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新闻 临桂新闻 阳朔新闻 灵川新闻 全州新闻 平乐新闻 兴安新闻 灌阳新闻 荔蒲新闻 资源新闻 永福新闻 龙胜新闻 恭城新闻
地方网 > 广西 > 桂林市 > 临桂新闻 > 正文

“节水农业”的推行之困

来源:桂林晚报 2016-06-09 01:27   https://www.yybnet.net/

在农田灌溉实验中心站的试验水稻田里,有一个木杆标示着水稻不同时期应有的水位。

管路遍布果园的每一株植物

记者吴思思文/摄

今年以来桂林市的节水农业发展应该说是捷报频传。3月份,市农业局荣获“自治区节水型单位”和“桂林市节水型单位”称号,5月份,广西首个节水教育基地也落户桂林。5月初,市农业局发布消息称,全市推广节水技术面积达250万亩。

一方面是工作成效的不断展露,另一方面,全市节水农业推行土地面积占全市农田面积的比重还很小,这不难看出,从上世纪90年代就开始提倡并推行的农业节水工作进行得并不顺畅。

这些年来,桂林节水农业发展状况到底如何?记者进行了调查。

●桂林节水农业由来已久

四塘镇是临桂区的产粮大乡,全镇有水田近5.6万亩。附近村落的农户,几乎家家户户都种水稻。清明节过后,农户们纷纷进行了水稻播种,到如今差不多都抽了芽,长得快的已经接近半米高。

上新塘村的村民蒋来金起了个大早,到自家田里看看已经抽芽的水稻苗。她家近30亩田种的都是水稻。“前几天早播种的水稻出活胎后,就把水开了,晚一些种下去的还没开。”蒋来金告诉记者,开水指的是将抛秧时水稻田里的水抽走,只留下薄薄的一层水,露出土地。“一般就留三四厘米的水层吧。”

这种做法其实与传统“漫灌式”的水稻灌溉法大相径庭。

“水稻水稻,灌水到老”一直是传统灌溉的认识。在桂林,水稻用水量一直居高不下,占农业用水的60%。“在传统的灌溉方法里,整地和灌水方法是以大水漫灌为主,水稻在生长期也一直泡在水里,需水量很大。”桂林市土壤肥料工作站站长蒋毅敏说,“目前,针对水稻灌溉的节水,主要推广的就是薄露灌溉,也可以表述为薄、浅、湿、晒灌溉。”

实际上,薄浅湿晒的灌溉技术早在上世纪80年代就被研制出来,更在1982年获得了国家科委、国家农委农业技术推广奖,而研制出它的,正是桂林的农田灌溉实验中心站。“薄浅湿晒具体说来就是薄水插秧、浅水返青,分蘖前期湿润,分蘖后期晒田。这项操作有着科学的标准,在上世纪90年代就在全区推广,经过这么多年的努力,很大程度上已经改变了农户们对传统漫灌式的依赖。”桂林市农田灌溉实验中心站站长李新建告诉记者,“到目前为止,全市按照这种标准严格执行的灌区有近200万亩。”

另一边,对于高产值经济作物的水肥一体化技术也正在推广中。

“水肥一体化是将施肥与有压水源灌溉结合在一起的一项农业新技术,借助压力系统,根据土壤养分含量和作物需肥规律等,配兑成肥液与灌溉水一起,均匀、定时、定量的浸润作物根系。现在主要适用于设施农业栽培、果园栽培和棉花等大田经济作物栽培,以及经济效益较好的其他作物。”蒋毅敏说,“2015年通过建立水肥一体化示范点,技术推广了1.5万亩,平均每亩节水28立方,累计节水40万立方。现在全市累计推广水肥一体化技术面积达9.65万亩。”

此外,经济植物篱技术、果园秸秆覆盖技术、集雨补水抗旱技术等节水技术也在推广中,对节水农业的发展起着推动作用,去年,全市推广节水面积250万亩。

●可省下两个青狮潭

近年来,农业部门坚持推广相关节水技术,究竟能为农业系统带来哪些社会效益?

