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社引进了不少茶叶加工设备,实现了机械化生产。图为龙国胜在查看茶叶加工情况。
?山坡上这片老茶园是龙国胜的宝贝。
□本报记者蒋伟华通讯员李辉朝文/摄
为了不让改制后停止生产的老茶场荒废,临桂区五通镇的龙国胜留下来当起了茶场的“光杆司令”。通过自己的努力,他不但保住了茶场的一些老茶树,还研发出了新品种,并带动周边村民一起种植茶叶,逐步让老茶场焕发出新活力。
从场长到“光杆司令”
春回大地,万物复苏,春天温润的空气最适合茶叶生长。近日,记者来到临桂区五通镇一采茶场,数十名工人在忙着采茶。采茶场里满目翠绿,空气清新。茶场的负责人龙国胜带着记者在茶场里逛了一大圈,不时向记者介绍老树茶、青毛茶、大叶茶、安吉白茶等各品种茶树,如数家珍,这个40岁上下的中年男子俨然是个茶专家。
据了解,龙国胜当年是国营五通茶场的场长。在办公室里,龙国胜向记者展示了一个木匾,斑驳的木匾上白底黑字写着繁体的“国营临桂县五通茶场”字样。牌匾很旧,看上去有不少年头了,但很干净,上面的字迹也很清晰,看得出来主人把它收藏得很好。
据《临桂县志》记载,五通茶场以前是临桂的主要产茶基地,种植茶树300多亩。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茶场出产的清明谷雨茶颇有名气,远销国内各大城市和港澳台等地区。
龙国胜说,由于受到市场经济的冲击,加上其它诸多因素的影响,国营五通茶场无以为继,2009年被迫实行改制,停止了生产,茶场的职工们接受了改制分流,无奈地离开了。刚当上茶场场长不久的龙国胜同样也面临着去留的选择。
龙国胜说,他对茶有着特殊的感情,读大学的时候就选择了茶叶专业。毕业后他得知师兄弟们不少都留在城市里闯荡,许多人已经小有成就,有的做茶叶生意当企业家,有的成了高级茶艺师,外面的世界对他来说还是有不小的诱惑。但是,面对茶场,他心有不甘。经过一番去与留的思想斗争,龙国胜最终还是选择留下,当起了茶场的“光杆场长”。
带动几十户村民种茶叶
在茶场里,记者看到一块五六亩的小茶园与众不同,其他茶树都是后来新栽种的,而这片茶树是当年国营五通茶场种下的,已经生长了几十年。龙国胜说这些茶树都是他的宝贝,他要把这片老茶树“伺候”好。龙国胜说:“五通茶场对于我们临桂来说,应该是一种文化传承,不能让它失传,我们的规模可以不做那么大,但必须把它们保持下来。”
茶场改制后不发工资了,必须自己寻找出路。经过近一年的谋划,2010年,“光杆场长”龙国胜发动周边几户茶农组成了茶叶合作社。凭着所学的专业知识,龙国胜自己培育出一批本地优质野生茶,还引种了安吉白茶、福云六号等品种,先后研制推出的老树红茶、野生红茶和桂花茶系列等颇受市场青睐。
如今,龙国胜的茶叶合作社已初具规模,有茶树200多亩,年产值超过50万元,还带动周边20多户农民一起种植。茶场长年为浙江等地的茶叶客商供货,还为当地50多位留守妇女提供了稳定的就业岗位。
龙国胜在桂林城区拥有自己的直销茶店,但他非常看好现在的网络营销,打算明年通过网上销售进一步拓展市场,同时再扩大茶叶产品的生产规模,吸引更多的茶农加入他的队伍,让大家一起种茶树,采茶叶,一起发家致富。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黄蓉通讯员万勇)为做好“十三五”期间全区便民码头、客渡船标准化建设工作,及时掌握各市县在渡口渡船标准化建设特别是农村便民候船亭建设需求、标准规范及...
临桂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临桂区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