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新闻 临桂新闻 阳朔新闻 灵川新闻 全州新闻 平乐新闻 兴安新闻 灌阳新闻 荔蒲新闻 资源新闻 永福新闻 龙胜新闻 恭城新闻
地方网 > 广西 > 桂林市 > 灵川新闻 > 正文

兴产业、结“穷亲”,贫困率从8.9%降至2.3%———一个村委的脱贫轨迹

来源:桂林日报 2017-08-23 13:12   https://www.yybnet.net/

陆氏养殖合作社的带头人陆州正在查看养殖的肉鸽生长情况。

在阳明忠的帮扶下,贫困户李送枝的生活状况逐渐好转,通过养猪、种果树、种菜以及各类补助,老人与两个孙子的生活有了保障。

联合村的贫困户龙贵玉买好了建筑材料,准备建新房。

“几年前,我们村里的人总是‘小打小闹\’地搞些种养,种点桂花树、砂糖桔、夏橙,养点猪什么的,村民们都各干各的、不敢放开手脚,每年的人均收入也不过两三千元。自从开展精准扶贫以来,我们村通过产业结构调整,群众尝到了甜头,都在自家山地上扩种了砂糖桔、夏橙等水果,现在全村有水果面积达520亩,有的人还新建了养殖场,搞起了规模养猪、养山鸡、养鸽子等产业,如今全村人均收入已达到6000多元。”在灵川县公平乡联合村,说起脱贫攻坚之后村里发生的变化,村支书陆付生喜不自禁。他告诉记者,联合村如今很“热闹”,家家搞产业,户户谋发展,贫困率已从8.9%降到2.3%,争取年内完成整村脱贫任务……

□本报记者李慧敏通讯员康乔华/文李慧敏/摄

办起专业合作社,甩开膀子搞产业

联合村委位于公平乡西北部,下辖9个自然村,共有438户1678人。农民收入主要靠种植业、养殖业和外出务工。精准识别后,全村建档立卡的贫困户共有36户、148人,贫困发生率为8.9%。去年为了推进整村脱贫摘帽,该村“两委”决定以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形式带动村民们发展产业。

去年10月,大埠村成立了陆氏养殖专业合作社,由5户农户组织成立,其中贫困户2户,如今已带动8户贫困户加入其中。陆州是陆氏养殖合作社的负责人,他说:“2012年我从部队退伍回来就开始养猪了,现在在村里建了一处年出栏1000头肉猪的养殖场,还承包了500亩山场林地种植楠木,办起了家庭农场。”陆州说,去年村里的“第一书记”阳明忠来到村上走访,发现村子里的养殖户比较多,他又算是村里的养殖能手,就建议他在村子里成立合作社。养殖场通过合作社统一管理,统一销售,提高市场竞争力,改变以往各个养殖户单打独斗的局面,同时,养殖户之间也可以互相帮忙,互相学习传授养殖经验,村民们不用再像“无头苍蝇”一样找不到方向,经济效益也大大提高了。一边说着,陆州一边带着记者参观他去年建起来的肉鸽养殖场。“这些鸽子可以卖,鸽子蛋也可以卖,经济效益还是不错的!从去年到现在我已经卖了将近10批,每批500只鸽子,现在虽然说不上赚钱,但是至少保本是没问题的,而且我的养殖技术也越来越好了。就拿这个鸽子蛋来说,刚开始的时候一窝蛋只有两个,现在普遍有三四个蛋了。”陆州告诉记者,条件成熟以后可以让合作社的成员也加入进来。

得益于合作社,大埠村的村民陆付旺甩开了膀子,一心想要做大养猪产业。他告诉记者:“我有两个女儿,都在外地读大学。因为我属于贫困户,政府有政策,两个女儿每人每年可以享有6000元的助学资金,所以也没太大的压力。而且在加入村里的合作社之后,技术、销售都有了保障,我的养猪生意也越做越大了。”去年通过贷款,他建了年出栏1000头肉猪的养殖场,收入很可观。陆付旺说,村里像他这样因产业扶贫政策而回乡创业的贫困户达10多人。如今大埠村已经形成了生猪养殖小区,其中批次出栏1000头的猪场有4个,批次出栏400—450头的猪场有8个。

“我们村引导贫困户利用小额信贷政策发展特色种养,用于养牛、养猪、肉鸡养殖及水果种植等,全村超过80%的贫困户都搞起了种养。”大埠村村民小组长韦相武介绍说,去年村里组织建立了养猪专业合作社,合作社养猪场的规模已经达到了9000平方米,计划近期养殖2500头猪。

放眼整个联合村,如今已逐步形成养鸡、养猪、种植水果、大棚蔬菜种植等产业的规模化发展模式,实现养猪存栏2000头、养鸡近万羽、水果种植500亩。产业的发展,让联合村脱贫有了底气。

