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经济技术开发区苏桥片区俯瞰图。
近日,赵乐秦书记在华为展示中心华为业务展区饶有兴趣观看华为大数据存储器。
桂林经济技术开发区助力重振桂林工业雄风。
开发区内桂林客车发展有限公司生产的校车。
桂林经济技术开发区内中橡轮胎产品展示。
明日,以“绿色发展、云聚桂林”为主题的桂林华为生态信息产业合作区招商大会将在香格里拉大酒店隆重举行。
回首短短9个月之前的2016年10月,以华为信息生态产业双创园项目为核心的17个项目在桂林秧塘开发区举行集中签约仪式,预示着世界500强的华为成功进驻桂林。这个消息,一度让无数的桂林人为之欢欣鼓舞!
中国的城市万万千千,华为为何选择进驻桂林?这其中必然与桂林市工业发展的“十三五”规划,市委、市政府提出重点发展以电子信息产业为代表的新型工业发展道路,重振桂林工业雄风的社会大背景、大环境分不开。撇开众多的因素,其实,华为成功进驻桂林,桂林经济技术开发区在背后的大力付出,功不可没,有目共睹。
目光凝聚到桂林经济技术开发区。一年多前,桂林经济技术开发区正式挂牌成立。一年多来,桂林经济技术开发区在桂林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打造中国“最绿色、最高效、最美丽”经开区为目标,以“山水精华、景区品质、绿色制造、工匠精神、云行天下”为标准,以营造“物流、政务服务、生产、生活、税负、人才、创新”七大环境为抓手的工作思路,一手抓组建,一手抓建设,攻坚克难,开拓创新,为企业发展厚植沃土,为重振桂林工业雄风做出了不容小觑的贡献!
起航:肩负重任砥砺前行推动重大产业项目落地
为重振桂林工业雄风,走出一条既发展经济又保护环境的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桂林市委、市政府整合西城经济开发区和苏桥经济开发区,组成桂林经济技术开发区,与桂林国家高新区一道形成桂林经济“东西两翼”齐飞的工业发展格局。
肩负重任,2016年3月25日,桂林经济技术开发区正式成立,为桂林市构建工业“两翼齐飞、双轮驱动”新格局,推进现代工业加快发展,实现产业做强升级迈出了新步伐。
桂林经济技术开发区规划面积142.7平方公里,涉及两县(区)4镇(永福县苏桥镇,临桂区两江镇、四塘镇、临桂镇),重点发展先进装备制造、电子信息、食品、生物医药产业,辅助发展橡胶制品、新材料产业。开发区按照“一区多园,一园多中心”的发展模式,打造集工作、生活、娱乐等功能于一体的现代新城,西江经济带先进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协调发展的示范区,成为桂林经济发展的新增长极。
时间回溯到2016年10月18日,桂林经济技术开发区在秧塘开发区举行桂林华为信息生态产业合作区山水双创园等系列项目开工奠基仪式。当天,集中开工17个项目,签约3个项目,计划总投资52.6亿元,为实现桂林经济“东西两翼”齐飞的工业发展格局迈出重要一步。
早在2016年的中国—东盟博览会上,桂林经济技术开发区与华为、中兴、浪潮以及中国中车株洲公司签署了战略框架协议,华为信息生态产业合作区山水双创园项目就是其中之一。该项目总投资5.77亿元,拟建设以电子信息产业为核心的山水双创园,总建筑面积14.22万平方米。主要建设华为桂林大数据中心,包括实时业务承载中心、展示中心、管理中心、软硬件生产基地等,配套建设人才公寓、办公及研发基地等工程。华为公司的进驻将带动软件和信息服务企业、物联网企业、电子信息制造生态圈关联企业批量进驻,使桂林快速成长为云计算及大数据产业的集中地。
在当日集中开工和签约的20个项目中,工业项目5个,配套服务业项目5个,基础设施项目10个。除华为双创园项目外,还包括广西总工会桂林经济技术开发区职工文化活动基地项目,广西科伦制药有限公司硫酸头孢匹罗等原材料、粉针剂生产项目(二期),桂林苏桥无水港项目,桂林中辰电商物流交易中心项目,桂林八加一药品生产研发基地建设项目等。3个签约落户项目为广西物资集团桂林储运总公司大溪河物流园项目、泓文桂林国际学校、广西甙元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二期)。
为全面提升桂林经开区政务服务水平、优化投资环境,当天,桂林经济技术开发区与永福县政府签订行政审批权限委托协议,通过简化和规范项目审批程序,为企业和投资者提供廉洁、高效、优质的“一站式”服务。在后来的一系列审批程序中,桂林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继续推进相关行政审批权限委托,努力实现“不出园区,完成审批”。
一年多以来,桂林经济技术开发区广谋划精服务,推动重大产业项目落地实施。仅2017年上半年,就策划推动重大产业项目34个,计划总投资312.2亿元,2017年计划投资25亿元。华为、中兴、比亚迪等项目成效显著。目前,华为生态产业合作区一期双创园数据中心、展示中心、招商中心、创新中心等已完成前期工作,7月份进场施工。比亚迪项目各项工作已全面铺开,正按7月底实现第一辆桂林比亚迪电动大巴组装出厂、年底建成一段云轨体验线的目标努力。
成绩彰显实力!在狠抓重大项目,实现园区建设突破发展方面,桂林经济技术开发区用行动和实力为重振桂林工业雄风做出了应有的担当和贡献!
