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何运斌 本报通讯员 赵积亮/摄影报道
俗话说,“行船走马三分命”,在旧社会,马帮作为一种脆弱的民间运输团体,经常面临着种种压迫盘剥,随时会与各种恶势力发生冲突,所以,干马帮就等于拎着脑袋找饭碗。
如今,随着我国交通系统的不断完善,马帮的地位和作用已经变得越来越小了,只有在偏远山区路修不到的地方,才能偶见这群马背上讨营生的人。
在临桂县最偏远的黄沙瑶族乡,马帮仍旧是乡里很多村民重要的运输载体。这里世居着汉、瑶、壮、苗四个民族,全乡5200多口人散居在202平方公里的大瑶山中,境内高山绵延,林海苍莽,森林覆盖率达97.8%,地广人稀,其中最偏僻的宇海村委,至今不通公路、不通高压电、不通手机信号,五个村组仅有羊肠小道与外界相连。
在黄沙,成立最早、马匹最多的马帮诞生在翻水村,80年代,那里的一些村组有30多匹马。“当时,买一匹马就相当于现在买一部小货车。”赶马人赵周树介绍说。过去交通不便,这里的人们饱受肩挑背磨之苦。当年,只要清脆的马铃声在村口响起,人们便纷纷聚拢过来,把棕榈皮、芭蕉芋、玉米等货物堆上马背,让马帮驮到很远的集市上变卖或交换日常所需。
那时候,马帮就是寨子的希望。
而现在,马帮大多则以拉经济林木料为主,偶尔也拉拉农产品等。
赶马是体力活,除了起早贪黑、跋山涉水,还要上山背木头、装载和卸货,因而马帮里基本以男人为主。赶马的汉子都晒得黝黑,肩上背个布袋,袋子里放着干粮、水壶等日常所需,腰间束根腰带,一把砍柴刀别在腰带上,遇到杂草丛生人和马过不去的时候,就得靠马夫在前面开路了。拉木料的地方多在深山之中,常常需要在山中搭棚住下来,有时一住就是几天才走出山外。这里不通电,手机也经常没有信号,因此,赶马人在精神上也得耐得住寂寞。
今年50多岁的赵周树,家住棕树湾瑶寨,是棕树湾马帮中年纪最大的一位,风里来雨里去,入这行已有20多个年头了,因为要干活的人常常先来找他,因此他也算得上是马锅头,即领头人。帮里最年轻的小伙子叫赵勇,28岁开始在马帮干活,已做了两三年,年长的有经验,年轻的干活有力气,他们相互帮扶,相处融洽。
“马帮一年有四个多月的活干,一天收入有200多块,收入的一部分还要用来买玉米等马粮,”赵周树介绍说,“虽说苦点累点,但一年到头,也能攒下一些钱。”前些年翻水村委那边发生火灾,因为路不通,民政部门的救灾物资运不进去,当时全靠马帮及时送进去,他们为救灾立下汗马功劳,却只收了一点马粮钱。
去年以来,黄沙瑶族乡以成立30周年为契机,掀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交通大会战,着力解决群众出行难题。目前,最偏远的宇海路不久将全线通车,并将延伸到5个自然村,结束这里不通公路的历史。随着交通的改善,马帮的活少了很多,全乡从事运输的马匹由原来的200多匹骤减至40多匹,不少马夫陆续改行做了别的行当。对此,赵周树却依然对未来有所憧憬,虽然交通条件得到了大幅改善,但林改以后各村都种了很多经济林,从深山里往外驮运木材还是离不开马,在这大瑶山里有干不完的活。他还有个期待,“这里的生态很好,以后年纪大了,等附近拉江河搞旅游开发了,还可赶着马匹,为游客带带路、当当向导……”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王春楠本报通讯员苏艳华蒋祖耀4月13日,行走在临桂的农村,清风扑面而来:一个个新村拔地而起,一条条泥泞道路变成坦途。“创星”行动给桂林市临桂区农村带来了“春色满园”,整个基层呈现出一派...
临桂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桂林临桂区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