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新闻 临桂新闻 阳朔新闻 灵川新闻 全州新闻 平乐新闻 兴安新闻 灌阳新闻 荔蒲新闻 资源新闻 永福新闻 龙胜新闻 恭城新闻
地方网 > 广西 > 桂林市 > 灵川新闻 > 正文

小山村里的“绿色革命”

来源:桂林日报 2017-07-13 12:18   https://www.yybnet.net/

马安村干净整洁,村容村貌环境良好。记者秦紫霞摄

村民正在将垃圾倒入分类垃圾桶中。记者秦紫霞摄

□本报记者秦紫霞通讯员阳宁红

村道两旁绿树成排,道路整洁干净,没有一点垃圾;家家户户门口都有固定的垃圾桶,大路两旁放置的分类垃圾桶十分醒目;村前的文化广场旁,清澈的流水潺潺而过,老人孩子在树荫下乘凉、游戏……近日,记者走进灵川县潭下镇大泉村委马安村,一幅和谐自然的情景映入眼帘。

“百姓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事事都与垃圾有关,尤其是农村的垃圾处理问题和村民的卫生意识提高问题,更是许多农村面临的难题。但在这个小小的马安村,村民们不仅养成了不随意丢弃垃圾的良好习惯,家家户户还自觉将垃圾分类落到实处,垃圾自行处理率极高,整个小村庄干净、卫生。村民们喜滋滋地告诉记者,这一切,源于2013年的一次关于垃圾分类的“绿色革命”。

抓源头导思想“垃圾分类”入人心

“无机垃圾要焚烧,有机垃圾做肥料。”“电池、杀虫剂容器、废旧灯管都属于有害垃圾,就要放到储存间,一定不能乱丢。”……在马安村,说起垃圾分类,无论是4岁的孩子,还是60岁的老人,都能信口道来,十分熟悉。

大泉村委马安村是潭下镇较偏远的小山村,全村总户数59户,人口206人。全村居民壮族人口占了一半以上,还有瑶族、回族、布依族。在这个多民族的小山村里,各民族保留着自己的民族语言,各民族间关系团结,其乐融融,治安情况良好,环境卫生更是村里的一块亮丽的招牌。“我们村里建立了很多的垃圾分类点,设置了分类垃圾桶,村民们几乎都能按照垃圾分类的要求进行科学的分类和处理。”村民小组长陈龙产带着记者在村里走了一圈,记者发现,几乎每个村民的房前屋后都有两个或以上的垃圾桶。整个村的环境干净整洁,没有瓜果皮、塑料袋等垃圾丢弃路边的现象。“我们在家里就把垃圾分好类,能做堆肥的,在家里就处理好了,从源头上就减少了垃圾。”在大路边的分类垃圾桶前,村民陈贵正在丢垃圾,他一边熟稔地将纸盒丢进了可回收垃圾桶中,一边笑着对记者说。

然而,几年前,这个小村庄却并不是如此模样。与许多农村相似,长期以来,由于部分村民环境卫生的意识不强,随意乱丢垃圾,屋前屋后垃圾遍地的情况在马安村也存在着。“我们村从明代永乐年间建村,一直以来村民的整体卫生意识还是不错的,但是村民的文化素养不算高,思想境界也不高,加上村里也没有污水处理等机械化、现代化的设施,所以,以前村里的卫生与现在相比,真是一个地一个天。”陈龙产告诉记者。

村里的“绿色革命”,发生于3年多前。为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从2013年起,广西全区深入实施“美丽广西”乡村建设活动,第一阶段就是“清洁乡村”,希望通过清洁乡村工程,让乡村建起垃圾分类、收集、转运和处理体系,建立保持农村环境卫生的长效机制,并防止各种农业污染。这股清洁乡村的风刮到了马安村,村里迅速行动起来,但那时还没人能想到,这次“绿色革命”让村里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我们当时想,垃圾分类最主要还是靠村民。村民们不自觉,再好的基础建设也没用。”陈龙产告诉记者,作为垃圾分类试点村,马安村迅速制定了垃圾分类标准,将垃圾分类分为可回收垃圾、可堆肥垃圾、有害垃圾、其他垃圾。其中其他垃圾中的无机垃圾和建筑垃圾被送进焚烧炉焚烧或者用来铺路。

