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杨子健 本报通讯员 徐明成
临桂县的临桂镇是临桂新区建设的主战场,全镇共有1万多名失地农民。失地农民的安置直接影响着社会稳定,也成为该镇工作的重中之重。那么,临桂镇失地农民出路如何?8月14日起,记者深入该镇部分村子进行走访。
临桂镇兰塘村委嵅陂村地处临桂新区的核心。全村141户670多人。该村的土地已陆续被征完。村子旁边,就是一个大型的商住楼盘。机器的轰鸣声从工地传来。
村委干部王万福告诉记者,该村以前以种植蔬菜为主要收入来源。征地前,全村有700多亩的蔬菜。今年年初,该村土地已经基本上被征完,平均每户获得了50多万元的征地补偿款。但大部分村民只会种地,一时间很多人对未来茫然。“只有转型才是出路。必须改变以往的生产方式,必须让村民有一技之长。”王万福说,“我们和政府组织很多次培训,如厨师培训、挖掘机培训等,村民都参加了培训,没有一个人闲着的。”
培训不仅仅是学技术,也在潜移默化地转变学员的思想。现在,该村村民就业形式已多种多样:一是20个村民变身农场主,利用掌握的种植技术,到偏远的乡镇租地种菜;二是搞运输和工程机械类的,现在该村有挖掘机20台、货车10台;三是就近搞餐饮业,有10户在县城和新区开了餐饮店;四是在附近打工,以妇女为主,全村80%以上的中年妇女都在附近的楼盘进行家政服务。
临桂镇还先后在花堽、南塘两个村委举行了临桂县首期就业招聘会,23家用人单位提供了950个就业岗位。
“失地农民的安置必须考虑到怎么让农民融入城市,并实现可持续发展。”该镇党委书记唐立勋说。为此,在城镇化进程中,临桂镇为失地村民建立多项长效保障机制。
新闻推荐
本报临桂讯(记者/杨子健通讯员/徐明成)5月16日晚上,临桂县临桂镇10岁少年粟俊杰不幸遭遇车祸去世。他的父母毅然选择捐献其器官,让儿子以另一种方式继续“活”下去。当晚,粟俊杰跟随父母散步时被一辆...
临桂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临桂区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