王家山村、古色古香的下峰山村,小镇多彩的人文、古迹、乡土、乡贤文化是一笔丰富的资源财富。下峰山村位于桂林至龙胜321国道旅游线路旁、义江河畔,交通便利,生态环境美好。去年该镇通过成功举办“九月九·乡情临桂”乡村旅游文化推介活动,吸引了1.5万多人次的外来人士和观光游客。今年农历六月初六,在中庸镇怡乐村红溪景区隆重举行“六月六·义水情”临桂区全域旅游宣传活动暨红溪景区民俗风情展演。这些旅游推介活动的举办打响了中庸镇乡村休闲旅游品牌,极大促进中庸镇旅游产业发展,旅游业已成为拉动中庸经济发展,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动力。目前,中庸镇在原有乡村旅游绿道的基础上,投入3000多万元正加快建设生态休闲旅游精品线路,通过旅游精品线路将义江缘景区、莲花岛景区、红溪景区、水车湾景区以及义江田园风光完美串联,加快推动中庸镇的旅游产业发展。
(本文图片除署名外均由中庸镇政府提供)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孙敏通讯员胡池养)为加强灾后应急安置场所保障,确保市民生命财产安全,市委、市政府决定进一步完善主城区地震应急基础设施,同时在秀峰区市中心广场、七星区市体育中心和甲天下广场、叠彩...
临桂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临桂区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