在引导垃圾分类方面,马安村首先从引导村民意识入手,在村民的思想上种下垃圾分类的种子。据了解,马安村有耕地220亩,经济主要来源于种植水稻、竹木及养殖鸡、鸭、鱼、猪等,外出务工人数较少。村民的经济收入不错,且家家户户都有利用厨余垃圾作为肥料的传统。于是,村里统一为家家户户配备了垃圾桶,并张贴了各种关于垃圾分类的宣传画,村干部挨家挨户进行垃圾分类宣传,让村民们在将厨余垃圾分类的基础上,将可回收垃圾、不可回收垃圾分类整理好。通过引导村民对生活垃圾进行分类处置,村民们的思想观念开始转变,卫生意识也逐渐提高,村里的环境卫生情况大大改善。

建立焚烧炉,聘请保洁员,垃圾分类走向正规化

让村民们能主动将垃圾进行分类,只是马安村做的第一步。在政府的统一规划和投入下,马安村建立了专门的垃圾焚烧炉,聘请了保洁员,将全村垃圾进行统一收集处理,加上路网基础设施建设、全村的污水处理系统建设和村民的厕所改革建设,村里的整体硬件得到了一次大的升级。2014年,农村环境连片整治污水处理项目投入使用,让整个马安村的村容村貌彻底摆脱了脏乱差,实现了干净整洁。如今的马安村,家家通自来水,村巷道硬化率达100%,道旁种有花草,村旁建有篮球场,村边有冲水公共厕所,卫生改厕率已达95%。

“村民必须自觉把一切垃圾倒入垃圾箱内,不准把垃圾倒入溪中、溪两岸、池塘边、路边及其他公共场所。严禁随意丢弃农药瓶子、残留农药,不准购买和使用国家明令禁用农药;严禁将碎玻璃、建筑废弃物倒入垃圾箱内,建筑废弃物统一堆放,运到垃圾处理场处理;每周至少一次对垃圾池或垃圾箱进行清洗消毒……”为确保村里的环境得到全面提升,马安村还建立了《村民卫生公约》。目前,几乎全村百姓都能够按照要求对日常生活垃圾进行分类。随着垃圾分类逐渐走向正规化、长效化,马安村也成了远近闻名的“村容整洁环境美”的示范村。

垃圾分类,不妨学学“马安模式”□记者秦紫霞

对于垃圾,曾有个很形象的说法:我国三分之二的大中城市,都处在垃圾群的环抱之中。据统计,在桂林,仅市区每天产生生活垃圾就达到1000多吨,用16吨的大型密闭转运车要运近70车,全年卫生填埋垃圾37万吨。在广大的农村,垃圾处理问题更加严重和棘手。垃圾是放错位置的资源,而垃圾分类就是变废为宝的关键。垃圾分类能将垃圾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处理,从而解决日益增长的垃圾问题。

为解决“垃圾围城”“垃圾围村”的问题,桂林市一直对垃圾分类工作非常重视。桂林是广西进行垃圾分类的试点城市。但由于种种原因,垃圾分类的进展程度却并不尽如人意。在桂林市不少居民中间,别说将垃圾分为几类,就连简单的干湿分离、分开投放都难以做到100%执行。但在马安村,村民们却能做到对生活垃圾的分类处置,家家户户自行解决厨余垃圾,统一焚烧,减少垃圾产量,有效地改变了村容村貌的同时,也提升了居民的素质。

众所周知,垃圾分类不彻底的症结,在于居民没有形成对废弃物进行分类放置的意识和习惯。而马安村之所以能将垃圾分类全面推广,在于村民本身意识的改变。垃圾分类,并非摆几个箱子那么简单,关键还是要从改变居民思想入手。只有广大群众都能提高文明和环保意识,都来主动参与垃圾分类工作,才能让垃圾分类具有生命力和长效性。我们期待,桂林能出现愈来愈多的马安村,让垃圾分类在桂林落地生根。

新闻推荐

定江镇:结合“创城”整治农村人居环境

本报讯(通讯员文欢魏素红)近日,灵川县定江镇组织10余名卫生保洁工作人员,对桂林北站到八定桥段的铁路内沿线环境卫生进行集中整治。在参与桂林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中,该镇坚持以“创建为民、创建惠...

灵川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灵川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小山村里的“绿色革命”)
频道推荐
  • 硬地上铺砂子种草植树业主质疑小区绿化造假 事发柳州市颐和家园小区,林业园林部门称不符合绿化规范已叫停施工
  • 钦州港海关与钦州港同频共振10年 建设国际一流港口 打造对外开放高地
  • 万亩茶山变“金山”
  • 产业旺 乡村兴
  • 容县群众体育 风景这边独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