后援帮扶单位结“穷亲”,除了送物资还送技术送发展点子

除了大力扶持产业发展,去年以来,公平乡党委、政府与后援帮扶单位灵川县供销社积极配合,组织县直部门干部职工与贫困户结“穷亲”,帮助他们渡过难关,摆脱贫困。到目前为止,共有10多人与联合村的36户贫困户结成“一家人”,给贫困户送技术送发展点子送扶贫物资。

阳明忠是灵川县供销社的职工,他于2015年10月到公平乡联合村委担任“第一书记”。驻村以来,他走遍全村的36户贫困户,共结对帮扶贫困户4户,李送枝就是其中之一。

今年71岁的李送枝是大勒里村的村民,儿媳妇早在8年前就因嫌弃李家贫困跑了,去年儿子又因病去世,家中唯一的经济支柱倒了,贫困的家庭雪上加霜。年迈的她带着两个孙子生活,嫁至临桂的女儿不得不经常两头跑,帮娘家做家务、干农活。“这个老人的情况和其他的贫困户不一样,对于一些具有劳动力的贫困户,我们帮扶他找到适合发展的产业再给予相应的资金扶持,过一两年他就可以脱贫了,但李送枝带着的大孙子有智力缺陷,只能干一些很简单的活,小孙子年纪又小,还在读小学。一家人的生活确实举步维艰,难以脱贫,我们也只能提供一些我们力所能及的帮助。”阳明忠告诉记者。今年春节,阳明忠自掏腰包1000元资助李送枝购买果苗,搞产业发展。后来,他又向民政部门积极争取了两头猪苗送给李送枝饲养,并且答应等猪养大后,他按市场价负责回收销售。“全靠阳书记帮我们办理了各种政府补助,时不时就来看我们,还给我们送东西,他就像我的家人一样亲。”李送枝连连道谢,在帮扶干部的帮助下,她通过种果树、养猪、种菜逐渐有了些收入,生活也已经度过最艰难的阶段。

贫困率降至线下,小山村渐尝致富果

在寨底村见到龙贵玉时,他家的老宅前堆着许多建筑材料,正在规划建新房。“老房子由于地基太低,每当下大雨时堂屋里都会进水,现在稍微有点条件了,就想把老房子拆了先盖一层楼住着。”他告诉记者,能建新居,主要得益于逐渐兴旺的产业。“我今年55岁了,儿子残疾没劳动能力,还带着两个孙子,全家上下总共7口人全靠我一个人的收入。”由于家里负担重,老的老,小的又小,需要照顾家庭,他没能到外面打工赚钱,只能在家里搞些种植。原本龙贵玉家只种了2亩夏橙,去年,在阳明忠的鼓励和帮助下,他分别扩种了2亩罗汉果和砂糖桔。“阳书记每星期都来一趟,问问我的生活情况,还给我申报了5000元的产业扶持资金,去年底我已经拿到一部分用来买肥料管护果树。”龙贵玉说,阳书记还为他担保办理了5万元的小额贴息贷款,这6亩水果成了他脱贫的希望。“我和村干部最近引进、试种了一些‘黑老虎\’,可以当水果吃也可以做药材,看看收成怎么样,如果效益好的话发动大家一起种,你也可以种一点。”阳明忠与龙贵玉商量道,他笑呵呵地答应了。虽然家庭经济基础比较差,但是他正在一步一个脚印地通过实干摆脱贫困。

与还在为脱贫而努力的龙贵玉不同,山口村村民莫胜苟早在去年就实现了脱贫。“我们家就是靠养鸡。去年我选择了‘公司+农户’的方式养殖肉鸡,公司提供饲料及技术指导,并负责回收销售,我不仅不用担心销路,养殖的风险也被分担了一部分。”他告诉记者,每批肉鸡养殖2个半月,去年12月养殖的第一批肉鸡7800多羽,今年3月底顺利出栏,总收入20多万元,收入可观。据了解,在山口村像莫胜苟这样的养殖户共有13户,他们陆续脱贫致富,产业的带动作用十分明显。

“截至2016年底,联合村已经有24户、110人达到脱贫标准,贫困发生率降至2.3%.我们计划在今年内完成整村脱贫任务,彻底摘下贫困村的帽子。”驻村“第一书记”阳明忠信心满满地说。

新闻推荐

“创建文明城 为民办实事”金点子办理反馈情况(九)

1.建议内容:秀峰区信义路67号桂湖花园53栋腾龙堂药店门口有公共停车位,现在有一辆报废的车一直占用公共停车位,请相关部门核实帮解决问题。落实责任单位:秀峰交警大队落实办理状态:已办理落实反馈情况...

灵川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灵川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兴产业、结“穷亲”,贫困率从8.9%降至2.3%———一个村委的脱贫轨迹)
频道推荐
  • 硬地上铺砂子种草植树业主质疑小区绿化造假 事发柳州市颐和家园小区,林业园林部门称不符合绿化规范已叫停施工
  • 钦州港海关与钦州港同频共振10年 建设国际一流港口 打造对外开放高地
  • 万亩茶山变“金山”
  • 产业旺 乡村兴
  • 容县群众体育 风景这边独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