成效:工业增长稳中趋快西翼支撑作用显现
在很多人看来,数字是冰冷的。但是冰冷的数字的背后,却是凝心聚力谋发展的一片灼灼赤诚。对于任何城市的经济技术开发区而言,用数字来证明成绩,是最简单也是最有力的方式之一。
2016年,桂林经济技术开发区实现工业总产值620.1亿元,同比增长10.9%,高于全市4.3个百分点,高于全市园区3.1个百分点;其中完成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571.1亿元,同比增长10.3%,高于全市3.6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70亿元,同比增长10.1%,高于全市3.9个百分点。秧塘山水高科技园完成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247.5亿元,同比增长10.6%;苏桥先进制造园完成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41.2亿元,同比增长12.4%。电子信息、先进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生态食品等四大主导产业完成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408.6亿元,同比增长10.4%,占开发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71.5%。
2017年1-5月,桂林经济技术开发区完成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82.7亿元,已完成全年目标(630亿元)的29%,同比增长11.2%;5月当月完成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36.4亿元;完成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51.2亿元,同比增长6.9%。桂林经济技术开发区临桂片区完成规上产值129.4亿元,同比增长9.6%;其中秧塘高科技园实现规上产值75.4亿元,同比增长7.2%。苏桥片区完成规上产值53.3亿元,同比增长15.2%。
在固定资产投资方面,2017年1-5月,桂林经济技术开发区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4.7亿元,同比增长16.9%;已完成全年目标(65亿元)的53.4%;其中苏桥片区完成19.6亿元,同比增长20.1%;西城片区完成15.1亿元,同比增长12.9%。完成工业投资25.5亿元,同比增长36.1%,高于全市(-5.1%)41个百分点;其中苏桥片区完成12.6亿元,同比增长46.8%;西城片区完成12.9亿元,同比增长27%。预计下半年随着比亚迪、工会疗养基地等项目全面开工建设,固定资产投资额将有较大提升。
一系列统计数字证明,在桂林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强力支撑下,桂林市工业增长稳中趋快,西翼支撑作用显现。
核心:依托“六靠”坚定以发展工业为首要目标
工业增长稳中趋快,西翼支撑作用显现,究竟是如何做到的?紧紧依托“六靠”、聚焦主业,坚定不移地将发展工业作为首要目标,正是桂林经济技术开发区推进各项工作循序、健康发展的不二“法宝”。
首先是依靠优质服务,盘活存量、做大增量。
坚持优质服务体现在精准招商,开创“基金+基地”招商模式上。桂林经济技术开发区围绕电子信息、医药及生物制品、先进装备制造等重点产业,积极开展精准招商和产业链招商。2017年1—6月,共接待客商150余批次,其中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广西御风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恒益香港集团有限公司4家企业签订合作协议。新引进企业8家,总投资额27亿元。2017年1-6月完成内资到位资金353903万元,外资到位资金4818.66万美元。
优质服务还体现在培优扶强,为重点企业提供“伴侣式”服务上。桂林经济技术开发区实行“一个重点企业、一名包抓领导、一个服务团队、一抓到底”的工作机制,围绕重点企业需求,破解企业生产经营难题,培育一批龙头企业,打造一批“行业小巨人”,着力为企业经营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以优质的服务对待入园企业,促进企业扎根经开区,确保10家以上重点企业产值年增速超20%。