荔浦修仁镇四育村果农莫碧滔前年包下了山上500亩田地种植沙糖桔,到现在已经一片郁郁葱葱。与别的果农不同,他一开始就为果园安装了滴灌系统,管路遍布山上的每一棵沙糖桔果树。“整体的修建包括抽水所需的变压器,水泵、过滤器等,七七八八弄完差不多花了25万元。”莫碧滔说。

尽管前期投入不菲,但在他看来,光是人工成本这一块就能省下不少。“我这500亩果田,淋一次水和肥,最少就需要30到40个人才能完成,现在有了这套系统,2个人一天就能完成整片田地的浇水工作,效果也好。”莫碧滔说,“沙糖桔的生长是很需要水分的,在降雨量少的季节,这套设备还能一直保持土地的湿润,产量和果子质量自然就得到提高。计算了沙糖桔的售价后,经济效益的提高还是比较明显的。”

据桂林市土肥站实验结果显示,采用水肥一体化的田地,普遍能节省肥料50%到70%,而水资源则能节省60%到70%。而运用薄露灌溉的水稻田,因为增加了土壤的通透性,增强了稻田微生物的活动,普遍也能增产30%。

除了经济效益外,节水农业对水资源利用的影响更值得关注。

据桂林市水利局初步统计,在去年,桂林市总用水量在41.14亿立方米,而农业用水就占到了31.49亿立方米,农业用水占总用水量的76.5%。其中,农田灌溉用水28.55亿立方米,林地和园地灌溉用水分别为0.77亿立方米和0.81亿立方米。

“在农业用水中,大部分的水资源并没有被农作物有效地吸收。2015年桂林的灌溉水利用系数是0.471,这个数据在全国范围内是偏低的。”桂林市水利局农田水利管理站站长韦峻表示,“可以说,一些浇灌、漫灌的灌溉方式,使得水资源被浪费在了蒸发、渗漏上,也导致水资源的极大浪费。”

水肥一体化与薄浅湿晒技术,都能很大程度上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从而降低了水资源的浪费。“滴灌利用塑料管道将水和肥料送到作物根部进行局部灌溉,水的利用率可达95%。去年建立的水肥一体化示范点,平均每亩节约化肥23.6公斤,每亩节水28立方米,这个示范点累计节约用水40万立方。”蒋毅敏表示。

专业人士认为,需水量巨大的水稻灌溉如果能严格执行薄浅湿晒技术,节约水量更加可观。“传统的漫灌式灌溉,每亩田的需水量很难计算,按照灌溉实验站历年来的实验结果,每亩产1200斤的双季稻,本田生育期每亩共蓄水750到850立方米。如果按照节省灌溉水量三分之一计算,每亩田可节水250立方米左右。”蒋毅敏说,“桂林目前播种水稻面积是420万亩,也就是说,可以节水11.13亿立方米,这几乎是两个青狮潭水库的库容。”

●普及推广困难重重

尽管取得了一些成绩,桂林节水农业其实还没真正普及开来。

据估算,桂林市包括水稻、蔬菜、水果等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接近1000万亩,对比现有的节水农业推广数据不难看出,还有很大部分的农田未用节水技术。

“虽然经过三十多年的推广,农民在水稻灌溉上已经能够接受一定的露田和晒田,但事实上很多农民并没有切实按照技术规范去操作。”李新建说。

薄浅湿晒技术每一步都有明确的用水量。在水稻的移植期,水层控制在1.5到2厘米,返青期则需要3到4厘米水层,之后的分蘖期则可以开始晒田,需要3到5天灌一次跑马水,并控制晒田的时间和程度。“但是大部分农户在分蘖期的控水上并不会严格操作,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水资源浪费,主要难处还是节水意识没有到位。”李新建告诉记者。

投入与产出的差异使得农户不乐意用心在水稻用水的操作上。

“使用薄浅湿晒,每亩田增产200斤左右,农户需要投入5到6个工作日进行操作,而很多农户的田并不是连片,不能形成规模化的操作,很多农民更愿意选择外出打工,投资和收益的对比也让这些技术得不到切实执行。”