桂林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发展,还依靠优良环境,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桂林经济技术开发区围绕物流、生产、生活、政务、人才等“七大环境”推进实施了22个重大项目,总投资32.48亿元,分别成立了园区售电公司、热能公司、物流公司、自来水厂和污水处理管网,完善水电供应系统,建立水电长效预警机制,完成餐饮配送中心招标,为经开区全体职工提供各项便利的生活服务。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桂林经济技术开发区依靠科技创新,同时改革创新管理体制。
科技创新集中体现在科技成果创新。桂林经济技术开发区以自治区科技厅批复桂林经开区为自治区自主创新示范区为契机,积极打造桂林经开区3个平台、4个中心,推动了各大高校科技资源支持开发区建设,与桂林电子科技大学等各大高校洽谈商定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推动建设桂林经开区高校联合创新区。邀请广西科学技术情报所、市科技局等相关部门到鸿程、甙元、中铸科技等企业现场指导高企申报工作,同时组织开发区规上企业参加南宁国际会展中心举办的“2017年广西科技活动周创新驱动发展成果”展示会,积极鼓励企业进行科技创新。
另外,依靠体制机制创新,桂林经济技术开发区也做出了很多积极的探索和尝试,进一步完善了桂林经济技术开发区内的机构设置,更好地服务园区企业。在依靠现有资源方面,桂林经济技术开发区实行优化配置,全面提升经开区综合发展能力。在依靠政策扶持方面,桂林经济技术开发区贯彻落实各项申报工作。在依靠队伍方面,桂林经济技术开发区打造了一支政治强、懂专业、能战斗的管理服务队伍。
展望:凝心聚力继续致力于为企业发展厚植沃土
成绩只代表过去,为重振桂林工业雄风助力,桂林经济技术开发区奋力前行的步伐从来没有停止。
未来,桂林经济技术开发区将围绕重点产业项目需求,提质增效。重点推进华为、中兴产业园区规划展示中心、产品展示馆、招商服务中心及华为桂林研发培训基地,启动建设桂林华为数据中心,与华为共同出资设立运营公司;继续深化领导跟踪重点项目制度,制定桂林经开区领导跟踪服务推进重中之重项目计划表,围绕重点项目需求,做好跟踪服务、做好征地拆迁协调服务及项目土地整理收储工作等。
在完善产业招商服务方面,桂林经济技术开发区坚持“招大引强”。继续发扬“基金+基地”的合作招商模式,在做好和总结与上海张江久有基金合作经验的基础上,积极与北京、深圳等私募基金展开合作;充分利用广西产业投资基金和桂林市的名城效应,引进一批产品科技含量高、发展前景好的新兴产业企业。同时,重点做好华为招商大会活动方案的制定和安排部署;积极跟踪比亚迪,预计7月底在桂林苏桥完成第一辆桂林比亚迪电动大巴组装出厂,同时举办云轨及新能源汽车展,12月底建成1—3公里云轨体验线。
优质的服务背后,必然有配套的服务提供设施。进一步完善经开区内的相关规划建设环保和城市管理工作,也将是桂林经济技术开发区接下来的工作重点。大溪河安置小区规划设计、经开区水系规划签订合同事宜,天津设计院对接大溪河火车站周边地块控规申报事宜、与广东设计院沟通关于修编苏桥园ABCD区控规事宜等,都将助力园区的专业化设施得到提升。
实干就是能力,落实才是水平。又一轮产业经济发展大潮拍岸,桂林工业经济乘着桂林国际旅游胜地建设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的东风,开放合作迎来发展的春天。全市各级各部门要按照市委、市政府的部署要求,把工业放在更加突出地位,创新发展思路,加强协作配合,再掀工业发展新高潮,努力在重振桂林工业雄风战略中实现更大作为。
肩负重任,展望未来。桂林经济技术开发区继续围绕企业服务和项目建设,凝心聚力谋发展,为企业发展厚植沃土,在重振桂林工业雄风的征途上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秦丽云(图片均由受访单位提供)
新闻推荐
历史地标纷纷重现 文化精品层出不穷 群众文化百花齐放历史文化名城迸发新魅力
?逍遥楼已成桂林的新地标?“一院两馆”气势恢宏2016年12月30日,临桂新区文化地标建筑———“一院两馆”(桂林大剧院、桂林博物馆、桂林图书馆)中的桂林博物馆、桂林图书馆正式开放试运行,让市民期...
临桂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临桂区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