蒋来金家里的30亩农田也分散在村里的各个角落。她说,现在除了播种期和收割期,农田里几乎很难看到劳作的身影,大部分的劳动力会趁着水稻生长的时间外出打工,田里的工作能省则省。“早稻的话,雨水还比较多,所以基本上抽完水就不怎么管了,最多会过来杀杀虫。到了晚稻,天气热了,就需要经常找水。村里都是一起放水,也不会特别用心,像我家三十几亩田要全部看顾完,根本没那么多时间。”

其实,水肥一体化技术的推广在最初的设备安装上就遇到阻碍。

据了解,水肥一体化第一步就是需要建设一套完备的滴灌系统。根据地形、田块等基本情况,采用喷灌、微喷灌、重力滴灌等不同的灌水方式,这就涉及到一整套的成本投入。“滴灌系统由首部枢纽、滴头、管路组成,国产的设备做下来每亩田可能需要1000元左右的投入,用国外设备的话每亩田投入则可能达到1800元,另外还包括安装水泵、过滤器等设备,对于农户来说,前期投入成本比较大。”蒋毅敏表示。

●桂林是否需要节水?

在很多桂林人看来,地处南方的桂林,全年降雨丰富,江河湖泊遍布,雨季还经常出现内涝,实在不需要花什么力气去搞节水农业。

“但很多人并不知道,因为气候原因,桂林仍存在面积较大且连片的干旱片。”市水利局水政水资源科科长蒋良斌介绍,像全州县的东山和白宝,永福县的三皇都是桂林的一些老旱片,恭城的栗木和灌阳县的新圩同样经常面临干旱的威胁,“这些地区目前并没有控制性的水利工程,无法保证灌溉”。

季节性干旱也常给桂林带来潜在的用水威胁。

“桂林主要水源就是漓江,4月份到9月份是汛期,流量充沛,正好也是农业大规模用水期,10月份到第二年的3月份则是枯水期,这个时候降雨减少,就可能影响到一些冬种植物的灌溉。”蒋良斌说。

那么,作为桂林母亲河的漓江,能够保证桂林每个季节的用水量吗?专业部门给出的答案是否定的。

在2012年,漓江就曾出现过断流现象。据桂林市水文水资源局的数据记载,在去年1月份到3月份的枯水期阶段,漓江每月平均流量只有每秒53.7立方米,而在过去五年间,每年都会有几个月漓江的平均流量低于每秒30立方米,“像2014年的1月,漓江的平均流量只有每秒19.6立方米”。

“漓江年平均流量曾出现过只有3.8个流量的情况,而漓江最低生态用水需求是60个流量,如果要供给全市的生活用水和农业用水,可能需要100个流量以上。”市水文水资源局水情科李科长表示,2011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建立用水总量控制、用水效率控制和水功能区限制纳污“三项制度”,相应地划定用水总量、用水效率和水功能区限制纳污“三条红线”。

“在我国,淡水资源普遍稀缺是客观事实,全国人均水资源量仅是世界平均水平的28%。在人口和工业发展的同时,农业用水明显还有更大的节约空间,提高水资源利用系数和农田灌溉利用系数等,都可以依靠节水农业来实现。”李新建表示,“过去传统的农业用水效率低下,大量农田用水伴随着化肥使用过量,造成了水资源的污染,从这个意义上说,并不是仅仅因为水资源缺乏才需要节水,节水增效保护环境,其实才是节水农业发展的最根本目的。所以,我们桂林的节水农业,还得坚持推行下去”。

新闻推荐

8+2复式“撒”向双色球 临桂彩民网中12850元

...

临桂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桂林临桂区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节水农业”的推行之困)
频道推荐
  • 硬地上铺砂子种草植树业主质疑小区绿化造假 事发柳州市颐和家园小区,林业园林部门称不符合绿化规范已叫停施工
  • 钦州港海关与钦州港同频共振10年 建设国际一流港口 打造对外开放高地
  • 万亩茶山变“金山”
  • 产业旺 乡村兴
  • 容县群众体育 风景这边独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